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变化来得如此突然,上海鲍麦克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秦仓法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他的心情随着这种变化而悬在了半空中。
四月底,市场总监给他递交了两份数据统计表,这两份表的数据对比让他触目惊心。一份是今年一到四月份的订单数据,让他满心欢喜的是,四个月的订单总量竟然是去年全年总订单的两倍;而另一份是同期的生产数据,这份数据把他的情绪拖到了沮丧的谷底,因为他们只完成了订单的一半。
这意味着,公司的业务已经全面回暖,甚至出现了井喷,但他们的生产却不能及时跟上去。秦仓法忐忑不安,因为完不成订单的后果,是利润的损失甚至信誉的有可能受损。
忧喜交加
最近,秦仓法拒签了又一个订单申请,掷下笔,他苦恼地长叹了一口气。对于一个企业老板而言,能回签一个大额订单是最幸福的事情,可他现在却不敢签这个字,这让他自己都觉得有点可笑。
“真是没有一点炫耀的意思,我们现在几乎每天都在生成订单,就像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从天上不停地往你身上掉金子,掉得你心花怒放,可是你又担心太多了被砸死。我现在就是这种感觉。”秦仓法笑着用这个比喻来形容他目前的心情。据他介绍,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公司的订单就开始从低谷中摆脱出来,并且每月都在走高。在最开始恢复的那段时间,员工的士气都很振奋,在金融危机的苦日子里熬了一年多了,终于等到回暖的迹象,随着公司业务的走好,他还提高了员工的工资待遇。可他没想到在随后的两三个月里,客户们约好似的纷纷向他们下单,订单增长之快让他始料未及。
“过完春节后,我们产能跟不上的压力就慢慢感觉出来了。”秦仓法说,有几家整机企业,三四年一直用他们的电控产品,在一季度时突然加大了订单,尽管秉着老客户优先的原则,公司想了很多办法,但是仍然只能完成他们订单的十分之一。
“看到活多却因为生产不出来少挣了钱,有员工心疼啊,说要是早知道,我们就应该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多攒点库存。遗憾归遗憾,不过我倒觉得挣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我最担心的是我们在客户那里的信誉,如期完成订单是我们给客户的最基本承诺,但现在看来多少会受点影响。”秦仓法显得有点无奈,他现在多了一份工作,就是翻看订单的到期日,然后在此之前亲自给对方打电话道歉、沟通,请求理解。
“好在进入五月后,这种局面有所缓解,积压的订单因为我们开工的进度加快,慢慢得到了解决。”秦仓法如释重负地告诉记者。
井喷背后
实际上,对于这种局面,秦仓法在更早的时候已经隐约有所预料。他从房地产去年的报复性反弹曾经得到过一些启示。很多人也都是错误地估计了后来的形势,而错过了最后的抄底机会,“真是后悔呀,如果去年年初投资那几套房子,一年我就赚了上千万啦。”类似这样的话经常会在今年老板们的某个饭局上听到。秦仓法说,这样的心理在今年行业中也一度存在。“我们当初做过一些准备,但我们的库存在一年多的金融危机里基本清空了,客户憋了这么长时间的刚性需求一下子爆发出来,确实超过了我们以往的生产能力。”秦仓法对记者表示。
而零部件等原材料的短缺,也是制约鲍麦克斯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金融危机导致业内多家零部件企业倒闭,以及一些零部件企业的纷纷转产,使得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在市场回暖后异常明显。像鲍麦克斯这种一线电控设备企业还能多少拿到货,更多的二三线企业基本处于断货状态。浙江一家整机企业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情绪显得很激动,他说:“好不容易盼到大环境好点了吧,可是零部件断货了,真是太难了,太让我们煎熬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相比之下,鲍麦克斯或许还并不是压力最大的。
不过,秦仓法表示,订单激增除了市场原因外,他们还有自己一些特别的因素,因为以往的口碑效应,以及在金融危机这段猫冬的时间里,公司优化了产品线,产品性价比有所提高,金融危机过去后,增加了不少新客户。新老客户的共振效应,才使得公司的订单呈现出井喷状态。
行业洗牌来临?
亲身经历了市场的这种戏剧性变化后,秦仓法对未来的走势有了更多的思考。
他相信今年下半年也许反弹速度会减缓,但总体仍然会很好。不过,他思考的深度显然已经超越了对市场简单的预判。他对记者断言:“今年到明年,一定是行业的洗牌年。”
尽管记者对他的观点提出质疑:“大多数人会认为洗牌一般发生在最困难的时期,而不应该是在行业好日子来临的时间。”但秦仓法有他自己坚持的理由,他认为,金融危机时,大家都冻住了,一起在死撑,下游客户在选产品的时候也不会那么注重品牌,泥沙混杂,大家都能勉强活着。但撑了近两年了,总归有企业撑不住了,虽然市场回暖,而据他的经验,下游客户在经济好转时一般是非常挑品牌的,这时候反倒是大浪淘沙的关键时刻,那些浑水摸鱼的企业一定会被淘汰出局。
据了解,金融危机后确实发生过一些因为订单增多反而倒下去的“怪”现象。这些倒下去的个例大多是由于为了提高产能,在质量环节神经松懈,导致后续的退货特别多,品牌信誉受到严重损失。
这让秦仓法的内心多少有所震动。“行业经济成长忽高忽低,这也许是我们无法逃避的规律。这轮从困难到回暖的经济成长过程让我感触颇深,无论在任何时候,企业不能放弃市场导向,不能放松品质要求,当然,还必须有更长远一点的规划以及良好的心态。那些在金融危机里倒下去的企业和在回暖后倒下去的企业分别给我提了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