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的客户,金光闪闪啊!”前往无锡一棉采访的记者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工厂客户墙上,爱马仕、路易威登、巴宝莉等众多国际一线品牌纷纷上榜。没想到,这个在并不属于终端消费领域的生产型企业得到了朋友圈的一致点赞。“厉害了,我的一棉”、“我们家有亲戚在那儿上班,一棉确实棒棒哒!”、“业界翘楚,不是吹的”……
无锡一棉,有着耀眼的历史,它的前身是荣德生先生于1919年创办的申新纺织三厂;无锡一棉,在为更好的明天打拼,借助智能化、高端化,企业已经成为国内外市场顶级纱线的代言人,树立了中国棉纺织企业的品质标杆。
2年投入4亿元进行智能化升级
走进无锡一棉投资有限公司的纺纱车间,成排的纺织女工不见了,有的只是三五工人在巡视和简单操作。前两年用来代步巡视的滑板车,如今又升级成了环保电动自行车。
在传感网和物联网感知生产系统的一体化管理下,五百多台生产主机无缝衔接,不停运转,造就了一棉领先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万锭用工在25人以内。一棉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晔珺介绍,“新一代的智能车间里,每一个纱锭都会通过传感器联网,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到生产线上每个纱锭的情况,大大节约了人力,提升了效率。”
据了解,工厂新的智能设备正在陆续调试安装,今年一棉将投入1亿元用于智能化升级,明年将继续投入3亿元,逐步打造建成一个生产设备互联互通、生产过程实时调度、物料传送自动化、产品信息可追溯、车间环境智能监控、资源消耗智能监控、设计开发与生产联动协同的智能化纺纱工厂。
让优质的中国棉花行销世界
一棉的长期客户有很多是国际一线品牌,他们对生产的每一道环节都要求严苛——“肉眼能看到的瑕疵不能有,显微镜下看到的瑕疵也不会被放过。”
赢得这些客户的口碑,一棉靠的不是商务技巧、而是实打实的高性价比产品。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国外客户对纺纱原材料棉花要求极高,一般都使用澳洲棉花,但一来澳洲棉花价格高,二来有配额限制,一棉的利润和产量都受制于原材料。“新疆棉花质量也很好,但是因为在种植时质量控制不严格以及加工的问题,国际市场一般都不接受。”为了创造更多利润,也为了让客户接受“中国棉花”,去年,一棉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设备改造,提高对瑕疵品的分拣,同时指导供应商在棉花种植时用最高的行业标准进行生产。
如今,国外客户拿到样品时,都不相信这是用中国的“新疆棉”制成的。就是这样精益求精、坚持高端的理念,让超过半数的国外客户接受了一棉出品的“新疆棉”纱线,一棉用实力为自己赢得了高端市场份额,更让中国原材料在国际市场打开局面。
参与“一带一路”实施全球布局
纺织业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传统产业,不少国内企业也确实面临着产能过剩、低价竞争的困境。矛盾要在发展中解决,“无锡一棉正在摆脱传统产业‘低端、低效’的印象,转变和优化企业生产结构。”
不久前,无锡一棉与埃塞俄比亚签约,意向投资当地30万锭纺纱项目,一期10万锭项目已经立项,这是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进行全球化布局的大动作。周晔珺告诉记者,选择到非洲建厂,是与无锡工厂智能化升级结合在一起决策的结果。“智能化项目将引进一大批新设备,无锡工厂一些状况良好的原有设备可以转移到非洲工厂使用,无锡工厂继续走高端市场路线,非洲工厂利用土地、用电、人力等资源优势,拓展中端市场。”
走出去,对棉纺织企业来说,是大胆的一步,但无锡一棉走得扎实,有底气。“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周晔珺坚信,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纺织行业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一棉只要走在前头就有无限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