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以来,珠三角家纺企业投资低碳产业的资金已超百亿元,投资额首次超过传统产业。而作为纺织业三大终端之一的家纺业,依靠“低碳”打造全新竞争力也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
修补“伤痕累累”的地球?2009年年底,全球各国政要齐聚哥本哈根,为如何补偿地球寻求答案。会上,中国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向全世界宣布“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50%”。这一承诺,让中国家纺业备感压力的同时,也开始寻求发展的新机遇。当“低碳”一词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也开始在家纺企业发展过程中被企业日益重视。无论是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还是为社会谋福,“低碳经济”都已成为企业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面对这一课题,中国的家纺企业一边摸索一边前行。
行业提升竞争力瞄准“低碳”
“目前,沿海发达地区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在转移过程中已经开始调整产品结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家纺协会名誉会长杨东辉认为,产业转移、发展方式的转变,势必推动低碳、节能、环保产品的研发。而在全球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时期,家纺产品研发、产业发展该走向何方,成为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珠三角民企投资低碳产业的资金已超百亿元,投资额首次超过传统产业。而作为纺织业三大终端之一的家纺业,依靠“低碳”打造全新竞争力也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
“家纺业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发展循环、绿色、低碳经济,对推动行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今年4月中旬,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在家纺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上提出的。
杨兆华的说法得到诸多企业的赞同。嘉兴奥特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新认为,美国已于2009年6月通过法案,将在2020年征收“碳关税”,而欧盟地区国家也在征收“碳关税”方面跃跃欲试。从战略层面考虑,家纺业以“低碳”为方向,以构筑可持续发展体系为目标,走出一条优化发展的路子是必然趋势。
调结构升技术围绕“低碳”
2010年,“调结构”这一政策对中国家纺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一直以来,中国家纺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低成本(包括人力、资金、资源和环境等)的比较优势。但业内专家认为,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在下降,在低碳环保的大趋势下,再加上“调结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可能会抬高企业成本,将进一步削弱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
然而,从长远来看,“低碳经济”将激励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家纺企业“调结构”实际上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管理结构调整,二是家纺产品结构调整。前者关系着企业运营,后者关系着产品出路,两种结构都要调整,都要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才能互为补充,企业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我们一直在行动”
其实早在哥本哈根大会敲醒全球的警钟前,国内的许多家纺企业就是本着取料天然、生产环保的理念运行着。只不过这次会议将他们从幕后推到台前,特别是有机会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
内蒙古鑫隆防寒制品厂就是其中一家,董事长孙凤琴向记者展示了鑫隆公司开发的“绒顶”山羊绒被、驼绒被、绵羊绒被和细羊毛被。从15年前建厂开始,绒顶牌系列床品就始终坚守低碳理念。
据孙凤琴介绍,绒毛是一种会“呼吸”的纤维,它可以吸收人体自身重量35%的水蒸气而无潮湿感,它的吸湿性相当于棉花的2倍,涤纶的30倍。“而且动物绒毛是一种活性有机物,具有天然的亲肤性。”孙凤琴分析说。更重要的是,“绒顶”系列产品可以连续使用30年,30年后还可以回收再用,不浪费、无污染。采用天然、绿色的原料,加上全部用手工缝制,赋予了“绒顶”低碳、环保的发展动力。
与本土的“绒顶”相比,2008年底进入中国的美国“露丝卡”木纤维,同样有其生态环保木浆粘胶纤维的优势。记者从湖南露丝卡生态纺织有限公司了解到,露丝卡健康环保木浆粘胶纤维是一种健康型与环保型兼备的天然植物纤维素纤维,用其制造的纺织产品具有健康护肤的显著特色。从露丝卡毛巾中抽出一根纱,点燃,仔细观察燃烧现象,可以看到,露丝卡木纤维燃烧迅速彻底、无烟无味、无残留物。这种可自行生物降解的纺织品不会产生垃圾污染,从另一层面讲,易于清洗的特性又减少了清洁剂的使用,从而减少对水源的污染。
蚕丝恐怕是多年来被公认的既舒适又环保的材料了,浙江康丝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庆就从生产环节赋予了蚕丝更多的低碳理念。他表示,要符合低碳经济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是必不可少的。
郭庆指着一款驱蚊蚕丝被介绍说,蚕丝是纯天然绿色保健品,素有“纤维皇后”的美称。蚕丝蛋白中富含18种氨基酸和丝胶成分,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具有安抚和镇定作用,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以及人体汗液,并加以排除,保持被内干爽舒适。“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调整产品结构,力求在生产环节就做到节能减排。”
不只是这几家企业,纺织人都很清楚,低碳经济必将成为一种趋势,虽然真正将低碳经济推行开来还需要一段缓冲期,但尽早积极行动起来,已经成为行业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