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投资需要冷静筛选,扩大内需难以一蹴而就的情况下,出口,依然是当下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力量。在这样的大前提下,2月外贸数字的喜人增长,让春的气息四下弥漫开来。但是,这是否真的意味着外需真正恢复了呢?而外贸的活力复苏,让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老调”又有了“重弹”的市场……
3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2月,中国进出口总值1814.33亿美元,同比增加45.2%,其中出口945.23亿美元,同比增长45.7%,为2007年3月以来的最高增速,也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进口869.10亿美元,同比增长44.7%;当月实现贸易顺差76.12亿美元,同比增长59.95%,但是创下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
增速“假象”
“近期调研发现,导致出口增长的因素很复杂,外商预期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投机性订单占了相当比重,并不是外需突然有了大幅增加”。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
统计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6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8%。其中出口2040.8亿美元,增长31.4%;进口1823.2亿美元,增长63.6%;贸易顺差为217.6亿美元,下降50.4%。
出口同比大幅增长,让人似乎看到了中国经济春的讯息。
美银美林中国经济学家陆挺指出:“出口同比增速激增,主要归功于2009年同期的低基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2月,中国出口跌至谷底,仅为648.65亿美元,为2006年3月以来的月度出口最低值。”
从商品结构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反弹明显。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10年前两个月,中国纺织纱线、箱包、服装、鞋类和玩具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9.5%、34.6%、23.8%、23.6%和28%,而1月,这些产品的增速或小幅增长,或仍为负增长。
前两个月一直跑赢消费品的机电产品,也延续了大幅增长的态势。2010年前两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2.2%,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增长36.7%。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日前也对记者表示,近期调研发现,尽管出口呈现增长,但是,导致增长的因素很复杂,补库存是主要原因,而外商预期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投机性订单也占了相当比重,“并不是外需突然有了大幅增加”。
【解读】尽管出口增速明显改善,但是商务部并不认为外需真正恢复。在3月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商务部长陈德铭表示,从全球不稳定的形势和金融海啸震中区国家的高失业率、低储蓄率情况来看,世界消费市场和中国出口的真正恢复还有待时日,中国出口要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还需要两三年时间。
人民币“承压”
未来数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将保持在30%左右,人民币升值压力会继续增加。年中人民币将由目前的‘软盯住’美元转向一种新的汇率形成机制。”
——美银美林中国经济学家陆挺
中国出口的逐渐企稳,也给政策退出和人民币升值带来了压力。3月6日的记者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从非常规的政策中退出,回归到常规型的经济政策,时机的选择需要非常慎重,这里也包括人民币汇率政策。陆挺认为,未来数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将保持在30%左右,人民币升值压力会继续增加。他预计,年中人民币将由目前的“软盯住”美元转向一种新的汇率形成机制。
对于中国贸易顺差急剧下降这一现象,巴克莱资本经济学家常健对《国际金融报》的解读是:“强劲的出口增长增加了国内对人民币升值负面影响的担忧。同时,进口增长所反映出的强劲的国内需求表明,人民币升值压力在不断增强。”
常健表示,贸易顺差的减少实际表明人民币存在不断升值的压力。“我们对短期内人民币的看法是:其一,国内环境已更有利于人民币升值;其二,短期内变化的主要动因来自于不断上升的国际压力;其三,政策变化可能发生的时间为6月G20峰会到来前的4月至5月或11月G20峰会到来前的9月至10月。”
不过他同时表示,人民币年内一次性、大幅升值的概率较小,全年预计会有5%的温和升值。
“总体而言,中国今年的进出口贸易顺差会呈现不稳定震荡的状态。”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2月份相比1月份的顺差收窄,但到3月份则有可能扩大而呈曲线走势。”
【解读】一直以来,中国巨额的贸易顺差都成为人民币升值的一大压力。“如果贸易顺差收窄甚至呈现比较平稳的态势,的确有利于在短期内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过鲁政委同时指出,“虽然中国不追求贸易顺差,但是却要顾好自身的金融安全,如果中国的贸易顺差消失,将会对市场造成比较大的心理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