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二季度的结束,沪深两市服装上市也即将在8月中旬迎来中报的陆续披露,据《中国服饰》杂志公众号记者监测,截止2017年7月3日,已有26家服装上市公司公布了业绩变动情况,而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今年市场对公司业绩加倍重视的背景下,多品牌背景下的多品类运营类上市公司将获得业绩高增长及超预期可持续的表现。
以在A股上市的本土女装品牌为例,2016年以来至2017年一季度,大部分营业总收入与净利润普遍保持增长,其中,歌力思新并购的品牌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增长势头。财报显示,歌力思集团在2017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4%,净利润增长185.6%。主要原因是新增品牌Laurel、EdHardy,以及新电商代运营带来的业绩贡献。其中,EdHardy的母公司唐利国际在2016年的营业收入达2.4亿元,占比总营收的22.7%,成为集团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而《中国服饰》杂志公众号记者此间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二季度末门店数量与一季度末持平(直营160家,加盟170家)的情况下,受益于高端消费复苏,以及公司北方设计师促进产品改善适销度提升,预计上半年歌力思收入增幅有望达到20%以上,其中,一季度收入增长13.85%,二季度同比增速提速,预计可达到30%以上。
招商证券分析师孙妤介绍,从利润端,产品适销度的提升及员工单价价值考核激励机制的推行来看,高价值货品销售比例的提升拉动一季度歌力思毛利率达到73.69%,预计二季度其高毛利率水平有望保持。未来主品牌将秉承年轻化独特性发展路线,巩固中国高端女装第一梯队的位置。
在孙妤看来,歌力思主线品牌EdHardy注重内生增长及副线品牌EdHardyX的孵化,未来丰富副品牌结构和品类扩张,以及开拓百秋线上代运营业务将有望成为该品牌新的增长点。从调研情况来看,EdHardy及副线品牌以加盟方式扩张为主,近期4、5月份终端销售实现35%左右的增长,保守估计全年有望实现20-30%左右的增长。
截止至一季度末,主线品牌EdHardy共有门店119家,Q1新增3家,其中,直营和加盟分别为24和95家,目前主线品牌发展已进入内生增长周期,毛利率稳定,预计可比门店销售收入增速将超过10%,开店计划10家以内。此外,年副线品牌按照Skinwear内衣系列、Sports运动系列及Casual休闲系列进行再划分,并计划加大外延扩张力度,2017年从10+家门店增至30家,未来3年保持每年20、30家的开店速度;与此同时,百秋网络正进行EdHardy线上业务的试运行阶段,年内有望正式上线,2018年线上业务有望加速发展;而新近收购的IRO品牌仍处于品牌导入期,但导入时间、推广费低于Laurèl,目前IRO已在上海拥有1家门店,港汇店三个月销售分别为60万元、60万元和80万元。
分析来看,IRO较Laurèl而言,具有独立的研发设计团队,并通过代购等途径积攒一定口碑,因此,导入期时间较Laurèl短,研发设计和推广费用低于Laurèl,且盈利性好于Laurèl。今年预计开设8家门店,未来可切入IRO全球生产供应链。
孙妤进一步谈到,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对于歌力思存在三点分歧,一为公司并购逻辑不符合当前市场价值投资风格,二为对内生增长恢复趋势是否延续以及协同机制存疑,三为定增新规影响集团化发展战略推进。对此,分析来看,歌力思的集团化发展是突破高端小众市场规模瓶颈的唯一出路,当然集团化成功的关键在于具备筛选品牌资源的洞察力及孵化培育品牌运营基础的能力。当前歌力思所布局品牌调性差异较高,且通过资源输出,收购的海外品牌运营基础稳健。
华泰证券分析师苏林洁此间表示,对于中高端女装品牌来说,“高SKU数量+短销售周期”的销售特征致其必须具备更强运营管理能力,同时单一品牌的销售天花板较低,因此大多数女装品牌最终会通过搭建品牌集群的方式实现集团化管理。而目前女装企业主要通过外延并购与自设品牌两条路径构建多品牌运营集团,前者可以通过多品牌风格对冲消费需求变动风险,后者则利用主品牌知名度对副牌进行导流。两种方式的品牌梯队搭建,都是以强大的内部运营能力和外部融资能力为前提的。而在新零售消费趋势下,消费者对个性化、体验式、高性价比的消费需求催生纺服企业重视夯实运营基础及创新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