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月底,南京全市进出口总额达61.5亿美元,同比增长39.1%。不少企业正在着手扩大产能
据了解,目前南京的外贸企业有上千家,主要集中在纺织业、机电设备、化工、药品、船舶等。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南京外贸曾一度陷入困境。有关数据显示,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2008年8月南京出口达23亿美元之后,出口额就呈现出持续下降的局面,至2009年2月跌到谷底,出口额只有8.8亿美元。2009年3月后,外贸形势触底回升,但情况依然不太妙:1~9月南京累计进出口完成247.7亿美元,同比下降21.3%,其中出口134.7亿美元,下降26%。
对此,有关负责人指出,2009年的出口形势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即使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南京的出口仍然增长10%。
直到2009年年底,南京市外贸转型升级才开始取得新突破。
从南京市外经贸局获悉:今年南京市外贸延续较强劲的恢复性增长态势,截止到2月底,全市进出口总额达61.5亿美元,同比增长39.1%。其中,出口33.7亿美元,同比增长37.0%,增幅为2000年来最高,出口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日前,南京海关发布的今年前两个月江苏口岸部分进出口商品的数据也显示,南京不少外贸企业业绩逐渐企稳回升。
数据显示,1~2月江苏口岸累计出口各类船舶113艘,价值2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8.4%和95.3%。继1月份出口达11.9亿美元并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后,2月份当月江苏口岸出口船舶13亿美元,再创历史单月出口最高水平。
前两月江苏口岸出口纺织服装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8%。其中近6成为一般贸易出口;1~2月江苏口岸出口化肥26.2万吨,价值0.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4倍与1.2倍。其中绝大部分为一般贸易出口。
在这种形势下,南京不少纺织服装企业接单量明显回暖,很多企业已经在着手扩大产能。
然而,突如其来的人民币汇率争端,再次把南京外贸企业拉到了十字路口。
大多企业接“廉价单”
自2005年7月汇改到金融危机爆发前,一玩具企业成本上涨了33%,其中汇率成本就上涨16%
“企业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相当敏感。”葛晓晖说。
事实上,不仅是船舶、机电、纺织服装行业,玩具、鞋、箱包、电子等多个行业都在担心人民币升值蚕食掉微薄的利润。
南京一家较大的玩具企业出口负责人表示,人民币升值的杀伤力更甚于金融危机。在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长三角、珠三角已有一批加工出口企业因无法承受成本压力而倒下。
据该玩具企业的负责人透露,自2005年7月汇改到金融危机爆发前,该企业成本上涨了33%,其中汇率成本就上涨16%,尤其是人民币自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7月这段时间加速升值11%左右,几乎吞噬企业的利润,不少玩具出口企业因此举步维艰而撑不下去。
“尽管目前订单有所增多,但基本都是廉价单,不少玩具企业在2%利润边缘痛苦挣扎。在此情况下,中国一定要顶住外界对人民币施压,避免2008年快速升值的前车之鉴。”该人士建议。
“暂时还不能轻易断言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中国银行江苏分行资金业务部主管刘军认为,2008年6月以来,人民币的汇率一直较为稳定,“从目前来看,中国经济领先全球其他经济体复苏,因此,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较大。但是否升值并不由外因决定,而是取决于内因。”
“担心是难免的。”南京市一家从事轻纺出口的公司业务员张先生告诉记者,人民币一旦升值必将导致订单减少,加上用工成本的上升和通胀预期的压力,企业的利润面临进一步缩水。虽然,两会传出的“稳定”表态让众多出口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但从长期来看,在国际压力下,国际市场依然存在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面对未来人民币走势的不确定性,刘军建议,出口企业应学会利用金融工具规避人民币汇率波动所导致的风险。这些企业可采取远期结汇,即企业与银行签订合约,约定将来办理结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在到期日外汇收入或支出发生时,再按合同约定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在结算方式上,出口企业还可以采取非美元结算以分散风险,甚至可采取人民币结算方式,将人民币升值的风险转嫁给海外进口商。此外,出口企业还可与海外进口商签订带有汇率变动的保障性条款以锁定汇率风险。
“3%”是条“生死线”
南京尴尬的外贸结构,让外贸企业的老总们不得不时刻关注着汇率的变化
而根据有关方面对纺织、服装、汽车零配件、摩托车、日用陶瓷、家具、日常生活用品、机电设备等出口主导型企业和行业协会人士的调查显示,人民币升值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机电进出口商会初步调研显示,人民币升值可能对劳动密集型机电企业出口带来巨大冲击。机电进出口商会信息部主任齐忠义分析说,机电行业出口占全国出口份额近60%,“这些企业的利润率只有2%~3%,如果汇率升值3%,企业就白干,再升值,企业就要亏损。”
另一位人士则表示,升值带来的价格上升,将意味着机电出口行业的国际市场规模被其他国家抢占。
而升值对于纺织企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如果2010年人民币汇率在3个月内一次性升值3%,我们的企业就要关门了。”南京一家小型服装进出口企业负责人很是担心。
据其介绍,目前整个纺织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在3%~4%左右,不会超过5%”,如果人民币升值超过5个点,将会有一半以上的企业死掉。如果未来棉花的进口配额不进行适当放开的话,那么纺织业在人民币出现升值后可能会发生大量订单流失的情况,平均利润将归零。
造船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恐慌更为明显。由江苏苏豪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江苏苏豪船舶重工项目,主要从事10万吨以下各类船舶的造修与销售。苏豪集团董事长沙卫平介绍,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后,船市陷入低迷,接单量大幅萎缩,造船业高利润时代便结束。如今,船舶出口额在2亿美元,如果人民币升值3%,仅此一项企业就将减少收入4000多万元。
据沙卫平介绍,目前整个造船行业的利润率在5%以内,而这4000万元的损失几乎等于该企业预期年利润的一半以上。“2010年将是我国造船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一年。”沙卫平说,汇率升值有可能成为部分中小船舶企业倒闭的催化剂。
当然,也有部分企业表示“升值对我们没什么压力”。记者注意到,此类企业基本集中于两种类型,其一是俗称“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类。由于出口产品的原料正是进口而来,因此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几乎可以在一进一出间对冲。另一种类型,即利润回报率较高、产品同质性低的高端产品。这些高端产品位于同类产品中的金字塔顶端,主打差异化和功能性,从而和其他的“难兄难弟”们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