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国内势头正盛的棉价飙升浪潮,正向泉州纺织服装业袭来,所造成的成本压力,近期已传导至产业链终端。据企业反映,受棉价飙升影响,一条裤子的利润缩水了10元。一些工厂甚至被迫给员工放假,进入半停产状态。有业内人士称,这种形势还有可能促使一些做外单的工厂转型给国内名牌代工。
面料企业率先遭遇
作为纺织工业的原材料,国内棉花95%用于纺纱,然后织布、印染,再加工成服装等,有着很长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如今,这一原材料的涨价压力正不断向织布、印染、服装等下游产业传导。石狮一家纺织企业的负责人蔡先生叫苦不迭,他说:“前几天32支棉纱价格在每吨30000元左右,而现在每吨涨了5000元左右。国际棉花价格正逼近15年来的高峰,直接推动了布匹价格上涨,这让公司处于半停产状态。”
蔡先生介绍,其身边的一些服装企业年初接了不少外商订单。“当时大家见面都高高兴兴的,现在都笑不出来了。棉花价格涨成这样,工人工资和水电燃料等成本也在涨,本来只有几个点的微薄利润全部被‘吃’掉了,和外商谈提价,又谈不拢,还不能毁约。现在有些人是硬着头皮,咬着牙在做亏本生意。”他说,个别企业已经撑不下去了。
“现在原材料价格涨得很厉害,我们的服装成本也在涨,这个问题比较棘手。”福建玛莱特针织制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天扶说。今年棉花价格屡创历史新高,带动整个服装行业价格上行。受这一波棉花涨价潮的影响,棉布的价格已经上涨了15%—20%,而出口价格却未能明显提升,企业的利润正逐渐被“吞噬”。
加工厂不敢轻易接单
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服装生产企业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很大。一位男装品牌的负责人表示,双休日加班费用的成倍上升导致开销增长明显,工人的工资几乎每年都上涨。
随着棉花、棉纱等原料成本大幅上涨,作为下游产业链的纺织企业、服装加工业日益感到成本上涨的压力。中国棉花协会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持续走高的棉纱原料价格让下游面料服装企业利润缩减,不少织造企业选择停工放假,而服装企业在接订单时也更为谨慎。
晋江市达胜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育妙说,这次棉花等原材料算是较大幅度的涨价,原材料价格提高,再加上员工工资提高,企业在生产成本上需要支出更多。他说:“这样一来,企业的利润空间变得更小了。这次棉纺织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企业需要作出最直接的应对。”
目前仍是泉州服装企业订货会高峰期,记者了解到,棉花涨价压力现已传导到产业链终端。一些服装企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服装成衣受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很大,凭自己消化肯定不行,需要由消费者和企业共同分担。”企业方面分析,目前1米纯棉布价格上涨了3元,一条裤子用1.5米,加上劳动力成本及后处理等环节因素,一条裤子就要多10元的成本。
服装零售价走高
对于终端零售市场的涨价幅度,王育妙认为,不同品牌把握的幅度也不尽相同。他说:“不同的品牌,其销售、定位不同。名牌企业销量大,利润高,不会因为这次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而受到太大影响。但对于做出口的企业,影响甚大。当前,自己的企业并无具体的调整幅度,但会慢慢进行调整,控制在与涨幅相等的20%左右。”
与此同时,不少服装上市公司的相关财报也显示了服装零售价走高的趋势。如特步近日公布的半年报显示,服装类产品平均售价增长了13.9%。而安踏财报显示,服装类产品售价上升7.1%(为49.6元人民币)。李宁公司今年6月宣布,今年第四季度将鞋类和服装产品平均零售价分别提高7.8%和17.9%。业内资深专家表示,全国服装整体价格“现在的涨幅在10%-20%”。
或催生“代工大军”
“成本的增长,对出口企业影响很大,甚至会迫使很多企业进行转型。那些靠做外单的工厂,利润本就比较低,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可能会迫使它们转型与国内名牌企业合作。”晋江市天守服装织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天守说,“零售价的提高主要是与经销商,特别是各省、市的总代理有关系。面对棉花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各渠道的销售商应该会缩减中间环节赚取的利润,由大家一起分摊成本压力,共同渡过这次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