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上,主营产品包含氨纶的上市公司有3家,分别为华峰氨纶、泰和新材和新乡化纤。2016年3家公司的氨纶产量、销量都创出新高,但是受产品整体跌价和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挤压,企业氨纶板块经营效益下降明显。当前,从需求侧看,氨纶市场需求量增长有所放缓。从供给侧看,虽然中小型厂商落后产能停产增多,但大型厂商扩张加速,氨纶行业总体产能将继续增长。预计行业将由群雄并起的“春秋时代”逐步进入龙头竞争的“战国时代”。
市场行情起伏较大,企业赢利大幅承压
作为国内最大的氨纶生产企业,华峰氨纶2016年的氨纶产量首次突破10万吨,同比增长36%,销量约为11万吨,同比增长48%,在国内氨纶市场的占有率从此前的18%提高到23%,其总营收同比增长11.65%至28.44亿元,但是,净利润亏损3.038亿元,同比大幅下跌219.55%。
据了解,2016年华峰氨纶的氨纶主业能够赢利,业绩亏损主要是受辽宁辽阳的环己酮项目拖累。财报显示,主营环己酮的辽宁华峰化工有限公司2016年亏损4.74亿元。该项目一期工程2015年6月开始试生产,但由于相关原因自2016年3月停产至今,何时复产待定。
泰和新材的氨纶年产能约为4.5万吨。2016年,其氨纶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0.92亿元,同比下滑3.24%,占公司总销售额的比重为69.07%,毛利率为11.66%,同比下滑6.81个百分点。受主业氨纶业绩下滑影响,2016年泰和新材总营收同比下滑1.11%,至15.81亿元(含芳纶板块4.72亿元的营收),净利润同比下降38.19%,至5883.82万元。
主营粘胶和氨纶两种产品的新乡化纤,目前拥有年产2×2万吨的超柔软氨纶纤维生产线。2016年,新乡化纤生产氨纶3.12万吨,氨纶板块实现营收8.46亿元,同比增长14.21%,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为23%,毛利率为1.39%,同比下滑14.21%。
龙头企业的经营情况尚不乐观,其他规模小、产品开发能力有限的中小型氨纶企业的赢利压力可想而知。
近几年,国内氨纶行业的市场行情波动较大,上一轮涨价周期在2014年上半年结束,之后便进入了新的跌价周期,一直延续至2016年四季度初。
2016年上半年,受新增产能开车、下游需求增速缓慢等因素影响,国内氨纶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三季度,受G20峰会召开的影响,江浙企业集中减产,氨纶价格一度短暂回暖,但在竞争压力下,涨价未能持续。四季度,在成本压力及涤纶、锦纶等其他化纤产品涨价的带动下,氨纶价格出现上涨,40D氨纶的市场均价从28300元/吨一度上涨至30000元/吨。但从全年看,2016年氨纶的年均售价同比降幅仍超过20%。
一边是氨纶价格的整体走低,另一边却是生产成本的逐步上升。2016年以来,生产氨纶的主要原材料MDI和PTMEG的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期内,纯MDI的市场均价自年初的14700元/吨上涨至年末的20600元/吨,涨幅超过40%。截至今年4月初,纯MDI的市场均价涨至28000元/吨,累计涨幅超过90%。PTMEG的市场均价自2016年9月的12560元/吨涨至年末的13650元/吨,涨幅约为8%。2017年以来,PTMEG的价格加速上涨,截至4月初,其市场均价已涨至17650元/吨,累计涨幅超过40%。此外,能源、包装、运输等成本和费用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
对此,几家企业都表示,在产品跌价与成本上涨的双重挤压下,目前国内氨纶行业的利润被大幅压缩,一些企业甚至陷入亏损境地,行业整体面临赢利压力。
不过,事物往往存在两面性。氨纶行情经过了较长时间的跌价后,却在今年一季度迎来了转机。自2016年下半年起,国内氨纶企业的库存处于近几年来的最低水平,开机率是近几年的最高水平。同时,随着下游纺织化纤需求的增长,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今年一季度氨纶价格回升,进入新一轮涨价周期。以40D氨纶为例,截至2017年3月底,其市场均价累计涨幅达到25%。受此带动,几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开始回升。
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华峰氨纶实现营收9.77亿元,同比增长68.51%,实现净利润9838.13万元,同比暴增316.83%;泰和新材实现营收4.21亿元,同比增长28.79%,实现净利润2790.05万元,同比增长44.70%。新乡化纤也表示,一季度公司氨纶纤维的市场有所回升,产销量、毛利都有所增加。
不过,龙头企业却对当前的行情表示谨慎乐观。泰和新材表示,促使本轮涨价的原因较多,如生产成本上升等,但由于氨纶行业产能压力依然存在,本轮涨价的幅度及持续性尚难预计。接下来,各企业之间在产品质量、品种结构、生产成本、资金实力以及市场反应能力等方面的竞争仍将持续。
一名氨纶企业销售部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今年前几个月氨纶价格总体在涨,目前价格基本平稳,企业有一定赢利,但6月~8月是传统淡季,而且其他原料的价格都在跌,所以接下来的行情还不好说。”
优势企业积极扩能,行业整体洗牌加剧
在经历了此前1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近几年,随着氨纶应用的普及,其需求增速逐步放缓,氨纶行业整体面临去产能压力,进入结构调整优化期。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氨纶总产能约为66.2万吨,同比增长约6.8%,表观需求量仅为46.3万吨,同比增长约8.0%。2017年,预计国内氨纶产能将达到76.6万吨,表观需求量将达到52万吨,新增产能约为10.4万吨,但新增需求或将不足6万吨。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新产能的增量仍将远大于旧产能的退出。”泰和新材这样表示。
即便是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龙头企业的扩张脚步却并未放缓。
龙头“老大”华峰氨纶目前的年产能约为11.7万吨。2016年7月,其子公司华峰重庆氨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氨纶”)“年产6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二期工程投产,全部采用60头及以上多头纺生产线,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规模效益进一步扩大。
财报显示,2016年重庆氨纶实现营收12.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4.60%,实现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53.86%,对公司氨纶主业的业绩形成重要支撑。
今年4月底,华峰氨纶又宣布,重庆氨纶将新建年产9万吨的差别化氨纶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6.3亿元,将采用多头高速粗旦纺(80头、120头纺等)新技术,以及更加节能的设备和技术,如纺丝溶剂回收系统热管余热利用、高效精制,将主要生产差异化产品,包括有色、超细旦、耐高温、耐氯、低温定型、低熔点、纸尿裤、抗菌等氨纶产品。
项目将分两期实施,每期的产能为45000吨,一期项目预计将于2018年12月投产,二期项目预计将于2020年12月投产。届时,华峰氨纶的总产能将达到20.7万吨/年。对此华峰氨纶表示,新上差别化项目将有效提高公司高端差异化氨纶产品的占比和附加值,有利于优化产品结构,扩大整体竞争优势。
新乡化纤2016年10月完成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近10亿元,用于建设“2×2万吨超柔软氨纶纤维项目”二期工程。今年一季度,该项目陆续投产。新乡化纤表示,2017年将推进“年产3×2万吨超细旦氨纶纤维项目一期工程”建设。
随着龙头企业的继续扩产,预计未来两三年,国内氨纶行业新建产能将基本释放完毕。
值得指出的是,在扩建更具竞争力的新产能的同时,龙头企业还加快对落后产能的淘汰。
华峰氨纶近期宣布,将淘汰6000吨/年的氨纶产能。该产能装置建成超过10年,生产效率低,清洁生产成本高,已无法适应行业发展趋势,预计将于2017 年12月底之前逐步关停。
对于氨纶行业接下来的竞争格局,泰和新材表示,在本轮调整周期中,退出的企业较少,行业整体竞争压力依然存在,行业生态在短期内可能难以改变,企业扩产的动力依然存在。
华峰氨纶表示,国内氨纶行业集中度较低的竞争格局目前没有发生重大改变,加之环保政策趋严,行业的洗牌将进一步加剧。随着优势企业技术进步加快,他们的成本优势将进一步体现,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也将推动氨纶行业健康发展。而那些规模实力弱、技术升级慢、运行成本高的企业将面临淘汰压力。预计氨纶行业的集中度有望逐步提高。
差别化仍是竞争关键,潜在需求空间犹存
氨纶被誉为“纺织品味精”,在织物中加入约2%~5%的氨纶能显著改善织物性能,增加其弹性。氨纶以前主要用在衣服领口、袖口和袜口,但现在,其应用领域已从功能性织物扩展到服装面料,从针织品扩展到机织品,从内衣扩展到外衣,从纺织扩展到产业用、生物医疗行业,包括医用绷带、保健用品(如塑身、运动护膝、小孩和老人纸尿裤)、汽车内饰、休闲运动用具以及人工器官材料等方面。
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市场对于差别化、功能性、附加值高的氨纶纤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几家龙头企业都强化了对特色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拓展力度,从而使其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强。
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国内氨纶平均表观消费增速大于10%,特别是差异化、高端氨纶的需求增长明显。
华峰氨纶这两年开发了耐高温、耐氯、低温易粘合、抗菌、酸性易染色、黑色、纸尿裤等差别化氨纶产品,扩展了氨纶的应用范围,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2016年,其高档经编氨纶、耐高温黑氨纶、纸尿裤用氨纶进入产业化阶段,新酸性易染色氨纶重新投产。此外,开发的60头1000米纺速10D超细旦产品、高回弹粗旦产品填补了公司产品空白。华峰氨纶表示,虽然相比行业平均水平公司的毛利率优势依然存在,但整体赢利水平仍有待提高,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巩固成本领先优势,逐步确立技术领先优势,通过高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加快推出拳头产品,使其成为未来赢利的主要增长点。
泰和新材的氨纶品种也较丰富,其纽士达品牌获得了广泛认可,有较强的优势,从而使其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泰和新材表示,未来几年,公司将对采购渠道进行优化,以化解原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将继续实施差别化策略,集中力量生产、销售销量好、效益佳的产品。公司将对原有的差异化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规模化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对于氨纶产品未来的需求情况,几家公司普遍认为,虽然行业当前洗牌加剧,但接下来氨纶仍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可挖,因此看好产业长远发展前景。
华峰氨纶表示,即便市场上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弹性纤维,但从中短期来看,氨纶的应用仍难以被替代,氨纶丝仍将是弹力丝的主流,仍有潜在需求空间,这将推动国内氨纶产能的进一步增长。从长远看,随着氨纶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占比将显著提高,需求仍将增长,行业仍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