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棉价大幅下跌,国际棉价冲高回落;国内外棉纱价格继续回落;涤纶短纤价格盘整。
一、国内棉花价格大幅下跌
本周,国内新棉规模上市,供应压力逐步显现,国内棉价盘整下行。2020年11月2-6日,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4372元/吨,较前周下跌133元/吨,跌幅0.9%;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市场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均价14525元/吨,较前周下跌43元/吨,跌幅0.3%。代表全国主产棉省(区)白棉3级籽棉折皮棉均价的中国棉花收购价格S指数均价13269元/吨(不含加工费),较前周下跌357元/吨,跌幅2.6%。
二、国际棉花价格震荡
本周,美国大选进入关键期,美股指数跳涨,美元指数回落,美棉收获季节连遭恶劣天气,国际棉价跟随上涨。2020年11月2-6日,纽约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69.82美分/磅,较前周下跌0.79美分/磅,跌幅1.1%;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均价76.28美分/磅,较前周下跌1.28美分/磅,跌幅1.7%,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2763元/吨(按1%关税计算,含港杂和运费),较前周下跌405元/吨,跌幅3.1%,国际棉价比国内棉价低1762元/吨,内外价差较上周扩大362元/吨。
三、国内外棉纱价格继续回落
本周,国内纺织市场继续降温,下游终端订单衔接不畅,纺企纱线库存有所积累,棉纱价格继续下跌;欧洲多国二次封锁使经济发展蒙阴,节日订单面临变数,外纱市场询价成交降温,价格相应回落;目前常规外纱均价低于国产纱682元/吨,内外纱价差较上周有所扩大。坯布销势放缓,全棉坯布价格持稳;涤纶短纤价格受制于需求减弱及原料PTA行情下行影响承压下跌。
四、后市展望
美国大选悬而未决,欧洲多国采取封锁措施,国际棉花市场风险放大。新冠疫情反复使欧美经济复苏蒙阴,但市场普遍期待出台财政刺激方案,当前美国大选结果悬而未决,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美国新棉收获季节持续遭到降雨、冰雪和热带风暴等不利天气,苗情状况下降支撑棉价;截至11月2日,印度累计上市量达到47.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25%,CCI因丰产已启动MSP收购;澳大利亚产棉区中雨到来,收成前景有所改善。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发布的11月份全球产需预测,2020/21年度全球棉花产量2501万吨,较上月调增40万吨,消费量2435万吨,较上月调增1万吨。近期国际棉纱成交转淡,后续订单能否如期执行增加不确定性,买家纷纷暂缓采购。美国大选选情加剧市场风险,短期内国际棉花市场将趋于谨慎,需密切留意大选后的疫情变化及美联储的最新动向。
国内供需趋于宽松,棉价延续弱势盘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其中,纺织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国内棉花市场方面,北疆籽棉收购工作基本结束,棉企重心转向加工、销售;南疆收购进度过半,棉企维持收购加工并行,喀什地区因疫情管控导致棉花运输不便;籽棉价格持续回落,机采棉价格在6.6元/公斤(40%衣分,下同),手摘棉价格在7.5元/公斤左右,均较10月中旬下跌0.8元/公斤左右。截至11月6日,全国新棉采摘进度为91.9%,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交售率为90.9%,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截至11月5日,全国新棉公检165万吨,新棉供应进一步增加,郑棉仓单较上周增加0.2万吨。下游纺织行业进入传统淡季,随着节日订单陆续完成交付,国内棉纱市场行情相继转淡,棉纱价格延续下跌态势,纺企去库存力度减弱。预计在供应增加、需求不振的格局下,短期国内棉价延续弱势盘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