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集团单独来看都很成功,但要真正建立能与LVMH媲美的多品牌、跨品类巨头,两家合并或是唯一的出路。
瑞士日内瓦——在日益复杂的奢侈品行业中,为保持增长和竞争优势,仅仅踩准时尚的拍子已远远不够。现在,即便是向来最注重大局思考的企业,为确保和优化已取得的成就,还需要着眼更大的“大局”。考虑一下这三条关键因素:规模、品类领导力和企业集团结构。规模有助优化固定成本,在多个品类居于市场领导地位保证稳定,强大的品牌矩阵更容易吸引和培养人才。以上,路威酩轩集团(LVMH)全都具备了。
当然了,LVMH的竞争对手开云集团(Kering)与历峰集团(Richemont)也有大规模,但与这个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相比还远不能及;两者在部分品类拥有强大市场地位,但也同时缺乏在其它领域的开拓能力;两者也都努力过打造更广阔的基础,但这两者继续采取“单飞”路线发挥其潜力,风险也是巨大的,也需要时间。有人想过开云或者历峰,试图打造出LVMH凭借开放市场的优势在四十年内建立起来的成就吗?
那我们换个全新的角度思考吧,比如开云和历峰之间能不能实现合并?这或许对双方的战略和运营都有好处。
客观地说,开云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了:Gucci的转型十分出色,远远超出了最初即使是最乐观的预期;Puma多数股份即将分拆,开云朝着成为纯奢侈品玩家的最终目标又近了一步;Saint Laurent和Balenciaga成为了真正的“增长冠军”(Growth champion)。但尽管实现了这些成就,开云依旧远不及LVMH,因为开云在硬奢侈品发展的野心受挫,与市场同行相比更容易受到时尚潮流的影响。
历峰的崛起得益于市场对珠宝的需求强劲,卡地亚(Cartier)、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在品牌珠宝领域居于领先地位。但与开云的问题类似,历峰也有尚未实现的野心:奢侈品方面,Chloé获得的成功被Dunhill和Lancel的失败抵消;腕表方面,伯爵(Piaget)、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与积家(Jaeger Le Coultre)还需要彻底转型,才能避免被奢侈品消费者视为太贵、对藏家来说平淡的存在。
另外,这两家企业集团之间具有较大互补性:开云在软奢领域优势明显,历峰向来亦是硬奢领域的冠军。两者的组合将创造显著的规模优势,缩小与LVMH的差距,还能带来价值数亿美元的协同作用。
但最大的问题是,两个控制家族是否愿意为构建更强大、更好、更有价值的企业集团牺牲自己的控制权。尤其是历峰,鲁珀特家族拥有过半数投票权,但就资本而言股权仅占9%。
站在这个角度,开云与历峰近期的举动突然显得更合乎情理了。为什么要分拆Puma?为什么这么急?开云等不及买家出手吗?为什么逼Gucci去转型,而不是选择砍削批发业务、打击地下市场、减少奥特莱斯业务?为什么要争取YNAP集团(Yoox Net-a-Porter)控制权?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开云和历峰近期如何扩大了共同合作的领域。历峰旗下的卡地亚加入了开云集团眼镜部门(Kering Eyewear),开云旗下的硬奢品牌把展示地点从巴塞尔国际珠宝钟表展(Baselworld),移师历史悠久的日内瓦国际高级钟表展(Salon International de la Haute Horlogerie),开云也在YNAP中更深入地与历峰互动。
虽然是猜想,但两大巨头合并——这个想法真的很牵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