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SECEX数据,2018年11月份巴西棉花出口量连续第4个月增长,创下19.84万吨的记录,环比增长21.6%,同比增长26.9%,主要装运、交货流向为中国、印尼、越南、印度及孟加拉等国港口,但与11、12月份巴西棉签约出口继续“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2月份以来我国青岛、张家港、上海、广州等棉花主港虽然巴西棉抵港、入保税库的数量快速上升,但询价、成交和出库却很不活跃,甚至有些冷清。黄岛某贸易商反馈,近一周来保税区成交“差强人意”的仍是澳棉、美棉,巴西棉只出了三个柜,远远低于预期。
为什么在2018/19年度美棉被加征25%关税、2018年澳棉销售进入尾声的前提下,作为出口“生力军”的巴西棉反而不给力了呢?部分纺企、中间商归纳如下三点:
一是巴西棉与美棉、西非棉相比品质偏低、价格偏高导致交易减缓。河南、山东、江苏等的棉纺织厂表示,虽然目前在港达到1-1/8长度及以上、强力28GPT及以上指标的巴西棉占比较前几年明显增长,但1-3/32、1-1/16等长度及低强力的皮棉仍达到30%以上,而且由于采摘、收购、加工无法做到分等分级,皮棉同一批次甚至同一包棉花的差异性稍大,与同为机采的澳棉、美棉仍有差距;另外12月下旬保税SM 1-1/8巴西棉报价高于EMOT/MOT SM 1-5/32美棉1.5-2美分/磅,仅低于乌棉0.5-1美分/磅,价格上也处于劣势;
二是贸易商也需优先处理此前订单的装船交货,暂缓接单甚至拒单。受2018年以来巴西货币大幅贬值的影响,外贸进口量持续下滑,巴西棉花出口装运集装箱非常紧缺,为了尽可能完成7-9月份签约的合同(减少索赔),出口企业、贸易商只能“忍痛割爱”,减少新单;
三是由于对2018年度全球棉花供不足需、中国将大量进口巴西棉代替美棉的判断;再加上收购成本的制约,质量、颜色级较低的棉花卖方也不肯降低销售。
一些涉棉企业认为,考虑到2018年增发的80万吨滑准关税棉花进口配额可展期至2019年2月底前使用(配额非一次性发放,纺企根据实际进口需要申报、领取);加之按惯例12月底前后相关部委将发放2019年1%关税内进口配额(仍为89.4万吨),因此品质指标较高、一致性好的巴西棉2019年上半年仍有机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短期受价格、品质、装运能力等比较劣势影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