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新疆棉副行情围绕着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展开,起起伏伏不过两者在棉副市场的映射,贸易摩擦业内已经有预期,但新冠肺炎疫情却是“灰犀牛”,让市场猝不及防。那疫情是怎么影响棉副市场的呢?我们梳理一下。
春节前后武汉爆发疫情:有惊无险,给棉副带来不小的惊喜,最终提高了新疆棉粕出疆进度,推高了棉副产品价格。
春节前后武汉爆发疫情,有几个明显的特点:其一,切断了国际贸易,国外大豆进口引起了业界极大的焦虑;其二,打乱了新疆棉籽加工进度,只有少数油厂能开工,棉粕库存成为出疆的希望,少数开工油厂成为香饽饽;其三,国内外物流不畅榨干了饲料厂原料库存,饲料厂原料短缺,进口大豆又朝不保夕,新疆棉副成了救命稻草。
春节前后的疫情最终的结果是,不但消化了疆内大量的棉粕库存,还推高了棉籽价格,使得棉籽库存多的油厂得以解套。疫情过后,棉籽价格从2200元/吨快速跌到1950元/吨,但仅仅不到一周时间,又从1950元/吨涨到2300元/吨;而棉粕价格从2250元/吨跌到2150元/吨,但一个周末涨到2400元/吨,两周涨到2550元/吨,并基本保持到最后。
7月份乌鲁木齐爆发疫情:延缓棉籽加工进度,减少了下游需求,但由于是榨季后期,棉副价格受到抑制,没有出现前几年后期价格飙升的情况,有惊无险,平安度过。
其特点主要是:其一,延缓了油厂加工进度,部分油厂已经停工,部分开工的企业受人员、物资、原料和产品物流不畅的影响,被迫停工减产,多数油厂加工进度延缓;其二,棉籽出疆受阻,山东和牧场在疫情前期还能拉走棉籽,后期明显物流不畅,库存的棉籽无法出疆;其三,抑制了棉籽和棉粕上涨节奏,此次疫情一直影响到9月份才突然解封,榨季时间所剩不多,很多油厂加工延迟,贸易商库存也不少,棉籽、棉粕、棉壳都有不少存量,这个时候卖家以出货为主,好在市场需求旺盛,价格没有大的波动。
此次疫情棉籽价格从2550元/吨打落到2300元/吨(精河出现极端的2180元/吨的价格),棉粕价格影响不大,9月下旬价格从2800元/吨跌到2600元/吨。
10月份喀什爆发的疫情对市场带来什么影响呢?业内的切身体会还是疫情左右了行情。
首先看看此次疫情的几个特点:其一,时间敏感,正值新棉上市,很多棉花都来不及采收,部分轧花厂都没有开轧;其二,管控措施逐渐加码,从喀什到南疆再到北疆,由于疫情严峻,而且结果查出物流传播,管控措施逐渐加码,前期只是喀什受限,后来南疆受限,直至全疆受限;其三,喀什加工受限,其他地方加工不受限,但全疆物流受限;其四,喀什和和田是南疆畜牧大区,棉壳、棉粕和油渣用量大幅度萎缩,去年阿克苏地区棉壳和油渣大卖的局面不复存在。在前述几个特点的作用下,本轮疫情的影响开始显现:
其一,南疆本地市场受阻,棉籽无法消化,棉粕、棉壳和油渣消费急剧萎缩。喀什阿克苏棉籽原料大量积压,油厂收购进度缓慢,加工进度缓慢,销售进度缓慢,喀什几个油厂勉强开机,阿克苏油厂也基本上开开停停。受影响更大的还是棉壳和油渣,两者主要面向和田和喀什。
其二,出疆物流严重受阻,全疆棉籽棉粕消化进度延缓。11月开始,北疆棉籽和棉粕出现库存并逐步加大,出疆进度明显放缓,喀什疫情对全疆棉副产品负面影响逐渐显现。
其三,棉副不是替代品,而是被替代了,新疆棉副产品严重边缘化。本轮疫情给了新疆棉副极大的冲击,棉副从替代品变成了被替代品,物流成了死穴,伴随着美豆的大量进口,棉副逐渐被替代,除了西北地区,其他地区的棉副用量急剧萎缩。
喀什爆发疫情对今年棉副的影响至关重要,阻断了物流,限制了消费,大量的棉籽无法消化和出疆。眼下这个影响还在持续,预计此影响会持续到春节以后,这给新疆棉副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如果大量棉籽和棉粕在疆内滞留到春节以后,棉副市场将完全“仰替代品的鼻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