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在阿里网商大会上,马云提出‘Made In Internet’,他说:“我个人认为以后是Made In Internet,而不是Made In America、Made In China,因为未来将是全世界采购,在这个地方采购原材料,在那个地方进行加工,另一个地方搞设计,全球共同参与。”
与此同时,一个纺织企业也在对此进行深刻的思考。10月,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深交所核准,“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
看似简单的名称变更,背后实则是一次关于新零售、新商业与新供应链的战略布局。
11月22日,华孚举行了一场颁奖仪式,奖励推荐更名者,同时,华孚董事长孙伟挺首次正式向外界对华孚色纺更名华孚时尚一事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言谈中可以看出,孙伟挺就是马云口中重新思考商业模式和供应链的人,他对“互联网制造”下,企业如何进行角色转换早已开始布局。2016年4月,华孚召开网链论坛,并对企业未来10年作出战略部署,也是在那时,华孚向现场的参会嘉宾征集华孚更名名称。当时,4位智囊团成员推荐“华孚时尚”一名,这才有了此次的颁奖仪式。
更名时尚为哪般?
谈到为何更名,孙伟挺表示,一是因为“华孚色纺”已不能准确、全面地体现公司目前实际业务特征,二是更名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布局相关。
那为何在企业名称中加入时尚二字?他进一步解释道:“什么是时尚?时是时间,尚是当下的流行,时尚应该是勇立潮头的趋势引领,拓在前沿的创新驱动,时尚是绿色低碳的返朴归真,时尚是活好当下的与时俱进。而这些都是华孚一直在做的事情。”
24年来,华孚一直专注于融合了色彩、材质、工艺技术的集成创新时尚产品——色纺纱。 “可以说华孚是‘快时尚的源动力’,我们公司在法国的设计团队长期与国际知名趋势机构合作,提前两年研究色纺产品流行趋势,不仅展现下一季的流行色,而且将面料结构趋势与服装应用结合起来,提前一年推广新产品色咭,为设计师带来最新流行趋势和设计灵感,为产业丰富了产品。华孚已经在色纺纱线、色纺制品领域成为趋势的引领者,标准的制定者。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华孚趋势的权威性都获得同行充分的肯定。可以说,围绕色纺纱产业,华孚已经形成了一个色纺纱时尚生态圈。”孙伟挺这样说道。
除了产品创新,华孚还在新工艺、新技术方面不断探索。“色纺行业是通过多种颜色的混色、多种材料的混纺、多种技术工艺的混合,‘三混’成为纱线崛起、时尚话语权主导的力量来源。为此,我们做了无数次技术上的攻关,应该讲华孚是色纺领域、纺纱领域专利最多的企业。华孚一年有20多万个订单,要生产3万个品种,已形成大规模定制。无论在产品层面,还是在文化创意、技术层面,我们都符合时尚要素,因此,名字取用时尚二字并非噱头,我们希望做到名至实归。”
据悉,就更名公司内部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部分高管认为更名华孚时尚,企业注定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承受更大的压力。即便如此,孙伟挺依然坚持。他说不惧更高的产品要求,也不畏前方的道路愈发险阻。事实上,近两年不少人都看到华孚的战略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
2016年,公司确定了“坚持主业,共享产业”的长期战略,未来将致力于成为全球纺织服装产业时尚运营商。基于此,公司重新进行了业务布局,以纺织服装供应链为线索,除了经营纱线业务以外,往前延伸经营前端网链业务,往后延伸经营后端网链业务。
孙伟挺表示:“最近几年,色纺的体量增长较快,很多企业都加入到行业中。而色纺纱是我们的主业,前途无量,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应该不成问题。我们会进一步加强新型纱线的细分,不断开发拓展新门类。”
除了坚持主业,华孚还要利用互联网、金融、科技的力量,打通从纤维、纺纱、面料,到服装的整个产业链。在前端,华孚做环保棉花,是国内第一家BCI“原创组织”成员。在后端,面对新零售、时尚新趋势,华孚发力做供应链整合者。
互联网制造下的供应链
11月11日,天猫总成交额再破纪录,达1682亿元。多数人看到了销售业绩的繁荣,而少数人却看到Made In Internet带来的供应链重组再造,电商和工厂更加紧密的互动。据悉,双十一在服装产能储备上包含20000家入驻工厂和50000家备选工厂,覆盖了全国16个省份,广东、浙江、福建制造业强省占据了大头。
显然,孙伟挺对此早有洞察。他研究淘宝、京东、唯品会等各个平台的数据,和阿里研究院等专业机构一起探讨新的消费变化以及背后供应链的变革。他说,互联网是时尚转型背后的发动机。
“随着消费个性化、多样化,且移动互联网使交易随意化,大品牌、大企业、标准品的运作显得力不从心。我认为未来服装领域的竞争,品牌小型化是基本趋势。一方面,新兴的设计师品牌大举兴起,另一方面大品牌内部也在努力打造设计师个性化系列,大品牌在逐步变成一个平台,而不只是唯一品牌的卖家。”他这样说道,“中国的电商在这方面是比较先进的,服装在网上的增长依然强劲,然而最主要的增长并不来自大品牌,而是中小新兴品牌。所以我们顺应趋势,为他们配置供应链。网络的中小品牌有很多痛点,它们很难找到优质的供应商资源,包括创意能力、生产能力、交期保证等,由于订单琐碎,很多供应商都对这些小型订单不感兴趣,因为按传统供应链的做法,既要定制又要便宜是无法兼具的,做来做去都是亏本的买卖。”
前端越来越集中,后端却越来越分散,两者之间如何相匹配?孙伟挺表示,这是供应链的问题。“过去,纺织行业做不成供应链,主要是因为库存问题,没有库存就无法做到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有了库存又怕消费预期不足。现在,消费者喜好变化快,库存控制量不以市场为准的话,就会出现很大问题。现在很多终端品牌都要求快交期,对于我们上游企业来讲就是7~10天的交期时间,较慢的是两个月以内,如果交货期超过3个月,服装公司和品牌的生存的难度就很大。”
对此,孙伟挺表示供应链可以解决库存问题。目前,华孚后端正在做基于产业互联网的柔性供应链。
“新型供应链的基本要素是产业互联网,以及企业间优势互补。新型的供应链模式加入产业互联网,才能实现从制造的柔性转到组织的柔性再到数字的柔性。理想的供应链是数据共享,包括终端品牌的数据、实时的打样数据,中间不会有任何的时间耽搁,定时更新订单和库存。”
10月12日,华孚牵头的淮北绿尚小镇项目开工,该小镇欲建成柔性供应链的样板。同时,华孚还计划在上虞打造时尚网链总部,希望建成聚集设计中心、供应链中心、电商交易中心的平台,把设计中心的样品放到供应链中心做成产品,再通过电商产业推出商品,交到消费者手中。
为此,孙伟挺表示正在考虑并购服装、家纺类的供应链公司。“把平台供应链公司和生产小镇联系起来,真正为终端品牌提供专业化的供应链服务,走向数字柔性的蓝图。对此,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因为这是产业变革的一个巨大的机会。”
很明显,再用色纺两个字讲述华孚故事已经不能支撑,华孚时尚要抒写纺织服装产业新的篇章,与此同时,一场纺织供应链重塑的竞赛正式开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