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商务部对进口己内酰胺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消息,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产业链上各方由于扮演角色和所受影响不同,也都各执一词。总的看来,下游的锦纶聚合、纺丝企业,对此表示出不赞成和担忧;而上游的己内酰胺生产企业,认为此举在保护民族产业、维护国际公平贸易环境的同时,不会对下游用户造成多大影响。
变化有点快
己内酰胺聚合和纺丝企业对于这一事件感慨颇多,更坦言受政策不稳定因素影响较大。
2008年,在实施了5年的反倾销措施到期之后,商务部下令终止对原产自日本、比利时、德国、荷兰、俄罗斯的进口己内酰胺征收反倾销税。下游相关企业在此基础上积极呼吁,并最终赢得了“自2009年1月1日起,己内酰胺进口关税由9%降低至5%”的政策支持。这两件事情在下游反响强烈。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国家一系列有利政策的落实过程中,2008年前停产的34家相关企业中有13家在2009年一季度逐步恢复生产,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同时,上下游合作更加紧密,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技术协作小组,共同促进锦纶产业的提升。
不过好景不长,今年年初,我国己内酰胺进口关税从5%重新上调至7%。此后,进口己内酰胺再次遭遇反倾销立案调查,只不过与2003年的反倾销案相比,被调查范围限于美国和欧盟。
三方面担忧
记者了解到,不赞成对进口己内酰胺实施反倾销措施的相关企业和人士,主要担心集中在三个方面。
首先,担心己内酰胺原料满足不了国内需求。据统计,2009年国内己内酰胺用量为93万吨,其中国产33.06万吨,进口60.13万吨,进口依存度达64.6%。随着石家庄炼化10万吨新产能的正式投产以及巴陵石化、南京DSM东方通过技改进行扩产,预计2010年国内己内酰胺产量为47万吨,企业内部自用量为10万吨,外供量在37万吨左右。同期,由于国内纺织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大规模锦纶纺丝企业向上游延伸发展,使己内酰胺聚合产能新增37.4万吨,2010年国内己内酰胺需求量将达到120万吨,缺口在60%以上。
其次,担心锦纶产业链利润进一步向上游集中。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上下游进一步磨合调整,原来集中在产业链上游的利润有所分散,锦纶产业集体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目前,己内酰胺生产企业产销两旺,下游聚合企业的开工率也达到了90%。不过,总体来看,2009年己内酰胺价格涨幅远高于同期锦纶切片和锦纶产品的涨幅,利润有再次向上游集中的趋势。如果反倾销成立,这种趋势势必会加剧。
再次,担心关税倒挂问题和自由贸易协议的冲击。经过几轮政策调整之后,目前己内酰胺、切片、锦纶的进口关税分别为7%、6.5%、5%,进口关税倒挂现象仍然存在。与我国台湾地区(0%)、韩国(3%)、日本(4.7%)的己内酰胺进口关税相比,国内锦纶产品也明显缺乏竞争优势。2004~2007年,台湾地区己内酰胺聚合产能增加近32万吨,并大量出口到内地。2010年台湾将再增加10万吨聚合产能。此外,日本宇部公司与一些台湾企业纷纷在泰国、越南新增己内酰胺聚合产能,希望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出口切片,将对国内锦纶聚合企业造成很大打击。
还有人士认为,如果己内酰胺反倾销案成立,那么此前在进口锦纶切片反倾销案获得肯定性初裁后,中国企业赢得的有利环境将反而变得不利,因为国内聚合企业难得的发展机遇将再次被巨大的原料压力所累。
情况没那么糟
对于业内的这些担心,己内酰胺生产企业的有关人士认为完全可以理解,不过“情况并没有那么糟”。
他们认为,与2003年的己内酰胺反倾销案相比,此次反倾销涉案范围不包括日本、俄罗斯的相关企业,这些国家的优质己内酰胺仍然能够通过正常渠道进入国内市场。从以往的进口数据来看,我国从日本、俄罗斯进口的己内酰胺占进口总量的比重分别都在10%以上。
至于国产己内酰胺难以满足国内大规模需求的问题,这些人士分析认为,正是国外己内酰胺企业的倾销行为,造成国内己内酰胺生产企业的大规模扩产计划迟迟不能实现。如果反倾销案成立,将为国内企业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有消息称,巴陵石化和南京DSM东方都计划在2014年前,新增20万吨左右的己内酰胺产能。如果这一计划得到落实,届时己内酰胺的供应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
他们分析指出,从世界锦纶业的发展情况看,除中国外多数国家该产业都在萎缩,尤其是发达国家甚至只保留了己内酰胺和少量高端产品的生产能力,其生产的己内酰胺大量出口到中国。如果中国的反倾销措施实施,他们在己内酰胺销售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为了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可能会加快在中国建厂或向中国输出己内酰胺生产技术的步伐,这对提高己内酰胺的国产化率无疑是有利的。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就曾有在中国建设己内酰胺工厂的意愿。
另外,国内民营企业在建设己内酰胺生产线上进展缓慢,也被一些人士认为是国外己内酰胺在中国倾销惹得祸,但这一看法尚未得到相关企业证实。
截至目前,己内酰胺反倾销案结果尚无定论,各方意见孰是孰非也难说清楚。不论怎样,业内人士都不希望因此使上下游反目,更不希望由于产业链各环节各自为政,使中国锦纶产业错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契机,错失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