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嘉陵江,山水南充城。千百年来,嘉陵江水孕育了这片沃土,繁衍了延续千年的蚕桑丝绸文化。南充曾经代表中国丝绸的最高水平,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今,南充重新擦亮“中国绸都”这块金字招牌,南充丝绸再次焕发光彩。
9月17日,由中国丝绸协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主办,南充市人民政府、四川国际博览集团、四川省丝绸协会联合承办的“2019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在南充开幕。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南充向世界推介中国丝绸,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重要力量。南充丝绸俨然成为对外形象的一张“名片”。
千年“绸都” 从源点盘活西部丝绸发展
2019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为何在南充举行?追溯历史,这与南充源远流长的丝绸文化分不开。
“天上取样人间织,满城皆闻机杼声。”南充大地上,丝路之音绵延了5000多年,“伏羲化蚕、嫘祖始蚕”的传说就起源于南充。这里既是南方丝绸之路的源点,也是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货源地,在我国丝绸发展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
先秦两汉时期,嘉陵江边的南充就开始栽桑养蚕,唐朝时期,阆中和湖州是全国两大桑蚕中心,阆中丝绸产品被定为朝廷贡品,南充出产的一种绢,长15丈,重量不足一 斤。这种工艺在当时已经达到罕见的高度。从此,南充丝绸基本上代表中国丝绸的最高水准。
1910年,南充开设吉庆丝厂(后来的南充第三丝绸厂),1912年投产,其丝可与苏、杭丝媲美。同年,兴隆丝厂(原四川第二缫丝厂,现南充六合集团前身)在高坪都京坝创办。
1915年和1925年,南充丝绸曾经两次荣获巴拿马万国(国际)博览会金奖,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0年至1993年,南充曾连续举办了四届丝绸节。1990年8月25日,南充首届丝绸节开幕式上,身穿各自企业设计制作的丝绸服装,约1200人的时装队走上大街进行行进表演,多样化的丝绸产品吸引了参展客商和众多市民驻足观看,成交额达10多亿元。
新中国成立后,南充一直是中国四大蚕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是四川最大的丝绸工业中心。南充阆中蚕桑丝绸更是发展迅速,桑蚕丝绸实物质量于1983年已名列全国第一。产品销往美国、日本、加拿大、苏联、西欧、瑞士、西德、非洲、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充丝绸迎来发展鼎盛期。全市最大的产业是丝绸纺织企业,最多的产业工人在丝绸纺织企业。
2004年以来,南充丝绸先后被授予“中国绸都”、“丝绸源点”、“中国桑茶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丝绸及制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等称号及荣誉,所有这些已成为南充对外形象的一张名片。
美誉加身,南充丝绸在新时代更是展现出蓬勃的发现活力。2016年,南充决定实施“155发展战略”,将丝纺服装产业作为带动南充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用5~10年时间培育壮大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建设中国西部最大的蚕桑综合开发利用基地、丝纺服装生产研发基地、丝纺服装产品集散中心和中国蚕桑丝绸文化旅游名城(即“两基地、一中心、一名城”)。
龙头丝绸企业积极探索“工业+丝绸+旅游”模式,大力发展丝绸旅游。依格尔、六合丝绸捷足先登。2016年,六合丝绸开放老厂区为丝绸博物园,规划建设六合院、标志性牌坊、老茧库美术馆、百年六合丝绸体验馆。2018年接待游客已超过30万人次,这里已经成为了南充的“网红打卡地”。
百花齐放 西部丝绸博览会争奇斗艳
“南充栽桑养蚕历史悠久,丝绸文化底蕴深厚,是南方丝绸之路的源点。南充将建基地引龙头、搞加工创品牌,办好会节经济、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擦亮中国绸都的金字招牌。”南充市委书记宋朝华在2019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开幕式上说到。
据悉,此次博览会以“新时代、新丝路、新未来”为主题,持续六天,将有600余位国内外从业者和采购商参与,普通观众参观量可达5万~10万人次。南充市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此后,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计划每2年举办一届。
丝博会展览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主题展共设丝纺服饰、丝绸文旅、区域合作、丝路合作、地方特色五大展馆。展馆设计充分融入了“丝绸”和“嘉陵江”两大元素,体现丝绸的飘逸和嘉陵江的灵动性。
据了解,本届丝博会报名参展企业共205家,其中外地企业117家。在参展的企业中,全国前100名的丝纺企业有80家,且分布于全国各地,可见展会质量之高。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唐琳表示,此次博览会最大的亮点在于聚集了全国范围内最优秀、技术最领先的丝绸相关企业进行集中展示,并为其提供交流空间。“这对于西部丝绸行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在丝博会现场,记者看到各家企业都拿出了拳头展品,丝绸服饰、丝绸床上用品以及与丝绸相关的产品让人看得应接不暇。
四川顺成纺织品有限公司展位的蜀绘旗袍引得不少人注目。据四川顺成纺织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宏伟介绍,蜀绘被誉为四川丝绸一绝,顺成在借鉴传统帛画技艺基础上,创新发展了蜀绘丝绸技法,其自主知识产权的“蜀绘丝绸工艺方法”曾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蜀绘真丝手帕经过长时间浸泡,手帕上的蜀绘图案依然鲜亮如新、不曾褪色,这正是顺成蜀绘的神奇之处。”张宏伟表示,顺成运用特殊配方染化料在真丝绸面上创制图案,通过恒压挂蒸工艺技术,漂洗整理成型的绘画工艺技法较好地演绎了蜀绘这一古老丝绸艺术,产品具有“形、色、雅、韵”的特色风格。而手工丝绸蜀绘旗袍更是将丝绸文化与南充风光地域特色相结合,展现了南充旗袍的独特韵味。
顺成纺织将重点放在丝纺服装,而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则专注于蚕丝被的生产。
作为《蚕丝绵》国家标准、《蚕丝被》行业标准起草制定/修订单位之一,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拥有年产30万床蚕丝被的加工能力,是四川省规模最大的蚕丝被生产企业,其产品销售市场遍及全省各地并辐射到我国西南地区,已远销到美国、日本、韩国、南非和我国香港、澳门等地。“我们的蚕丝被产品备受消费者喜爱,仅电视购物渠道,每月销售收入近百万。”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证原料供应,银海在嘉陵区新庙乡麻感坝村、合兴嘴村、新庙村、粉笔山村流转土地,建立优质蚕桑园,下一步,还将继续扩大蚕桑基地规模,以不断满足企业的原料需求。
展馆内,百年丝绸企业六合集团的展位人气颇旺。该集团曾是亚洲最大的缫丝厂,六合在原有生产贸易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百年厂址风貌,进一步发展工业旅游,被称作“丝绸行业的工业活化石”。“在六合集团,我们欢迎游客访丝绸源点,拜桑田神木,赏金秋银杏,甚至还可以道缫丝设备馆,蚕趣馆切身体验一次桑蚕制丝文化的熏陶。“六合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到。
在谈及未来发展方向时,六合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积极推进文旅发展,更要创新产品、推广品牌。“今年LV推出了一款新的丝巾售价高达5000元,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难道我们的质量工艺不如国际品牌吗?并非如此,我们的工艺技术不输外国,但在打响品牌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也是我们未来努力方向。”
转型升级 打造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
一大批像顺成、银海、六合、伊格尔这样的丝纺企业正在南充崛起,为南充建设中国丝绸文化名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源。
作为南充五大千亿产业集群,古老的南充丝绸再续辉煌,2018年,全市丝绸服装产业总产值达到450亿元,新建丝纺服装专卖店24个,丝纺服装出口5亿元,产品出口国家75个, 其中出口上千万元的国家和地区17个。在高坪都京打造10平方公里丝绸文化产业园暨丝绸特色小镇,建成全国最大的丝绸服装生产加工制造基地、中国最大的蚕具生产制造基地、西部最大的丝绸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西部最大的丝绸集散和物流中心。在5~10年的时间里,生产总值将达千亿元。
“将蚕桑丝绸产业当作亿产业来抓的,只有南充,南充正在实现由蚕桑丝绸大市向蚕桑丝绸强市转变。”南充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南充丝绸产业形成了集原料供应、织造、染整、服装及家纺用品、出口贸易、科研教学等为一体的产业链。到2021年,力争丝纺服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50亿元,到2025年,实现“工业+蚕桑+文化+旅游”总产值达1000亿元,建成中国蚕桑丝绸文化旅游5A目的地,成为国际国内知名的丝绸文化旅游名城。
如何实现新目标?南充人给出了答案:夯基础、造龙头、推创新、丰内涵。
让“丝绸产业”强起来。加快推进都京丝纺服装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做大依格尔、六合、嘉美等骨干优势企业,打造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
让“丝绸业态”活起来。用好用活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嘉陵丝绸文化主题公园等载体资源,积极培育产品体验、文化创意、生态休闲等新兴业态,擦亮西部唯一的中国绸都品牌。
让“丝绸文化”火起来。精心办好中国(西部)丝绸文化博览会,加快推进六合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阆中丝绸和丝毯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