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日,中美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将在北京举行。在中美关系经历波折之后的关键时期,中美之间的高层互动无疑吸引着世界的眼球。
有业内人士形象地用“寒暑交替”来形容中美关系周期性表现的一个特征。所谓“寒冬”时期,大体是从去年11月到今年3月初,其间导致或反映中美关系恶化的事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针锋相对、美方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谷歌公司撤出中国大陆、密集的贸易磨擦、美方强力施压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等。
而“暖春”阶段,则始于3月初两国官员的接触,即双方同意采取协调步骤解决现存问题。之后,美国高层官员频繁访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赴美参加核安全峰会并与奥巴马会面,此后两人又多次通过电话进行富有成效的一对一沟通。两国关系因此重新回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记得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在阐述中美关系时就定下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一基调。而在当今的世界舞台上,几乎每一出“大剧”,都活动着中美互动的身影。
再来看看此轮对话的主题:确保持续发展、互利共赢的中美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就促进强劲的经济复苏和更加持续、平衡的经济增长;促进互利共赢的贸易和投资;金融市场稳定和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四方面的议题进行讨论。
应该说,这四方面的议题,充分体现了两国对话是在一个全球架构下的对话。有专家指出,在这个危机后的多事之秋,在“战略与经济对话”这一由胡锦涛主席和美国奥巴马总统亲自发起的、被喻为中美之间“最重要的双边定期协商沟通机制”中,两国如果能够率先协调立场争取共赢,无疑会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而且,在当前世界经济又到了一个敏感时期的时间点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此次对话,如果能够在某些领域达成共识,这对世界经济来说,是积极的声音,是可以提振全球经济信心的。中美经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经济关系之一。无论是两国之间的贸易、还是投资,都对两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当然,在每一个议题之下,具体到两国的利益协商更加引人关注。正如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所言,在中美经济关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两国在一些问题上也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分歧,关键是双方要认清中美经济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从战略高度,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前瞻性的思维,通过平等协商和对话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努力维护和拓展共同利益,大力促进中美经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