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与汇丰PMI双双回升,均刷新六个月新高
* PMI反弹难成四季度经济乐观理由
* 成本与价格上涨压力明显
* 其他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大多下滑
中国10月官方和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双双回升至六个月新高,推升亚洲股市跃升;不过,随着企业成本压力加大,外需不振导致出口订单前景堪忧,对未来经济增长仍不能过度乐观。
今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0月官方制造业PMI较上月升0.9个百分点至54.7%;当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亦升至54.8,环比升幅为2004年4月本项调查开始以来的最高纪录之一.且两指数均创六个月以来新高。
"10月份PMI指数继续上升,表明经济高位回稳的态势可能进一步明显.购进价格指数较大攀升,则意味企业成本压力加大。对未来经济走势还需密切关注,不宜过于乐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称。
中国三季度经济增速略高于预期至9.6%,且9月进出口状况亦比预期乐观,市场情绪从对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中走出,转而相信中国经济将独树一帜成功软着陆。
而在中国政府释怀于经济下滑的担忧,将调控重心转向应对通货膨胀,先是央行宣布近三年来首次加息,接着是国务院等重要部门反复强调要稳定市场价格,管理通胀预期。
受惠其最大出口市场--中国公布意外强劲的制造业数据,亚洲股市今日集体走升.本地时间上午11:20时,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除日本外亚太股指上涨1.7%,上海股市和香港?生指数香港领涨,分别达2.1%和1.7%。
美国原油期货反弹站到每桶82美元,对中国经济敏感的澳元和新西兰元亦上涨,新西兰元已接近27个月高位。
制造业PMI如高于50显示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低于50则处于收缩.中国官方和汇丰PMI自2008年创纪录低点後,分别于2009年3月和4月首次升至50上方。汇丰PMI7月再次跌落50下方。
**不能对四季度经济增长过度乐观**
尽管中国经济先行指标--PMI显示出经济进一步企稳迹象,但由于去年高基数的原因,以及节能减排等调控政策的压力,分析师仍不敢对四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抱持太乐观态度。
"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逐季度下滑的趋势仍未改变,因去年四季度对比基数较高。目前只能说,四季度可能会比预期稍微乐观。预计四季度GDP增速在8.8-9%之间."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聂文称。
官方PMI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位列为数不多的几个下降分类指数之列;而汇丰PMI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增速仅属轻微,远低于新业务的整体增速.绝大多数调查样本(约76%)报告出口订单量环比持平.受访厂商普遍表示,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海外需求仍然疲软。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亦称,PMI明显超出市场预期,但对于该数据是否显示未来经济乐观"还要看".如果从本身订单数据来看,是这个结论.但可持续性还有待观察。
日本和韩国的制造业PMI均出现继续萎缩态势,其中韩国经季节调整後汇丰/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6.75,为2009年2月以来最低。
欧元区各主要经济体,仅德国制造业继续强劲复苏,成为欧洲经济主要推动力。
**关注价格持续上涨隐患**
官方PMI中的购进价格指数攀升幅度最大,10月比上月升4.6个百分点至69.9%,其中原材料与能源和中间品类企业最高,达到70%以上。
而汇丰PMI亦显示,投入成本上扬导致10月出厂价格升幅显着.截至10月份,制造业厂商已连续第3个月对产品加价.出厂价格升幅显着,经季节性调整的出厂价格指数已攀升至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点。
随着通胀压力的加大,温和通胀下对企业利润的正面推动作用恐边际递减,而针对通胀进一步开展的宏观调控将对企业资金成本和流动性形成压力。
屈宏斌表示,PMI显示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能会进一步走高,但这可能只是周期性高点。
但料随着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心转移,通胀压力料仍将在可控范围内。稍早的最新路透调查就显示,CPI在今年两年料都会维持在3%。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亦称,结合下半年外需弱于去年同期的情况,10月央行已出台政策来冷却近期有所抬头的通胀预期,年内应该不会再发生过热风险的可能。
中国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6%,涨幅创下23个月高点。中国央行上月意外宣布近三年来首次加息,此後在季度经济分析报告中强调未来物价上涨压力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