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人民币打造成国际储备货币、从而挑战美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主导地位的目标,可能要花数十年时间才能实现(如果最终真能实现的话)。不过在本月,中国又朝这个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而这已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步。
监管部门取消了一系列阻碍人民币在港自由流动的限制性规定。作为一个半自治区域,香港对国际投资者开放,也是中国政府指定的、人民币全球扩张进程的启动地。
现在,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只要愿意,都可以在港开设人民币银行账户和兑换人民币;香港本地的金融机构可以自由创设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
除此之外,关于何种企业可被授予人民币贷款、以及可向它们授予何种贷款,也不再有限制。这一关键的放开举措,可能最终会引发海外人民币贷款的激增。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édit Agricole)驻香港策略师Francis Cheung表示:“(新规)在推动国际市场使用人民币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些措施一经公布,香港的银行就推出了诸多人民币计价产品,争先恐后在人民币业务市场获取立足点。它们预期,未来几年该市场会急速增长。
汇丰(HSBC)、渣打 (Standard Chartered)等香港银行已经从这一业务中预见到了巨额利润。但除此之外,上述放开举措还有着其它更为深远的影响。
此前,中国政府在6月份还出台了两项重要措施:一是放弃了人民币事实上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二是大大扩展了已实施一年之久的、允许中国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项目。
汇丰驻香港经济学家Donna Kwok表示:“鉴于最近三项举措的出台时间相隔很短,中国央行似乎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比我们原先预计的还要快。”
此次香港出台的最新举措意义重大,因为它使得外国企业能够通过一些新的方式,来持有并投资它们在对华贸易中获得的人民币。
目前,国际上的人民币的持有者奇缺投资机会,这被视为人民币得到广泛采用的最大障碍之一。
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冯殷诺(Enoch Fung)表示,香港人民币计价投资产品的日益增多,将在推动国际市场使用人民币的努力中发挥“关键作用”。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香港的人民币银行体系可谓微不足道。截至5月份,香港人民币储蓄仅有850亿元人民币(合125亿美元),只占该地区储蓄总额的1.5%。
不过,这个数字预计将迅速增长,因为有越来越多的跨境贸易以人民币,而不是美元结算。
为此,上个月中国政府宣布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项目扩容,将境外适用对象从香港、澳门及少数东南业国家扩大至所有国家的企业,而国内试点地区则从5个城市扩大至20个省份。
今年上半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达706亿元人民币——大约是2009年下半年36亿元人民币结算总额的20倍。
与此同时,银行家们希望这些措施能触发一个“反馈回路”:香港人民币投资产品增多,刺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增加,反过来再推动香港创设更多人民币投资产品。
不过,中国政府并没有完全放弃对香港人民币业务的控制。尽管香港的银行能够随意为任何公司提供人民币兑换服务和人民币贷款,但如果业务与贸易相关,银行只可通过中银香港(Bank of China (Hong Kong))轧平未结头寸。中银香港是香港的人民币清算银行。
这意味着,人民币海外市场规模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将受制于贸易结算额,至少在一段时期之内如此。
要想使人民币海外市场真正实现飞跃性增长,中国政府必须进一步放松对跨境人民币流动的控制。然而,大多数分析师认为,过去两个月行动迅猛的中国政府,眼下将暂时按兵不动,静观事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