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杂志(微信公众号ID:chinafashion99)4月7日专稿(记者 丁丁 报道):全球最大的服装贸易采购商与服装代工厂——利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丰”)近日公布的2016年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额167.61亿美元,同比减少11%,净利2.58亿美元 同比减少42.47%。这也是利丰连续四年净利润下跌。2015年度,利丰的年营业额为188.31亿美元,较2014财年下滑2.4%,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4.21亿美元,而2014财年与2013财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39亿美元和6.12亿美元。
利丰面临的困境折射出零售业持续疲软以及多变而不明确的消费者需求下,跨国品牌在全球供应链管理方式的巨大变化,利丰也于近期公布其新三年业务发展计划,将进行业务转型以迎合未来供应链,计划会以迅速、创新和供应链数码化为主题。
利丰行政总裁冯裕钧表示,公司将投资1.5亿美元(约11.7亿港元).推进供应链数码化,设计了一系列电子工具,由产品开发、物料成本计算、样本制作,以及产品生产及运送过程到数码化,让客户能在利丰的数码平台中,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去订购产品。
整个产品供应过程,由以前的41星期,在数码化后可减少一半至21星期。客户亦能从网上平台中直接看到产品的设计和材料,若对产品有任何更改的要求,亦能即时在网上平台上作出调整,比起传统的方式更加有效运用时间及资源。
执行董事Marc Compagnon指出,供应链时间减少可以令客户作出更快捷的商业决定,从而把握市场机遇,例如客户在了解到当季的流行元素时,快速制造出商品,以得到更好的盈利。
《中国服饰》杂志公众号记者此间了解到,我国服装行业自2012年开始,市场规模的增速逐步放缓。而在市场中存在着众多在行业高速发展时期出现的代工厂。随着行业增速的放缓,我国服装行业供应链分散,效率较低的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在2016年,服装行业的供应链进一步整合的趋势非常明显。这就促使很多供应商在自身的生产管理,原料采购,安全合规等众多方面进行升级。同时由于中国人力成本上升,不少供应商开始将生产转移到了人力成本低,同时出口关税更为优惠的东南亚等地区。
广发证券分析师糜韩杰介绍,随着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品的生产和采购基地逐渐向亚洲其他国家转移,适应行业变局下新的需求,利丰在2014年初宣布成立新部门——供应商支援服务部门,简称VSS,为全球供应商提供一系列供应商相关服务,旨在帮助供应商更有效管理生产转移,为系统化可持续发展作出革新、改善营运效率、加强工厂及工人安全、提高全球供应链的法规遵从水平。利丰的全球采购网络包括超过15000家供应商,因此,利丰可以利用与这些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顺利的将这些供应商转化为这项新业务的客户,
据了解,利丰的物流业务将主要集中于服饰,快消品,食品饮料以及医疗等几个在亚洲市场快速增长的产品品类。而美国市场是利丰集团的第一大市场,并且主要采购品为服装,玩具等消费品。如果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则可能对消费者的购买力以及信心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采购订单。
目前来看,利丰为包括实体零售商,电商品牌以及贸易商在内的多个渠道提供物流服务。其中电商品牌是目前公司物流业务中最重要的下游客户。公司自2010年开始介入物流业务以来,在近年来展示了强大了获得新客户的能力。
糜韩杰认为,利丰在2017年仍然将受到终端需求疲软以及品牌商去库存的影响。尤其是在占公司67%营收的美国市场,主要品牌商对2017年的零售前景持谨慎态度。据利丰集团统计,在2016年美国主要零售商共关闭门店1674家。而据Dayton Daily News的统计,2017年年初至今,美国主要零售商已经披露的计划关店数量就已经达到3000家。美国零售商的渠道收缩一方面意味着其对美国的消费复苏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渠道调整将使得零售商面临更大的存货管理压力。
糜韩杰进一步谈到,在当前的零售环境下,客户追求更短的订单周期,更小额的订单以及更良好的库存管理能力。因此提升自身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将是利丰能够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按行业平均水准计算,美国品牌商在亚洲采购从下订单到最终货品交付需要经历40个星期的时间。而通过利丰的专业供应链管理服务,将能够在客户在寻找供应商,样品开发,试生产以及物流等各环节节约时间,最终能够将产品的订单周期压缩到20个星期左右,因此,利丰集团在新三年计划目标中,提出将通过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优化,进一步压缩客户的订单周期,从而帮助客户更好的面对当前零售环节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