长期占据中国外贸重要分量的加工贸易,近期迎来多重新政策。
7月1日,东莞召开2016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发布了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45条措施。早前的6月28日,在广东省商务厅和南方日报社共同召集部分地市商务系统的专题座谈会上,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吴军透露,广东省即将在年内出台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实施方案。而近期,广西、福建、山西等地也出台了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相关政策。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加工贸易近年来承受较大的下行压力。加工贸易在2005年占进出口总量的55%,但2015年已下降到35%。到今年5月为止,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7.5%,已连续15个月处于负增长态势。
从已有的实践经验看,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主要采取科技创新、自主品牌和出口转内销等手段,加快“微笑曲线”中间的加工制造环节提升和向产业链、价值链两端延伸。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王振表示,随着转型升级步伐的加速,中国的加工贸易有望从“海外接单-沿海加工-国际市场”加工制造模式转向“接单服务-境内加工-内外市场”制造服务模式。
加工贸易大挪移
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地区乡镇开始承接外商的“三来一补”,拉开了内地城市利用外资和经济数据飞速增长的序幕。这种“三来一补”的模式,让内地沿海城镇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但这种要素驱动模式,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已显疲态。
数据显示,到今年5月为止,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7.5%,已连续15个月处于负增长态势。相较于近年来有降有升的进出口增长,加工贸易只降不升的态势更值得担忧。从绝对数上看,加工贸易数据对进出口总量的贡献越来越低,已成为外贸增长的负担。以广东省为例,该省的加工贸易总量在高峰期时占据全省进出口总量的70%左右,到去年已经降到43%。
在前述的专题座谈会上,吴军分析说,广东加工贸易正在遭遇两重挑战:从发展环境上看,以TPP为代表的新一代国际贸易规则对全球新一轮产业分工产生重大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有效需求疲弱;从传统优势上看,广东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环境等生产要素约束不断趋紧,加工贸易原有比较优势和政策红利逐渐弱化甚至消失。
王振也在座谈会中强调,当前中国加工贸易的困境是成本优势遭遇的“双重挤压”:一方面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推动“再工业化”战略,鼓励外资回流本国制造业;另一方面则是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以更低廉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促使加工贸易订单转移。这也意味着,当前拉动沿海经济的一大动力源,很可能逐渐抽离。
近期,针对加工贸易的困境,商务部多名相关负责人已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尽量把加工贸易留在国内,“把根留住”。其主要的思路是,一方面要稳住东部沿海地区的存量,一方面推动加工贸易业务往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为此,商务部提出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推动加工贸易腾退用地转做旅游、养老用地等措施。
一些中西部地区显然已做好了筹备工作。比如,与珠三角地区相距不远的广西已启动第二轮“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对东部转移而来的加工贸易企业给予15%企业所得税等优惠。
不过东部地区内部还有转移的空间。例如广东的加工贸易区域格局严重不平衡,珠三角城市集中了全省97%的加工贸易业务,而占据全省八成面积的粤东西北地区仅占3%左右。因而,吴军希望国家层面不仅仅关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迁移,还要同时关注加工贸易如何转移至与珠三角地区接壤的粤东西北地区。
事实上,加工贸易在国内的转移早非一日之事。王振指出,针对国际市场需求乏力问题,已经有许多企业选择“出口转内销”。伴随着转移格局的同步进行,上世纪90年代形成的“海外接单-沿海加工-国际市场”加工制造模式,有望升级为“接单服务-境内加工-内外市场”制造服务模式。
科技与品牌两大路径
东莞手机产业,是加工贸易形态下兴起的典型产业。2015年,东莞手机产业迎来巨大变化:从深圳迁来的华为终端总部,给东莞贡献了超10亿元的税收,跃居当地纳税企业排行榜的头名。这在东莞市副市长杨晓棠看来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因为“以前东莞企业给诺基亚手机代工,从未有过如此高的数据”。
华为终端总部的进入,是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标志性事件。在诺基亚时代,手机产业链上的东莞企业,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接海外的代工订单;而在华为时代,企业需要依靠的是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自主品牌。在杨晓棠看来,华为终端之所以选择东莞,跟东莞手机配套企业早前做为诺基亚做代工有很大关系。诺基亚在东莞不仅集聚了手机产业链条的企业,同时培养了技术开发人才和企业的品牌意识。这也就是说,以往的产业积淀,为当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条件。
华为的进入,加上原有的VIVO和 OPPO,已经为三星和苹果代工的部分企业,东莞已集中了手机产业的全球销量前五大品牌,堪称手机产业的“宇宙中心”。
作为内地“三来一补”的发源地之一,东莞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程中的表现有着标志性意义。从手机行业中显现出来的“招数”,如注重研发创新、自主品牌建设等,事实上也在很多行业出现。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东莞走访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企业主都有转型的意识。许多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都是“被逼的”。
一名企业主的回答代表了很多人的心态:当年订单太好接了,做加工贸易相当省事,只要按照顾客的要求生产就行了;做内销,搞品牌太累了,又要建立渠道,又要设计营销,挑战太大。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国际订单急剧下滑,企业管理层才如梦初醒,选择走向转型升级之路。
“我们需要转变观念,不能把加工贸易当做低端的产业,而应该当做一种贸易形态。这种形态经过转型升级,可以转换为中高端。”杨晓棠说。在前述专题座谈会,杨晓棠的这一说法成为与会者的共识。
事实上,广东省早在2013年就提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三年计划,到2015年已取得一定成效。据广东省商务厅《广东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研究报告》的梳理,广东加工贸易已呈现的变化包括产业结构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转变、销售结构向内外销共同发展转变、市场结构向传统和新兴市场均衡发展转变、企业结构向内外资协调发展转变。其中,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加工贸易企业占比为35.2%、28.9%,基本上完成广东省设定的两者比重相加占60%的目标。
近期密集出台的政策,大多看重科技、品牌等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作用。如东莞的45条措施中就提出,对加工贸易企业研发、创立高新科技企业进行奖补;疏通企业研融资渠道,确立累计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4000个,拥有自主品牌数量达15000个的“十三五”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