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旬以来,ICE棉花期货宽幅震荡,主力5月合约从68.58美分/磅跌至五年新低60.80美分/磅后又反弹回65美分/磅强阻力位盘整,而郑棉各合约则连续四个交易日大幅跳水回落,主力CF2505最低跌至12315元/吨,创2022年11月上旬以来新低。受此影响,港口保税外棉(含巴西棉、美棉、澳棉等)、船货1%关税下进口直接成本与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等内地库新疆机采棉的报价的顺挂幅度显著收窄,国产棉的竞争力处于持续回升状态。部分手握棉花进口配额的棉纺织企业/贸易商关注、采购重心转向新疆棉,再加上2025年以来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口商品连续大幅加征关税(累计加征或达到104%),很多外向型棉纺织、服装企业产品被迫“出口转内销”,加剧整个行业内卷,对进口棉的需求也有所减弱。
从棉企业报价来看,4月8-9日青岛、张家港、南通等港口保税巴西棉M 1-5/32(强力28/29GPT,马值3.5-4.9)净重报价集中在73.40-75.40美分/磅(ICE宽幅波动,贸易商基差差距较3月份有所拉大),1%关税下进口成本约12975-13320元/吨;SM 1-5/32(强力29-31GPT)净重报价74.08-76美分/磅;而目前山东、江浙、湖北等内地库3129B(断裂比强28-30CN/TEX)新疆机采棉公重报价降至13700-13950元/吨,考虑到净重、公重结算差异,当前1%关税通关同等级同指标巴西棉的直接成本较新疆机采棉低700-1100元/吨,较3月下旬大幅收窄800元/吨以上。
另据了解,虽然港口已清关巴西棉、美棉、澳棉等人民币资源基差比较高,但受郑棉各合约连续大幅回调的影响,报价也应声回落,中小用棉企业的询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