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湿热的一天,但布鲁明戴尔(Bloomingdale’s)、萨克斯第五大道(Saks Fifth Avenue)等一些大名鼎鼎的百货商店的采购员都不辞辛劳,离开装有空调的办公室,涌入纽约曼哈顿中城一家名为S.Kumars Nationwide Limited(简称SKNL)的印度公司的办公室。这里有何吸引人之处?答案是由喜奇•菲力(Hickey Freeman)等美国著名时装设计师设计的最新男装系列——菲力是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最钟爱的服装设计师。
在他们经过由安妮•莱波维兹(Annie Leibovitz)拍摄的巨幅宣传海报进门时,他们心中还在琢磨,2011年春季高档男装会是什么样。一个结论是:比以往全球化得多。
就在奥巴马身穿喜奇•菲力套装就职几周后,总部位于芝加哥的HMX——喜奇•菲力及浩狮迈(Hart Schaffner Marx)等诸多品牌的所有者——申请破产保护。在去年8月拍卖后,总部位于孟买的SKNL成为最新一家收购一系列西方顶级时尚品牌的亚洲 集团。
此举使SKNL加入其它亚洲集团的行列,包括去年收购了德国奢侈品牌Escada、来自印度米塔尔钢铁王朝的梅格•米塔尔(Megha Mittal);两年前抢购了为英国皇室定制服装的赫迪雅曼(Hardy Amies)的香港利丰集团(Li & Fung);以及2000年收购了普林格(Pringle of Scotland)的香港方氏集团(S.C. Fang & Sons)。
中国人和印度人已经从奢侈品的个人消费者,发展成为奢侈品公司的买家。对于这个年产值高达800亿美元的行业而言,这种转变有着深远的意义。近来多起收购交易都是受一种愿望驱动的:即提升亚洲的生产水准,并就长远而言,改变奢侈品行业有必要在“原产国”制造的信条。为了配得上其价码,奢侈品必须在设计所在国和品牌诞生地制造的观念,正逐渐被抛弃。
在纽约、伦敦、米兰和巴黎先后拉开帷幕的成衣时装秀上登台亮相的那些时装品牌,代表的不仅仅是Calvin Klein或Gianfranco Ferrè这些名字,还代表着“意大利制造”或“法国制造”。但尽管如此,许多品牌新东家的目标,是将等式的第二部分改成“印度制造”或“中国制造”。
据瑞士桑佛•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Bernstein)首席奢侈品分析师卢卡•索尔卡(Luca Solca)表示,转变的第一阶段——所有权转让——不仅已经开始,而且“这种趋势只会增强”。
毫无疑问,所有这一切都是受到这两个全球最大新兴市场日渐富裕、中产阶层预期将迅速壮大所驱动的。咨询公司贝恩(Bain)表示,预计到2014年,中国的奢侈品销售总额将达到146亿美元。如今,中国每一个二、三线城市都拥有高档购物中心。在印度,尽管奢侈品市场规模仍不算大,但预计每年将增长25%。用索尔卡的话讲,印度企业界正进行“不可思议的财富积累,因此他们将这些公司视为定价非常合理的资产”。
许多亚洲企业认为,自己在收购以服装为核心的奢侈品牌时拥有比较优势,因为他们能将生产转移到更靠近本土、成本更低的工厂,由此提高利润率,同时还可以用品牌魅力和他们现成的美欧分销渠道来增加销售。
韩国时尚界大亨金圣珠(Kim Sung-Joo)自2005年收购了德国奢侈箱包品牌MCM以来,已成功将营收提高了一倍。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她对亚洲的关注。而SKNL的投资主题则包括使用在苏格兰收购的精毛纺织厂(收购HMX交易的一部分),以及在意大利控股的丝绸厂,提升集团在印度生产服装中采用的面料的质量。
SKNL纽约业务负责人图沙尔•马鲁(Tushar Maloo)表示:“我们希望向印度输入美国的创造力和专业技能。”他负责的部门制作面料、服装和家用纺织品。
其它企业也在伺机而动。另一家印度公司Welspun几年前曾试图收购一家像Stevens Point这样的美国家用纺织品厂,但以失败告终。如今,在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Temasek)一大笔少数股权投资的帮助下,该公司又开始积极物色收购目标。
无可否认,失误也是难免的。“除非你知道如何利用品牌,否则它们一文不值,”美国一家最为成功的服装连锁店的首席执行官说。“奥兹莫比尔(Oldsmobile)曾是一个享有盛誉的品牌,”他指的是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过去很经典的一款车型,但现在已风光不在。
但就短期而言,一些人是认可亚洲企业这种逻辑的。“这些中国和印度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他们有能力廉价采购,”纽约一家大型收购公司负责审查亚洲交易的高级董事总经理如是说。“亚洲很擅长大批量制造。赚钱就是靠走低端市场。这并不高雅,但有利可图。”
尽管在理论上许多收购交易看上去合乎逻辑,在情感上也很有说服力,但执行起来可能很困难。例如,印度公司习惯于在资本昂贵、高利率的环境求生存。这让它们全神贯注地盯着投资回报率。但它们常常不具备雄厚的资本,投资于自己收购的品牌。
“就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制造’还带有一种负面形象,”美国私人股本集团百仕通(Blackstone)旗下Blackstone Advisory Partners的马克•班达克(Mark Bandak)表示。“今天的‘中国制造’或‘印度制造’也有这个问题——但它们颇以自己的制造能力为荣,对他们而言,问题是如何改变这种形象?这是目前的关键问题。”
对于奢侈品公司而言,将生产活动全部迁回亚洲(无论具体是哪个国家),都有让自己花钱收购的品牌贬值的风险。此外,标普公司(Standard & Poor’s)驻伦敦的股市分析师亚历桑德拉•科波拉(Alessandra Coppola)表示,这些品牌目前的大本营——欧洲国家——会尽全力维护自己的血统。“关于一件产品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贴上“意大利制造”的标签,意大利已制定了相关法律,”她补充道。要符合条件,产品必须在意大利进行两道制造工序。
SKNL的马鲁反驳道:“我们的品牌跨越了整个金字塔。”SKNL以2500万美元的低价收购了HXM,但承担了后者1.25亿美元的债务。HXM除了拥有自己的品牌,还与其它公司签署了特许协议,包括英国的Austin Reed。“我们不会降低喜奇•菲力等高档品牌的档次。我们为的是让顾客大把大把花钞票——不像在沃尔玛(Walmart),数着子儿消费。”
还存在其它改进表现的方式。SKNL已利用美国破产法的灵活性,重组其收购来的公司。过去,HMX在美国和加拿大有8家工厂,没有一家满负荷运作,全都各自为政。从信息技术到配送,多个职能部门重复设置。如今,只有3家工厂还在运作,员工人数已从申请破产保护时的3800人削减至1700人。
该公司目前由道格•威廉斯(Doug Williams)经营,并将约瑟夫•阿布德(Joseph Abboud)招至麾下负责设计。在成立自己的咨询公司之前,威廉斯曾效力拉尔夫劳伦(Ralph Lauren)17年。该公司将美国总部从芝加哥迁至纽约中央车站(Grand Central Station)街对面时髦的办公室(从一家破产的保险公司手中租下的,第一年免租金)。“以前,公司只是一家制造商;不是品牌塑造公司,”威廉斯表示。
亚洲企业已迅速攀升到价值链上游,尤其是中国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利丰这样的香港集团。除了收购赫迪雅曼外,利丰在2006年还收购了伦敦萨维尔街(Savile Row)裁缝行基福斯与浩克斯(Gieves & Hawkes)。20年前,只要不是质量最差的服装,所有的拉链乃至纽扣都要靠进口。这种情况一去不复返了。
桑佛•伯恩斯坦的索尔卡表示,尽管多年来,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只在中国生产其最便宜的品牌 Armani A/X,但现如今,其副线品牌Armani Collezione也在亚洲生产了。正如标普的科波拉所言:“实际上,越来越明显的是,在‘原产国’以外生产奢侈品也能保证同样的质量。”
的确,这种流动正变得越来越双向。百仕通的班达克表示,受投资者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青睐的服装企业、在上海上市的大连大杨创世股份有限公司(Dalian Dayang Trands),也有与阿玛尼和杰尼亚(Ermenegildo Zegna)竞争的抱负。
目前,中国仍是领头羊。雄心勃勃的印度时尚公司仍面临许多困难,尤其是出于多种原因,目前在中国经商要容易得多。“只有中国拥有必要的产能和基础设施,”马鲁指出,SKNL旗下浩狮迈品牌的定制业务就放在中国。
汇丰(HSBC)高管表示,关键是,中国的熟练劳动力和基础设施(不仅是良好的公路、港口和交通,还有财务安排)都值得称赞,越南或孟加拉等国就缺乏这些条件,哪怕它们的劳动力成本更低。但即使在中国,总成本也比印度低30%。
但随着亚洲财富膨胀,而欧美消费者束紧腰带,毫无疑问,时尚行业的重心将逐渐东移,无论是从制造还是从消费者层面讲都是如此。最终,越来越多的公司将要回答Blackstone Advisory Partners负责人杜绍基(John Studzinski)提出的问题:“你是只买牛奶,还是养奶牛更明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