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满五周年。五年的改革中,一系列意义重大的事件逐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根基不断牢固:引入询价和做市商制度、改革中间价形成方式、开展远期掉期交易、扩大汇率的双边波幅等。
今年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五年的时间横轴中,这无疑是最显著的一个地标,也是献给“汇改”五周年的一份厚礼。
然而,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后,人民币表现让升值派失望。与2005年初次提出汇改,人民币一次性升值2%不同,从6月21日至今,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由6.8275升至6.7812,升值仅0.68%。期间的一个月,人民币汇率双边波幅加大,开始逐步参考一篮子货币,并没有出现单边升值迹象。国际清算银行最新统计数也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6月份小幅回落。
事实上升值并非“汇改”本意,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在币值稳定、对国内经济影响、平衡国际收支以及外界压力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均衡点,才是人民币重启“汇改”的意图。
而今日,人民币将在上下求索新均衡点的过程中,正式开启汇改第六年的大门。
调结构是汇改重要目的
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此次央行提出进一步推进汇改,与结构调整息息相关,是为调结构服务。
今年上半年以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宏观调控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汇率政策是其中积极的一环。央行相关人士介绍,进一步推进汇改,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浮动汇率可灵活调节内外部比价,有助于引导资源向服务业等内需部门配置,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贸易不平衡和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
同时,汇率改革也在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了调节作用。此前,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对人民币升值施加了较大的压力。庄健表示,在内外环境的权衡中,要坚持以我为主,使人民币汇率的有序浮动符合我国经济基本面和宏观调控的需要。而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汇率政策,浮动的汇率制度有利于发挥宏观调整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通过浮动寻找均衡点
庄健认为,此轮推进汇改的亮点在于“有管理的浮动”,加大双边的波动幅度,避免单边升贬值,有利于新的均衡点的发现,他建议进一步扩大浮动幅度。而上一次扩大波幅还是在三年前,2007年央行将人民币兑美元的单日波幅扩大为0.5%。
同时,目前我国贸易和资本往来的多样化,也决定了人民币需要参考一篮子货币来寻找新均衡点,而非凭单一美元来评判人民币汇价。在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看来,人民币与美元脱钩的改革也要优于简单的人民币升值。
业内人士也指出,多种货币组成的货币篮子及其变化更能准确反映真实的汇率水平。因此,需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这有利于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汇价水平。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近日称,刚性的汇率制既缺乏应对危机的灵活性,也可能引发货币金融危机。国际经验表明,中型和大型经济体长期处于国际收支不平衡、长期盯住单一货币是难以持续的,容易遭受危机冲击。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告诉记者,从近期人民币中间价的走势看,人民币实则已经在参考一篮子货币。回顾央行6月19日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以来的一个月,汇市经历了近两年时间中所不曾出现的起伏行情,对美元最大单日涨幅295个基点。
后期走势以稳为主
探讨均衡点最终还是落脚于人民币的后期走势。商务部发言人姚坚昨日表示,自2005年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已经升值了25%左右,对于欧元也升值19%。
对于是否存在人民币的均衡币值,学界尚存争议,但是宏观调控部门显然已经注意到。央行明确指出,当前人民币汇率与均衡水平相比并无太大偏差,不存在大幅波动和变化的基础。而如果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对我国经济金融稳定会造成较大的冲击,不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
在央行“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的基调之下,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猜测也趋于一致。包括中金、中信证券(12.17,0.11,0.91%)在内的多家券商认为,一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波动升值3%-5%,记者采访的一些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做市商则认为,到今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在2%以内。
庄健也认为,人民币一年内升值3%的可能性较大。但是他提醒,目前国内外经济均出现不确定性因素,预计人民币在未来会走得相对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