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2010年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国际贸易洽谈会在海南省三亚市正式开幕。论坛主题是:“后危机时期中国与世界棉业的创新发展”。
该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本届论坛由中国棉花协会、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以及英国考特鲁克公司共同主办。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800多名政府部门负责人、国内外棉业组织和企业代表参加。与会人士深入分析了后危机时期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走势,展望棉花纺织形势,探讨棉业创新发展的路径。
周声涛:棉业应加快创新发展
“新年度的棉花纺织形势,总体并不乐观。国内2010年棉花生产形势不如预期,尽管棉花价格较金融危机前出现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棉花种植面积仅稳中略增,且从南到北遭遇低温天气,春播推迟15天左右,播种开局不利。”全国人大常委、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棉花协会会长周声涛说。
他认为,全球棉花市场在2010年将面临产需缺口加大、库存下降的局面。作为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棉业愿意和世界同业加强合作。并具体从以下四方面努力:第一,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创新发展。在世界纺织品贸易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中国纺织业要保持国际竞争力,就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内外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的条件。第二,转变棉业发展方式,促进创新发展。千家万户的棉农需要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对接,实现产业化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小、弱、散的棉花流通企业,需要加快联合、整合,培育一批能够承担产业化重任的龙头企业,形成现代化、规模化、规范化的棉花流通体系;棉纺织业应从粗放型生产方式向现代集约型方式转变,从主要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第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支撑创新发展。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棉花生产的发展,只能走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路子;中国流通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标准化的棉花加工体系、物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流通效率;中国纺织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创新自主研发,加快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科技和品牌对纺织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四,继续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创新发展。中国棉业将坚持市场开放原则,加强与国内外棉业组织的合作和交流,建立公正的全球棉花贸易规则,同时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公平的棉花贸易秩序。
戴公兴:供销社一直是棉花购销主渠道
“棉花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仅次于粮食。它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每年创造产值过千亿元,关系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稳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戴公兴说。戴公兴表示,虽然棉花市场了,但供销社系统棉花加工企业仍占有一半左右的市场份额。去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供销合作社在棉花主产区和主销区建设仓储物流设施,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接受政府委托,承担国家棉花储备、进出口等任务;着力在棉花等领域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企业集团,增强为农服务实力。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供销合作社将发挥在棉花这个传统领域的专业优势、网络优势和规模优势,适应当今国际国内新形势,加快改革步伐,推进整合联合,增强服务能力,主动承担重任,在保护棉农利益、满足纺织需求、维护市场稳定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杜钰洲:推进棉花贸易便利化
“有必要探讨深化棉业体制改革,适应后危机时代新的全球化环境。”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认为,要解决好种植、科研制造产业两个市场流通的关系,包括种子、棉田管理、收购,综合利用、质量体系、运输物流网、生产企业和棉花企业怎样在收购质量问题上有一个协调。
“应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推进棉花贸易便利化。印度的棉花怕国内涨价不让卖,我们的棉花怕国内降价,国际达到最高水平时国内仍高出1000块钱,这对中国纺织工业是一个鞭策,但终究影响的是2000万职工。”他介绍说,近日出现了一项纺织新技术,实现了棉纺毛纺的突破,打破了世界纪录。“这一技术比传统技术节约配棉成本20%到30%。面料用于女装、内衣、衬衣、床上用品非常舒适,成为中国纺织业的骄傲,也是中国棉业发展新的希望。”
“棉业大发展是棉纺织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棉业从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就亲自过问,当时是陈云副总理亲自抓,当前国务院的主要领导都在关心棉业和棉纺织业。去年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都是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新时期棉业的发展,除了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还有待于更好的运用科技走现代化棉业之路。”
杜钰洲表示,今后天然纤维要继续用好且要扩大,现在我们的麻纤维已经基本解决我们军用军服、内衣、袜子鞋,因为它有特殊的功能抗菌。现在正在开展秸秆的研究,我们新型的纺纱技术已经把羽绒纺出的面料、木棉纺出的面料投到我们国际面料展市场。纺织业新时期的目标是要建设成现代纺织科技强国,纺织品牌强国,纺织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强国,实现劳动生产力的大幅提高。通过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在纺织业落实,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资源、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
于秀栋:兵团还是纺织生产基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棉花是兵团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常委、副司令员于秀栋说。
据他介绍,2008-2009年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生产棉花130多万吨,是历史上最高的年份。2009-2010年度,对农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减少了风险棉区的棉花种植,进一步优化了棉花质量和结构,当年棉花产量仍稳定在110万吨的水平。于秀栋认为,“兵团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还将成为重要的纺织生产基地,形成北疆以石河子市为中心,南疆以阿拉尔市为中心的两大优质棉纱、棉布以及织造、服装的产业集群。”他在最后表示,近几年来,兵团纺织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产能已经达到300万锭。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兵团纺织产能将达到600万锭。
韩勇:三亚棉花科研、育种、生产具重要地位
“棉花是项温暖着全人类的产业,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棉花种植目前为中国一亿多农民提供经济收入和生活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韩勇说,三亚和棉花一直有着不解之缘。“中国古代的棉花曾经由东南亚、南美等地,通过海路经三亚等地登陆,从南方传到长江、黄河流域。”韩勇介绍。史料记载,宋代以前,黎族人民的棉纺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原汉族。元代著名的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将三亚黎族人民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从而迅速推动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广为传颂的‘棉花革命’。”
他认为,利用海南三亚冬季气温高的条件进行棉花南繁,在现代棉花科研、育种、生产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引用著名棉花专家郭三堆的话说“没有海南南繁基地,就没有我国抗虫棉转化和产业化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