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棉花现货价格在12271元/吨,期货主力9月合约结算价为12235元/吨,昨日储备棉轮出成交价在11637元/吨。时间已经进入7月下旬,距离新棉上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年度后期棉价走势如何,新棉价格将落在何处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不妨梳理历史同期的价格变动情况,来总结和预判短期内的棉价走势。
首先是当前棉价处于历史同期怎样的水平?您猜到了吗?比较现货市场自1999年以来22年间的价格走势,目前的现货价格处于历史第四低的位置,前三位年代都有些久远,分别是2002年的8800元/吨左右,2001年11500元/吨左右,以及2000年的11700元/吨左右(1999年同期本网还没有推出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国家出台的收购指导价折算为10000元/吨)。显然,当前的棉花价格,处于接近我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12月11日)前后7月同期的水平,彼时棉花价格还未受到来自入世后纺织服装出口快速增长的带动。由于郑棉从2004年开始上市交易,目前的棉花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处于该品种上市以来的历史同期最低位。
结果让人多少有些沮丧,那么近期的棉价波动空间大不大?上涨几率有多少?新年度会向何处去?通过历史图形分析,7-8月的棉花年度后期,棉花价格波动的空间整体较小,仅2002年和2011年的波动幅度达到同期最高值25%左右,其中2002年主要受到当年植棉面积大减1000万亩,减产预期较强的影响,棉价在年度后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2011年则是棉价在上年末达到历史高点3万余元后,受到转年丰产等因素影响较快回落。除此之外,大部分年份棉价在7-8月保持平稳运行状态。这种趋势一般会持续到9月中旬,其后价格走势开始出现分化。
综合历史数据来看,9-12月新棉集中上市阶段,棉价保持基本平稳(±6%以内)的年份较多,分别为2000、2002、2007、2011、2012、2013、2015、2017、2018、2019年,占到总年份数的50%,下跌、上涨的年份数基本相当,分别占比25%,其中下跌的年份分别为2001、2004、2006、2008、2014年,上涨的年份分别为2003、2005、2009、2010、2016年。在上涨和下跌的年份市场都有比较突出的多空因素作用,比如2003年因为减产导致的价格暴涨34%,2010年因为棉花需求破千万吨支撑价格上涨53%,2008年因金融危机需求疲弱导致的价格下挫19%,2014年从棉花临时收储状态回归市场定价形成的棉价下跌20%等。显然,如果市场上没有太大的利多利空因素影响,本年度这个“垫底”的价格可能波动空间不会太大。
目前,各界的普遍观点是,在储备棉轮出熔断点设置价格底线,国内及全球经济总体复苏,尤其下半年国内经济回升更加可期的情况下,棉价有望波动上涨。但上涨空间又受到诸多因素牵制,包括全球疫情持续发展,整体经济可能倒退数年,带来需求的大衰退,其中纺服消费复苏尤显艰难;美欧等国在复苏过程中加快供应链的重构,逐渐向“脱钩”中国发展,订单分散到更多希望“扶持“的国家,中国的纺服产能出现过剩和退出,整体用棉需求面临下调。当前美国制裁中国新疆纺服企业,实施原产地政策限制纺企使用新疆棉等,正是将此付诸实施。而在南海展开双航母军演等,也是在挑动中国与上半年最大贸易伙伴东盟之间部分国家的矛盾冲突,对我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纺服投资和贸易往来不利。于此影响下,棉价的上涨之路将较为艰难。而近期需要关注的还包括储备棉轮换的相关情况,新棉的产量形成和上市时间等。温和复苏或仍为后市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