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中国宣布部分取消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做法,允许其弹性浮动,此消息一时间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尽管北京对人民币大幅波动的预期发出了警告,全球依然期望着人民币兑主要货币大幅升值。
然而两个月过去了,这种预期没有成为现实。人民币兑美元至多升值了1%左右,目前的汇率几乎和中国宣布汇改前一天时的水平差不多。(总体来说,人民币兑美元大约升值了0.4%。)
与此同时,美元兑欧元和日圆却在贬值,这意味着人民币兑这些币种也在贬值,从而给予了中国出口产品更大的竞争优势。(过去两个月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圆分别贬值3%和6.4%。)
在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国事务前负责人普拉萨德(Eswar Prasad)看来,中国的举动表明北京是何等的精明。他说,事后看来,中国在恰逢美元触顶之时宣布增加人民币兑美元的弹性,实为妙举。
短期而言,这或许没错。但长期来说,中国的货币政策必定会激起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保护主义情绪,并引发与中国出口有着竞争关系的发展中国家的惊慌。
在11月份的选举之前是否还剩下足够多的时间让美国国会通过针对中国外汇政策的惩罚性措施,答案还未可知。不过民主党人正酝酿在秋天推进一项制造业救济法案,其中有可能包括诸多反华条款。
普拉萨德说,中国也许在想,他们可以通过让人民币兑美元迅速升值1%至2%来处理政治上的问题。他说,如果中国发现政治风向开始转为不利于他们,中国将允许人民币快速升值,他们觉得这样可以卸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