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传奇·蝶变——写在海宁经编产业园创建10周年之际

发表时间:2010年05月18日    作者:张家洲

  “潮文化”、“灯文化”、“名人文化”成为海宁富有特色的“三大文化”。除了波澜壮阔海宁潮和历史悠久的“硖石灯彩”,王国维、徐志摩、穆旦、金庸等文化名人,为海宁营造了一个清正典雅的文化氛围。
  
  令人称奇的是,近年来,智慧的海宁人又以独特眼光和超人胆识让皮革、家纺、经编三大产业迅速崛起。特别是经编产业经过10年发展,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产业跃升为关系国家战略发展的新兴高科技产业。

  10年,海宁见证了一个产业的崛起。

  “情”定经编
  
  马桥镇政府的负责人走访了当地不少经编企业,并专门请教了国内经编行业的相关专家,犹如相亲,对经编的过去、现在、未来考察了又考察,最终“情”定经编。
  直至上世纪90年代末期,海宁的马桥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落后小镇,全镇人口不足3万人。
  
  1998年12月,马桥工业(经编)园由当时的海宁市计经委批准建立。当时,“经编”两字并未被马桥人视为能够改变命运的战略机遇。当园区在当地报纸刊登招商广告,提出要建设“中国经编之都”时,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更没有人想到园区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水平。

  当了10年海宁经编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的沈顺年,对当年的情景还记忆犹新:马桥镇政府的负责人走访了当地不少经编企业,并专门请教了国内经编行业的相关专家,犹如相亲,对经编的过去、现在、未来考察了又考察,最终“情”定经编。
  
  在当时的纺织行业中,经编是个冷门产业。20世纪80年代之前,经编产业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此后,逐渐向欧洲经济较落后的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转移;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开始加速,可以说是所有纺织品中最后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门类,发展空间相当可观。
  
  中国的经编产业真正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福建长乐的金峰镇、浙江绍兴的杨汛桥镇的经编产业发展尤其迅速,只不过当时的经编企业生产的大多是中低档服装面料和蚊帐布等。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国际经编业向发展中转移以及经编技术的突飞猛进,市场嗅觉灵敏的海宁人开始购置国外先进设备,生产全新的经编产品,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市场业绩。
  
  10年前的海宁经编园区还是个乡镇工业园。1998年起步时,只是海宁市计委批准成立的马桥工业园。2000年,经浙江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审批才正式成立,那时的名称是“海宁中国经编针织科技工业园”,位于海宁市马桥镇。
  
  园区的首期开发规模只有66700平方米的土地,5家入园企业的总投资不过3000多万元。出乎意料的是,海宁马桥这个当时经济发展十分滞后的小乡镇仅用了10年时间,就成就了一段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的传奇。
  
  自2000年创办以来,马桥经编的入园企业从5家增至360多家,从业员工从几百人增长到3万人,生产规模从不到1亿元增至现在200多亿元。10年间,海宁经编后来居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全力建设“中国经编之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编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并被授予“中国经编名镇”、“浙江省特色工业园区”、“浙江小企业创业基地”等荣誉。
  
  10年间,马桥经编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为投资者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形成了强大的区位优势,在中国经编产业奠定了领军地位,并迅速从一个不知名的乡镇工业园发展成为国内经编行业唯一的省级开发区。
  
  海宁经编园区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最前沿,不断书写着中国经编的新定义,“海宁经编”已经成为中国经编先进制造的代名词。几年来,园区企业每年的技改投入均在6亿元左右,投资产出率达到95%以上,投资密度、投资强度均高于省内同行业及同类开发区。1998年~2009年,园区经编行业投入技术改造资金超过70亿元,先后引进各类先进经编设备1500台(套),拥有占全国四分之一的先进经编机及相关设备,被国外设备制造商赞誉为“目前世界上高档次经编机最密集的地方”。到2010年,园区经济总量已超过200亿元,占到全国经编行业的20%左右,成为全球最大的经编生产加工基地。
  
  一大批入园企业迅速成长,其中不乏行业龙头企业。1998年到马桥创业的海利得公司,现在已是全国最大的广告灯箱布和涤纶工业丝生产企业,并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年产值超过10亿元。而锦达股份、超达经编、华生经编、明士达经编、天宇基布、万方经编等企业的年产值也在过去的10年间增长了10多倍。
  
  与此同时,园区建立起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社会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等国内一流的产业服务体系。如技术服务平台分别由技术研发中心、网络信息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和电子商务中心等五大支柱组成,紧紧跟踪世界最新尖端信息,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其中,产品检测中心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经编产品检测中心,与美国、日本、德国等34个国家与地区的44个实验室实现了接轨,认证项目达到62类产品和366项方法标准。网络信息中心建有“三中心四网站”并组建了“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经编专业市场”和“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标准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10年间,马桥经编通过实施“自主创新工程”和“区域品牌工程”,强化“经编立园、科技兴园、人才强园”三大战略,不断抢占中国经编产业的生产高端、品牌高端、信息高端和创新高端,并创下了一系列的中国第一:
  ——产业规模全球第一;
  ——先进高速经编机拥有量全国第一;
  ——灯箱广告布、土工布全国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创建第一个国家级经编产品检测中心;
  ——创建全国规模第一的经编产品数据库;
  ——成为国内经编产业第一个省级开发区;
  ——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经编服装设计大赛;
  ——新产品开发数量在全国经编行业中排名第一;
  ——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亩土地所创产值在在中国纺织产业集群中排名第一;
  ——制定柔性灯箱布领域的第一个标准体系。
  标准为先
  在马桥人看来,缺陷就是机遇。抢占经编行业标准高地,正是马桥经编提升行业影响力的重要突破口。
  
  2005年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正式成立,园区管委会主任沈顺年当选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会长,分会的管理机构就设在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海宁经编同时肩负起服务行业、引导产业发展的职责。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马桥经编正是中国经编行业标准制定的主导者。他们组织成立了浙江省经编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10多个联盟或行业标准,提升了海宁在行业中的话语权,成为行业规范竞争、健康发展的维护者。
  由于起步较晚,很多经编产品尚无国家和行业标准,这对市场的有序竞争十分不利。为此,园区把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进行推进。他们依托先前组建的经编产品检测中心,组建浙江省经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台《关于开展“标准创新品牌创建”的实施意见》,并连续三年开展“品牌标准建设年”活动,安排近百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标准、质量和品牌工作的引导和扶持。
  
  随着一系列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大大提高了入园企业在国内经编产业中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了马桥经编产品在国内外客户的信任度。以广告灯箱布为例,海宁马桥是国内广告灯箱布最大的生产基地,过去由于标准缺失,产品质量与价格差异较大,引发了激烈的价格战。在《柔性灯箱布》联盟标准制定后,为有效控制质量、防范和解决贸易质量纠纷提供了量化的技术数据。
  
  “我国经编产品的行业标准严重匮乏,一部分产品虽然有标可依,但参照的却是与产业新形势严重不符的老标准,一些产业用经编产品甚至没有自己的行业标准,只能参照与其应用领域相关的产品标准,比如土工格栅参照的并不是纺织行业自身的标准,而是交通部(《交通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格栅》)、建筑材料行业(《玻璃纤维土工格栅
  第1部分:沥青路面用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和水利部(《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土工合成材料
  塑料土工格栅》)的标准,已严重不符合土工格栅的发展现状,现有的土工格栅制作原料有玻璃纤维、高强涤纶和丙纶等,这些标准已经不符合其产品特性。”浙江省经编协会秘书长茅连松说,积极开展经编产品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改变我国经编技术标准滞后状况,建立和完善我国经编技术标准体系,已成为经编行业应对挑战、增强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在马桥人看来,缺陷就是机遇,抢占经编行业标准高地,正是马桥经编提升行业影响力的重要突破口。
  
  经编是新兴产业,而且新产品不断涌现,所以,很多产品的技术标准一直处于空白状态。无标可依使一些规模企业利益受到损害,同时也让整个行业面临着无序竞争的严重危胁。面对企业的呼声,园区积极行动,邀请行业专家、组织相关机构,标准建设工作在园区内迅速展开。
  2007全国纺织标准与检测论坛在浙江省海宁市召开。此次论坛重点强调了中国纺织标准与检测体系建立的重要意义,肯定了国内纺织标准与检测取得的成绩,指出今后纺织工业发展的目标是引导企业“清洁生产”,满足社会需求,同时有效地利用能源和物质,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局面,倡导中国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此次论坛在海宁召开,使马桥经编企业进一步认清了中国纺织品标准化进程,以及企业通过质量控制接轨国际标准,增强产品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园区将2008年作为“质量标准年”,相关工作得到了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大力支持。2008年初,浙江省技监局局长瞿素芬亲自带队来园区调研,并把园区确定为省质监局的重点帮扶单位。
  
  在全国针织产品标准化委员会和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指导下,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从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不同层次努力探索,以园区的各个行业协会为辐射点,借助园区检测中心的软硬件设施力量,通过企业的广泛参与,标准建设工作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并很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08年4月12日,园区召开《复合材料基布(经编)》行业标准研讨会。这是中国经编行业第一次对经过分类的经编产品进行标准化研讨,标志着首个经编产品标准制定工作全面展开。
  
  2008年9月28日,我国“柔性灯箱布”领域的第一个标准体系——《柔性灯箱布联盟标准》经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核准登记后发布。该标准体系被列为浙江省第一批块状产业质量提升重点项目,由海宁马桥经编行业协会牵头,联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经编产品检测中心、浙江方圆检测有限公司等有关质量检测单位和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锦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重要生产企业,经过前期产品抽样检测、收集生产技术指标和有关数据等众多具体工作后共同制定。该标准体系的建立,结束了一直以来“柔性灯箱布”产品无标可依的历史。
  2008年12月25日,浙江省经编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浙江省经编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正式成立,海宁经编产业园区标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同时启动,大大提升了园区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同时,园区管委会和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浙江省经编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的作用,指导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成立各级标委会和工作组,鼓励企业开展采标工作,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园区还大力推行联盟标准,把推行联盟标准作为技术资源整合的有效手段,作为消灭无标生产的重要载体、作为完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定、推广、执行产品联盟标准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园区推动之下,一部分获得国家、省市级新产品的企业开始致力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一批经编主导产品的联盟标准和行业标准不断出台。由中天检测公司主导制定的《复合材料基布(经编)》行业标准、由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修订的《工业用聚酯PET长丝》国家标准、由浙江锦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导审报制定的《刀刮涂层织物》国家标准、由超达公司主导参与制定的《针织泳装面料》国家标准等12项国家和行业标准逐一发布,大大提高了园区企业在国内经编产业中的话语权。园区内占全国产量95%的广告灯箱布企业,以往因标准缺失,产品质量与价格差异大,造成不平衡竞争和盲目发展。《柔性灯箱布》联盟标准实施后,在灯箱广告布贸易中,供求双方因喷墨性能争议造成的退货明显减少,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减少损失150万元以上。
  特色即生命
  马桥经编企业开发的各种性能优异、风格独特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一批园区的优秀企业拥有自己的创新型主打产品,引领着行业发展。
  
  为了增强海宁人对于发展经编特色产业园的信心,2000年,经编被海宁市列入经济发展“1232”工程,成为海宁市“十五”期间重点发展五大产业之一。
  
  2000年4月,海宁市出台政策,规定“凡中小企业于2000~2001年投资经编行业,用于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市政府根据引进设备的投资额给予每年3%的贴息。同时规定,鼓励企业进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凡进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技改项目,优先安排土地。此外,海宁市还在信贷、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优惠。海宁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大大推动了经编产业的发展。
  海宁人的目标已不仅仅是建一个经编特色园区,而是要打造全球最大的经编产业基地。信心源自三个方面:
  
  其一,经编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经编理论创新,带动经编机械的不断改进,设备的运转效率大幅度提高,功能全面改进,经编产品具有其他纺织门类所无法比拟的高效率和高品质。
  
  其二,经编业是有较高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经编业的三大类产品品类丰富,代表了市场消费的未来趋势。在经编装饰类面料方面,花边、弹性织物等各类提花产品、宽幅产品及功能性产品,正受到国内外市场的追捧。在经编服用类面料方面,随着各种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及高档天然纤维的试制和应用,不断涌现性能、风格有明显优势的新产品。而在产业用经编产品方面,随着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迅速扩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广告灯箱布、土工材料等市场需求在急速扩容。
  
  其三,经编业非常适合搞产业集群化发展。经编产业的发展需要经编机械、各类原材料、染整等配套产业,这些配套产业投资较大,单家企业无法胜任。而一旦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之后,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必将突出。只要合理引导,可以避免因集聚产生的恶性竞争。
  
  马桥经编企业开发的各种性能优异、风格独特的新产品层出不穷。高强度涤纶,防静电、防辐射面料,高档灯箱广告布的技术水平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有些甚至超越了国外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土工格栅、ZHQ汽车绒布、数码打印广告布、经编珠地网眼绒等产品荣获了国家级新产品、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进步奖等称号。
  
  在服饰装饰面料方面,“奥运福娃”的专供面料以及北京奥运会期间多个国家的旗帜面料、运动服装面料、美国NBA部分篮球明星所穿的运动装面料、“浩沙”等国内外众多知名泳装、内衣品牌的面料都由园区企业提供。此外,园区企业生产的经编仿皮面料、经编仿丝绸面料、经编西服面料以及抗菌面料和反光面料等各种功能性面料也深受国内外客商的喜爱,成为引领服饰时尚潮流的新生力量。
  
  在产业用布方面,从广告灯箱布到风力发电机叶片;从土工布到游艇壳体;从帐篷到高速列车车头车厢;从高尔夫球杆到人造泳池,到处可见马桥经编产品的身影。园区企业生产的产业用布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汽车、旅游、航天航空、风力发电等众多领域。其中,园区企业生产的灯箱广告布占有国内市场60%以上的份额;篷盖布占有国内市场50%的份额;经编土工材料约占国内市场40%的份额,已广泛应用于青藏铁路、沪杭高速公路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
  
  如今,园区内的企业已具备生产1000多种经编产品的能力,其应用已从传统的服饰、装饰、产业用布向游艇外壳、风力发电机叶片、军需产品等高新领域迈进。园区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迅速增加,到2009年,各项专利已达300余项,占全国经编产业专利总量的70%以上,园区已涌现出一批省、市级专利示范企业。
  
  一批园区的优秀企业拥有自己的创新型主打产品,引领着行业发展的方向。如浙江锦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近几年开发出“JMFS高性能轻型膜结构复合材料”、“高强度直涂式刀刮法篷布”、“PS高聚物多功能涂层织物”、“强磨经编仿皮基布”、“节能夜发光高强度装饰布”、“高强宽幅尼龙涂层牛浸布”、“新型阻燃经编窗帘布”、“高聚物导电膜”等20多个省级新产品,公司生产的高强度直涂式刀刮法篷布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高性能轻型膜结构复合材料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
  几年来,海宁马桥企业斥巨资从国外引进了大量高档经编设备,成为全世界高档经编机最密集的地方,由此形成了全国领先的经编先进生产基地。
  服务第一
  保姆式服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企业要的是效率,如果办事不利,即使免费办理,企业还是不满意。
  在浙江众多乡镇工业园中,当时的海宁马桥并不具备明显优势。从园区初期简陋的办公环境就可见一斑。
  
  马桥工业园的办公地点在马桥镇农贸市场边的一幢镶有蓝色玻璃的四层小楼里。办公楼不大的玻璃门面正中贴着:“招商部电话:7768688”,另一侧玻璃墙上则贴着“海宁经编园区,助你经济腾飞”几个大字。
  
  墙面上挂满了各种招商政策、服务承诺和各式荣誉铜牌,这里既是园区的展厅,也是会客厅。二楼的楼道很短,楼道尽头是一个卫生间,不足3平方米,只能挤进一个人。
  
  正是在这个陋室中,他们接待过上千名投资者,并以极大的热情接待来访者,端茶倒水,还亲自给他们介绍园区的招商政策、开发规划,探讨园区的发展规划。在这个陋室中,他们与很多专家教授促膝长谈,共同探讨国内外经编产业的趋势,构划马桥经编产业的未来。在这个陋室中,他们为投资者解决五花八门的问题,有缺资金的、有遇到官司的、有不了解政策的、有招不到熟练工人的……在这个陋室中,他们接待了来自天南地北的媒体,耐心讲解经编,宣传经编,宣传马桥。
  
  几年下来,很多纺织行业的人因此知道了海宁马桥,也因此知道了经编。在园区上下的不懈努力下,海宁及周边的投资者、海外的经编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纷纷被吸引到园区来落户。
  
  一流的园区,必须有一流的环境和一流的服务。园区的长远发展不能只凭政策优惠,关键是要寻求产业、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合理互动,建立规范高效的管理服务机制,不断强化产业引导功能,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改进园区服务质量。
  
  在服务创新上,园区管理层也想尽办法。园区开发公司总经理范仲飞说,我们一直以来把服务当作第一优势,竭尽全力为企业提供尽可能高效、便捷的服务,诚心真意去推动企业的发展。
  保姆式服务在当年的工业园区中是一个比较流行的提法。但是,很少有地方像海宁马桥这样做得彻底。
  
  为此,园区成立了一支精干的专业服务团队。成立专业的咨询队伍,为投资者和入园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信息支持;成立专职的项目审批队伍,代理入园企业的一切审批手续;成立专门的报关队伍,为企业的进出口报关提供专业的服务;四是成立投诉队伍,为企业投诉提供服务,真正做到“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办企业所办”,创造出一流的发展环境。
  
  在企业入园之前,园区就提前介入,由征迁部主动与有入园意向的企业联系,介绍情况,提供咨询,明确办事代理事项,使企业对所需办理情况早了解、早准备、早申请,并根据有关规定帮助负责代办选址意见书、项目预审、规划用地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等10件事项。招商部则帮助负责代办预先审核申请书及公司名称预登记、公司营业执照、开户银行划款及人民银行开户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等7件事项。其次是事中开展全权代理服务,认真做好企业与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作,主动提供企业所需的资料,在为企业办理各类报告和申请文件的同时,帮助企业编报并办理需向嘉兴市和省有关部门申报的诸如技改项目、引进设备、海关、外贸出口等可行性报告及环境评估报告手续。事后还对这些项目进行跟踪联系服务,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自始至终给予排忧解难。
  
  保姆式服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企业要的是效率,如果办事不利,即使免费办理,企业还是不满意。因此,园区的办事人员,为提供优质的服务,加班加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2002年,由于在用地申报中投资密度、建筑容积率等政策标准作了调整,园区内不少企业原有上报的资料需重新编报,办证人员天天加班修改上报材料,确保企业的早日动工建设。
  
  无偿全程办事代理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办事规范、高效,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甚至有园区外企业要办理各种审批手续,都跑过来希望由园区帮助代办。
  
  在培育经编产业的过程中,园区开发公司既当“导航员”,又当“裁判员”,再当“服务员”,规范经济运作秩序,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这种“三位一体”的运作方式大大加快了园区的开发速度。
  
  到2006年底,海宁经编已初步形成了六大创新服务平台:一是技术平台,由技术中心和科技实验工厂负责,引进多名纺织专业人才,专门从事技术工作,负责经编新产品的开发,促进经编产品的高档化和品种多样化,并将成熟的新技术进行推广。二是质量检测平台。建立于2001年的专业的纺织品质量检测机构——海宁中天检测有限公司,检测项目涵盖海宁市及周边县市的传统纺织产品。三是培训平台。培训中心成立以来,多次与江南大学-卡尔迈耶集团经编研究中心、东华大学等单位合作举办各类经编技术培训班。四是网络平台。信息中心建成了中国经编信息网、中国经编产品网、中国产业用布网和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网四个网站,并且在网站建立了中国最大的经编产品数据库,拥有1000余种经编产品的各种技术参数。五是人才招聘平台。园区每年都组织企业赴人才市场、大专院校招聘高档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六是现代物流贸易平台。园区开发公司采用合资的方式,先后创建了海宁经编园正荣物流有限公司、天时贸易有限公司和华纬纺织贸易有限公司,帮助企业互通信息,在原材料采购、产品贸易、仓储、配送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和全面的服务。
  创新求发展
  技术创新,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成为众多企业的自觉行为。而因此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这种理念。
  
  在现代化开发模式作用下,很多企业开始注重在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把功夫下在新产品开发上,把眼睛放在未来市场上,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适应了市场的变化节奏,一批规模企业拥有自主开发的主导产品,在各自的领域内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技术创新,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成为众多企业的自觉行为。而因此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这种理念。
  
  浙江锦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海宁马桥最早从事经编制造的企业,随着大批后发企业的跟进,锦达不仅没有停滞不前,反而逼出了更强的竞争力。董事长叶雪康说:“面对竞争,我们将更注重技术创新,以创新求生存、求发展,从而提高竞争力,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锦达公司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老产品受到市场挤压,针对这一情况,公司加大对新产品、新项目的开发力度,为实现技术创新、拓展销售市场夯实基础。公司一方面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一方面自主引进科技型人才,积极开展研发工作。2005年~2008年,在短短3年内,锦达就开发出JMFS高性能轻型膜结构复合材料、高强度直涂式刀刮法蓬布、PS高聚物多功能涂层织物、2060-D3高耐磨阻燃沙发革、强磨经编仿皮基布、节能夜发光高强度装饰布、NLN可呼吸功能涂层面料、高强宽幅尼龙涂层牛浸布、WG型防撕破聚酯网眼浸塑织物、新型阻燃经编窗帘布等20多个省级新产品,仅2008年就有5项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并成功申报6项专利。公司生产的高强直涂式刀刮法篷布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高性能轻型膜结构复合材料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
  
  目前,超达的几十台经编设备可以同时生产几十个产品。公司引入CAD设计系统,储存了数千个产品工艺,每年开发的新产品超过100个,这些新产品赋予超达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他们开发的经编西服面料为国内首创,他们开发的泳装面料成为“浩沙”等知名泳装品牌的指定供应商。
  
  前身为老字号国有经编企业的万方经编,在经编织物开发研制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他们承担数十项国家级、省级新产品开发项目,其中包括国家级新产品和“九五”省级优秀新产品经编珠地网眼绒、国家级新产品经编旗帜专用织物、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微细纤维经编绒织物、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SKF超细纤维经编织物以及省级新产品超细仿真麂皮绒、微细纤维仿真裘革绒、全涤经编灯芯绒、经编暗格金光绒等。他们开发的经编防菌服装出口到日本,成为日本医疗机构的抢手货。他们所完成的"激光扫描断纱自订装置",安装在经编机上后,大大减少档车工的工作量,工效提高了一倍,产品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此技术现已在同行业中推广。
  
  第一批入园企业——海宁天宇基布公司的董事长周王松一直是差异化战略的践行者。当年他发现广告灯箱布生产很赚钱,于是另辟蹊径,投资做起了广告灯箱布的原材料基布,成为国内第一家投资基布的私营企业。1998年入园时,周王松征了6670平方米工业用地。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他却在“螺丝壳里做起了道场”。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配备了一大批高端设备,在发展的前几年,产值几乎每年翻一番,赢利能力一直排在园区企业的十强之列。随着基布行业竞争的加剧,他又投资上亿元,开始生产新型膜材料。
  
  海宁成如旦基布有限公司则通过几年发展,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多轴向产业用布生产企业,他们生产的多轴向经编织品已成为国外著名风力设备生产商所采用。在中国针织行业的统计中,成如旦的人均利税连续多年排名行业第一。
  
  创新发展使海宁马桥经编的思路大大拓展。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到2006年底,服装用、装饰用、产业用三类产品的比例已逐渐从开始的的7︰2︰1调整为4︰3︰3,接近于发达国家三类产品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特别是产业用经编产品更是遍地开花。园区有近30家产业用经编企业的产品涉及航天航空、路面地基、交通运输、风力发电、运动器材、灯箱广告等行业。
  
  与此同时,马桥经编的产业链更加完善。从化纤原料、经编基布织造到涂层、压延、贴合,从化纤原料、面料织造到印染、后整理、成衣,实现了一条龙本地化生产。近年来,经编企业又开始涉足原材料生产领域。如海利得公司以先进的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在国内涤纶工业长丝领域取得较高地位,产量居全国第二,世界第八。同时,该企业还有意向工业长丝的上游产业聚脂切片方向发展。为了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园区还和中国化纤协会合作建设“中国新型和特种纤维材料产业园区研发基地”。在服用领域,有更多的企业探索经编后整理环节,通过采用先进的织造、印染后整理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连续化、自动化、高效化,从而大大提高印染后整理技术,实现产品从“一大三低”(大路货、质量低、档次低、价格低)向“一深四高”(深加工、高质量、高售价、高附加值)转变。
  
  马桥经编的创新发展还在于对产业宣传的不断提升,从他们连续成功举办的五届中国经编服装设计大赛中可见一斑。2006年,首届海宁·中国经编服装设计大赛设休闲运动系列、沙滩内衣系列、职业装系列三项赛事,组织到国内服装爱好者、设计师和服装类高校教师与学生800多份作品,海宁经编声名鹊起。第二届海宁·中国经编服装设计大赛以“中国经编·风华盛典”作为主题,设立了休闲运动装、沙滩泳装、花边内衣、职业装以及仿皮服装五个独立的单项赛事,组织到了国内外1400份参赛作品,最终有50个作品分获金、银、铜奖和网上最受欢迎奖。第三届海宁·中国经编服装设计大赛,经过3个月的广泛征集,收到1859份参赛作品,作品覆盖中国、韩国、法国和印度等多个国家。第四届大赛名称从最初的“经编服装设计大赛”更名为“经编设计大赛”,内容从经编服装设计扩展到创意毛绒玩偶设计和户外用品创意设计,充分发挥了经编产品的独特性能,展示了经编产品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事实证明,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使海宁经编很快抢占了国内经编行业的战略制高点,形成激水漂石的声势,在短时间内集聚了行业的优势资源。
  建设总部基地
  在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沈顺年看来,总部经济就是决策经济。总部实际上是产业决策人的聚集地。
  
  
  早在2003年,园区就开始提出了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和总部基地的方案。据当时的规划,该中心建成后将集产品展示、商贸服务、现代物流、技术研发、产品检测于一体,为促进经编产业的升级提供健全的服务平台。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建立10年来,产品品种已从最初的几十个增加到现在的1000多个。从百姓生活中常见的灯箱布、土工格栅,到卫星、大型飞机、游艇、风力发电叶片的骨架材料和增强材料,经编,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特色产业,跃升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今年我国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中,经编被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
  
  最近,记者在海宁采访时看到,当地经编产品已实现了重大突破,打破了传统灯箱布、服装、装饰一统天下的局面,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开发赋予了经编更加丰富的内涵。碳纤维、玻璃纤维、高性能涤纶工业丝等高科技纤维,经过经编工艺制成复合材料,在重量减轻的同时更加坚固,符合现代航空航天、国防建设等高科技领域发展的需求。经编这一特色产业正在实现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科技含量产业的跨越,它不仅代表着经编产品今后的发展方向,而且预示着其未来创造的商业价值不可估量。
  
  海宁经编企业研发生产的产业用纺织品,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海宁经编以其优秀的品质,广泛应用于广告影像材料、土木工程材料、交通运输材料、建筑材料、防护材料,以及航天飞行材料等。在青藏铁路、沪宁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在汽车篷布、高速列车、大型飞机、轮船的制造中,在现代体育场馆膜结构材料的应用中,以及特种兵部队配备的防弹服装制作中,海宁经编产品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海宁经编产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产业链的配套完善,海宁人正在立志自主生产碳纤维、玻璃纤维等经编复合材料,以进一步替代进口产品,满足我国航天科技、人造血管、现代风力发电机叶片等多领域对高品质、高性能新材料的大量需求。
  
  近年来,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一直以经济总量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经编产品生产、加工、研发和销售基地,产值约占全国经编产业集群地总量的20%,在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园区内高速高档经编机拥有量,灯箱布、土工布国内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并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国家级经编产品检测中心。目前,园区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323家,投产企业31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6家、销售上亿元企业14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级新产品220多个,并拥有浙江省区域名牌“马桥经编”。海宁还先后主导或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经编行业标准的空白,其中《柔性灯箱布联盟标准》已通过审定,成为我国柔性灯箱布领域的第一个标准体系。在金融危机影响下,2009年1~11月产业园区仍然实现产值112.15亿元,其中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40.1%。海宁经编产业较强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它有能力担当建设经编产业总部基地的重任。随着2009年11月份中国经编总部商城的盛大开业,中国经编产业总部基地建设的大幕开启。从此,海宁已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是站在了更高的层次,站在全国甚至是世界经编产业发展的角度,审视和规划产业的未来前途。
  
  在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沈顺年看来,总部经济就是决策经济。总部实际上是产业决策人的聚集地。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谁在支配全球的命运?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是那些总部决策者。比如纽约的华尔街,一大批金融界决策人物聚集在那里,他们可以对全球资本市场呼风唤雨。比如洛杉矶,世界影视界的决策人集中在那里,他们对全球影视业的影响不可替代。再比如硅谷,聚集了全球半导体业的决策人,那里就成为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心脏”。因此,沈顺年对海宁总部基地有一个设想——它应该是中国乃至世界经编产业的“华尔街”、“洛杉矶”和“硅谷”。
  
  在海宁,记者看到了已经落成的28层总部大厦,这座规模宏大的大厦是目前海宁市最高的建筑,集信息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创意设计中心、展示中心、会议中心、电子商务于一体。用不了多久,一幅由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而成的三维图像将变为现实。海宁,也将成为中国经编产业和世界经编产业的“心脏”。
  
  “总部经济绝不仅仅是一座大厦,而是它的内在文化和灵魂。”沈顺年说,“建一个总部基地,就像建一个美国。美国是一个拓荒者建设的国家,一个移民社会,而总部就犹如一个移民社会。需要汲取各个地区文化和产业的思想和精华,加上移民拓荒者的现实感、激情和梦想,就形成了总部文化和总部精神。每个入驻的企业都要有一股激情和梦想,在总部基地的平台上相互交流、相互碰撞,迸发出闪光的文化和思想,这样,总部基地就有了灵魂。”
  
  共5层的中国经编总部商城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目前,商城内商铺全部由当地和外地企业入驻。海利得、超达、华生、天宇、顺龙等知名企业争相将这里作为展示企业实力和创意的窗口。全国工业丝领域领军企业海利得率先入驻,体现出海宁当地企业对建设总部基地的热情和责任。记者在商城里还看到许多来自其他省市和经编产业集群的企业已经入驻。各个企业店面装饰风格不同,有的力求体现产品的性能和时尚,有的则充体展示企业的文化和内涵,相同的是他们身上都有着一种“拓荒者”的激情,而且他们对总部基地未来的发展都抱着一种美好的预期。不同的企业理念和文化在这个平台交融,成为海宁总部经济崛起不断涌动的力量。
  
  除了“引进来”,还要“走出去”。沈顺年向来主张“借脑发展”。他最经典的一句话是“跟着亿万富翁,你会是千万富翁”。因此,在总部商城的运作上,海宁与上海世贸商城结为合作伙伴,通过互访、交流、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汲取大都市成功商业运作模式的精华,加以本土化,提升总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当地企业告诉记者,目前,海宁经编产业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产业链配套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海宁在建设经编总部经济的过程中,将进一步加强高性能纤维的开发与生产,同时加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业用纺织品的研发与应用,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
  
  目前,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经编产业用布生产基地。随着国家产业调整振兴政策的不断推进,以及“十二五”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海宁经编总部经济的建设和经编产业的发展必将获得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和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作者  
·王天凯谈春季三展:纺织结构调整成果之展[2010-04-13] 
·张家洲:五大数据预示纺织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增强[2010-04-06] 
·张家洲:“十一五”时期以促进产业升级为引导的投资将加快西部转移[2010-03-01] 
·货币政策渐从反危机状态回归常态 纺织业:尽可能争取有利政策支持[2010-02-25] 
·郑植艺:PTA反倾销案初裁显示化纤企业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积极维护市场秩序[2010-02-04] 
·告诉世界“我不差”——“中国棉花(COTTON CHINA)”标志诞生并推广[2010-01-20] 


相关资讯  
·泉州建设全国最大经编纺织示范基地 上项目扩产能抢滩“后疫情”市场[2020-06-10] 
·短纤纱经编产品研讨会在浙江海宁成功召开[2019-04-12] 
·前三季度海宁经编现状:原料价格猛涨让市场遇近5年最大风险![2018-10-22] 
·海宁经编产能扩容一年新增经编机近2000台,影响未来化纤市场需求[2017-11-29] 
·圈定纺织柔性复合材料,海宁经编以小博大加速跑[2017-11-27] 
·13万台织机“改头换面” 环保飓风下世界经编机龙头“抢滩”中国梭织重镇[2017-11-15] 
相关出处  
·经济指标大幅提升 恒天集团一季度纺机收入增七成[2010-05-17] 
·指导价能否避开最低限价的覆辙——亚麻产品提价方略探讨[2010-05-17] 
·可持续性主导美国棉业发展——美棉协执行总监谈市场发展战略[2010-05-17] 
·真丝家纺 奢华背后的沉默——奢侈纺织品大热中国与本土家纺品牌发展策略[2010-05-17] 
·陈楠:家纺产品提早推新究竟为何?[2010-05-17] 
·新中式=新+中式——解读2010中国国际家纺设计大赛主题[2010-05-17]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