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公布的关税政策若真正落地,则影响远超过上一轮美国仅针对中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对于2025年全年整体出口的降幅预估将达到30-35%,对于24/25年度棉花消费量将整体缩减5%,棉纺消费量整体下滑6.9%。对于棉纺产业链来说势必面临再一次的出清,重新思考中国棉纺产业链的定位及竞争优势。危与机是并存的,更多的思考应该跳出短期行情,而放眼周期更替带来的规律一致性。
美国对各国全面加征关税,引发世界贸易秩序的改变,全球悲观情绪放大,甚至产生流动性危机,中国作为美国的三大贸易逆差国,关税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即对中国额外征收总计54%的关税(此前20%的关税+34%的对等关税),加上特朗普上任前,美方已经对中方加征了平均19%关税(其中棉类服装是16.5%-17.5%),这次关税落地后,美国对我国棉类服装关税税率将超过70%(54%+16.5~17.5%)。此外,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对于棉类服装也存在较大打击。双重关税政策影响下,我国棉纺下游出口消费会在短期遭受较大打击。
关税政策对于出口消费影响的初步测算
此前,我们讨论过单独对中国棉纺下游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其中的结论是,当年影响较大,长期会通过转口等途径进行化解,因此前期在出现单独对中国加征关税时,我们判断更多是短期情绪有点影响,实质影响基本已经被产业price in了。
但是当前的关税政策出现了较大变化,普遍对美国产生贸易逆差的往来国加征不同程度关税,这无疑在短期将此前铺设的转口路径堵住了,很难在当下迅速找到其他消化路径替代,因此,对于此次关税政策的影响,我们要审慎重新评估。
我们主要从三个层次去看此次关税对出口的整体影响,先按照日历年份进行统计计算。第一,先从我国出口美国棉纺制品的占比来看,基本在10%附近波动,直接遭受打击的是这部分直接出口,参考2018/19年的数据,当时带来的减量达到20%。第二,转口自东南亚的部分,假设出口东南亚的体量直接退回2018年之前,则其中的减量达到34%。第三,是对全球经济的打击,我们看到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对于各国的棉纺制品都有5-8%的减量。
整体来看,从日历年度的统计来看,假设在当前公布关税真实落地,那么对于2025年整体出口减量可能达到30-35%,超过前一次关税打击带来的影响。
如果从棉花年度的角度计算,整体结果会相对乐观,主要得益于从2024年9月份开始,我国棉纺制品出口强劲,其中包含了部分抢出口的因素在。因此,从这个角度看,2024/25年度的出口预估数据相对缓和一些,预估后的减量在7.02%。
关税政策下对于我国2024/25年度消费的预估
对于我国2024/25年度的棉花消费,在参考2018/19年行情的背景基础上继续下修4-5%推算,并叠加此前计算的出口方面带来的影响,我们预估棉花表观消费量在740万吨左右,棉纺制品的整体消费量同比下滑6.9%,出口占比同比持平。
从棉花年度整体消费减量的角度看,似乎没有想象的影响那么大,主要是被2024年9月-2025年12月旺盛的出口消费数据平滑了一部分影响。不能否认的是,这次关税政策落地,影响是深远的。
关税政策的长期演绎
我们在开篇就在提到过,世界的贸易格局在改变,从自由贸易到保护主义壁垒的方向,已经是不可逆的事实,对于未知,我们更多是敬畏之心,很难有精准的预测,在此我们会试图寻找一些路径演绎。
对于棉纺织行业来说,上游因为存在国家补贴政策的保护,产量基本稳定,如果天气条件尚可,可能会带来类似当下的增产。而下游面临的挑战是一轮更胜一轮,在上一轮关税政策通过转口存活下来的企业,会在这一轮继续寻找新的出路,第一,继续压缩利润、压缩成本,从高端织物降级到低支品,与东南亚市场竞争市场份额。第二,转向混纺等差异化产品,也面临了更大风险。第三,继续发展其他国家出口的贸易出路,当然短期很难有新的国家可以承载美国这么大的消费量,那么这势必将影响延续更长的年份去进行消化。第四,国内棉纺织行业会再次经历一轮痛苦的淘汰,也就是出清。
出清之后,伴随着原料价格的下跌,整体的行业成本下降,可以平滑掉部分关税带来的影响,同时,绝对的低价会同时刺激国内外的补库行情,带动新一轮的消费增长。盛久必衰,物极必反,这也许就是周期的公平存在。
总结
当前公布的关税政策若真正落地,则影响远超过上一轮美国仅针对中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对于2025年全年整体出口的降幅预估将达到30-35%,对于24/25年度棉花消费量将整体缩减5%,棉纺消费量整体下滑6.9%。对于棉纺产业链来说势必面临再一次的出清,重新思考中国棉纺产业链的定位及竞争优势。危与机是并存的,更多的思考应该跳出短期行情,而放眼周期更替带来的规律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