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丰有限公司今天港股收市后宣布以11亿美元、约合85.36亿港元策略性出售三大产品业务,未来将聚焦于以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业务为主的核心服务部门,达到创造未来供应链、令集团转型为数码企业的三年业务发展计划目标。
并未达到上一个三年计划目标的利丰在新计划中将旗下业务归为服务和产品两大部门,其中产品部门涵盖家具、毛衣和美容三大专门产品领域的贸易业务,该集团作为资源贸易商向客户的内部采购部门进行销售,并负责提供从产品设计到开研、生产、质管和当地物流的服务。现在这三大产品业务将一并出售。
利丰指出该交易延续其精简业务的策略,该集团先后在2014年和2016年分拆了利标品牌有限公司(0787.HK)、和以27亿港元出售了亚洲消费品和健康保健品经销业务。本交易后产品部门将仅剩在岸批发业务,该集团会继续利用该业务在美洲、欧洲和亚洲的设计和客户网络提升长期股东价值。
利丰在公告中表示,董事相信一个集中相同策略方向的精炼组织结构可使集团更好地实施三年计划,提高灵活性并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作为全球最大采购商和供应链管理公司,服务着Wal-mart Stores Inc. (NYSE:WMT) 沃尔玛等世界多个大型零售商,拥有111年贸易经验的利丰近年为适应金融危机后全球零售市场的加速演变、电商的强势崛起、零售商直采趋势加剧以及客户对更短生产周期、更小批量订单及更高采购灵活性的需求,而致力提供连接其供应商、供货商、客户和其它合作伙伴并具有端对端清晰度与数据分析功能的数码平台,这是该集团未来服务的核心,使集团得以在传统产品设计、采购和物流能力之外提供更加更快的供应链服务,而该服务为集团贡献八成收入。
利丰首席执行官、冯氏集团第四代传人冯裕钧此前指出,过去40年整个供应链都旨在优化成本,但数字化的发展和快时尚的趋势使现在大多数客户更希望优化速度。曾在硅谷创业的他相信集团能够通过迈向数字化抵抗零售商与供应商直接合作以减低成本和加强管控的冲击,而且,利丰这几十年的中间人经验仍然是难以忽视的优势。
冯裕钧的数码化供应链转型从3D设计和虚拟打板出发,预计可以将意念到出货的供应周期从41周缩短至21周,冯裕钧指出这不仅节省金钱、时间和成本,更可让采购行为推迟,有助零售商精准化库存、减少折扣促销并最终提升销售。下一步冯裕钧希望首创整个供应链数据的端对端流,让从原材料到消费者的整个流程的数据一目了然,从而改善成本、效益、速度和端对端可追溯性,巩固利丰作为供应链各个元素中心点的地位,同时成为新型的中间人,冯裕钧更表示利丰最终更可能转变为一间数据公司。
家具、毛衣和美容三大产品业务以企业价值与EBITDA 8,900万美元之间12.4倍的估值出售,由利丰大股东冯氏控股(1937)有限公司及旗下的冯氏投资、和联想控股(3396.HK)旗下投资机构弘毅投资所组成的合资公司接手。管理约700亿元人民币资产的弘毅投资和冯氏控股(1937)各占合资公司45%的股权。
交易后利丰计划派发5.2亿美元、相当于40.35亿港元的特别股息,即每股派息0.0614美元、相当于0.476港元,达到了2016财年全年派息每股0.23港元的两倍有多。交易所得的剩余收益5.8亿美元将为集团提供额外的财务实力和灵活度,帮助集团创造未来供应链。
近年三大产品业务的收入和盈利均逐年衰减,2016和2017财年收入分别同比下滑10%和3.4%,EBITDA 也先后录得10.7%和3.3%的跌幅,利丰预期该终止经营业务将在本财年将录得6.1亿美元的净亏损。
上半财年利丰实现净利润1.01亿美元,同比增长51.3%,营运成本减少了4.5%%,毛利率微升10个基点至11.5%,收入则下滑2.1%至72.64亿美元。该集团预计撇除终止经营业务亏损后,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全年净利润仍然稳健。
利丰(0494.HK)14日周四收报4.08港元,市值约340亿港元,该集团在2011年达到2,050亿港元的市值巅峰。2000年成为恒生指数成分股的利丰(0494.HK)在今年2月被剔除。
HSBC PLC 汇丰和UBS AG 瑞银均维持对利丰(0494.HK)的“买入”评级,目标价分别为4.6港元和4.4港元。周五利丰(0494.HK)高开6.6%,盘中一度飙升9.6%至4.47港元。
汇丰和瑞银都认为利丰产品业务正在收缩,剥离后将消除不明朗因素,也有助增强资产负债表,瑞银更相信利丰首席执行官冯裕钧可借此取得经营控制权。Macquarie Group Ltd. 麦格理表示产品业务需要大量产能和资本开支,出售可令该集团将资源发展供应链和数码化业务,此外,该行预期物流业务2019年底的营业利润率可从2015年的10%提升至21%,因此保持利丰(0494.HK)“跑赢大市”的评级,目标价为4.8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