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田占国:从中国国际时装周2011春夏发布作品看设计走向

发表时间:2010年11月19日    作者:田占国

  随着北京秋风的肆虐、温度的骤降,数天后重新通过各场发布会图片感知新一季各设计师的发布作品,再次感到一种莫名的诧异和凄凉。老的面孔数年来没有突破、没有新意,不用看都能猜出他要做什么,而新的人谋求着创意的刻意,忽视了服装的本来。总体而言,平淡、无奇成为绝大多数人对于近年来的多场设计师作品发布会的整体印象。这仅是近一两年来中国时装设计师在设计方向、设计方式上出现迷茫、停滞甚或退步的一个表象,站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点,中国时装设计表现出的桎梏为业内人士鲜有自知。

  在不少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处于online世界的媒体的评价体系中,最新展示在世人面前的设计师的服装作品平庸甚至倒退,被归结于时装周平台,各种来自不同层面的没有深入时装周没有透彻了解时装领域发展历程的评论紧随其后。当时装周引领的激情渐渐归于平和时,冷静下来后我们应该清楚地感知到,不应该把这样严酷的、令人心惊的现实归结到时装周这样一个平台上。

  诚然,在中国国际时装周设立之初是经历了几年的探索过程的,那个过程与众多的中国服装品牌或时装设计师在自己的生存道路、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一般无二,面对比西方落后了几近百年的服装产业的基础,我们没得选择。现在,在针对中国特有的服装产业特色、市场特色、品牌特色、设计师特色而屹立于中国时尚圈里的这个平台,除了服务,我们已经再无苛求,这样的平台,已经让巴黎、米兰、纽约的同行感到威胁的存在,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好它,而不是把设计师个人作品的优劣归结到它的身上。

  那么,现在业内外提出与设计师的作品相关的为人诟病的核心是什么?很多人都认为,最新的设计师发布会看下来后,只能为参与这个平台的设计师或品牌对于这个平台的认知程度的羸弱而感到悲哀,为当前中国设计师群体的创作氛围而感到悲凉,为中国时装设计的现状而感到悲凉,为中国时装设计产业的扭曲而感到悲伤。

  时装,之所以被称之为时装,是因为这些衣服是与时代文化、时代环境、时代变革紧密相关的,是要完全吻合甚至超前于当前时代消费人群需求进而产生消费引导的创意成果。在近两年,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大量设计师对于时代文化的认知、对于设计方法、对于文化内涵的迷茫甚至退步。有权威人士说,在这近年的设计师作品中,看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服装工业刚起步时的混乱——不会做服装。虽然当下全球时装圈在金融危机之后,群体回归上世纪50年代的风格,寻求大乱之后的来自心灵的安慰,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设计师就能够直接把可以列入服装史博物馆的服装作品拿出来充作最新的春夏流行,不论是色彩的搭配、纹样的选择、妆容的刻画、材质肌理的塑造以及廓型比例的演绎,都不应该出现于时代完全脱节的东西。

  谁也没有办法否认,中国的现代时装设计体系是参考着西方成熟发达的时装产业而走到今天的,甚至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完全脱离开纯粹的模仿。在艰难的模仿过程中,中国时装设计师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心血寻求着将自身特有的民族文化与西方时装的架构融合,寻求传统文化在时尚中的话语权与作品的原创性。不可否认,在今天看来,设计师们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样不可否认,建立在西方时装工业体系上的中国现代时装设计体系,是缺乏面对中国广博市场乃至世界市场的坚实根基的。当西方时装市场趋向饱和、奢侈品消费中心东移、中国市场逐渐成为国际大牌营销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众多曾经被膜拜的品牌和设计师在中国本土成为我们的对手的时候。中国的时装设计行业不可避免地在产生着根本的变化,有人说,中国的时装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进入了正确借鉴西方时装形式和糟糕原创能力并存的二元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时装设计将会在世界自成体系,进而对相当范围的市场产生影响力。在这样的环境中,需要中国的时装设计师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寻求突出自我设计风格、符合自我设计发展的方法和道路。

  同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上越来越显示出对中国现代艺术和中国市场的关注。国际时装领域,西方的设计师们在经历了现代主义之后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走向了“穷途末路”,而西方文化的多元主义也开始出现,使国际上的很多人文活动具有了一种兼容非西方的趋势,开始了注重正视和认同不同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性。中国经济、社会和艺术显示出的生机和活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西方的时装设计师也开始以中国为题材。

  传统说“红配绿赛狗屁,黄配紫难看死”,但爱马仕五颜六色的搭配出来就那么高雅,我们弄出来的就那么怯,为什么?于是,从材料、从工艺、从概念、从文化、从结构、从色彩……面对中国市场、面向国际的很多时装设计师在探索,在寻求自己安身立命的核心。而也因此,我们能够看到,中国时装设计师们在近两年突出表现的设计根基薄弱、原创能力羸弱的现实。面对饱含了那些被我们膜拜的西方大师们用迷人自我和独创灵感以及无法理解的激情和理想创造出的完美作品,中国的时装设计师们所有的关于服装的结构创造和色彩革新早已被他们缔造成传奇与历史的一部分。毫无疑问,所有的时装风格都将归属到那些前人的足迹中,而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修改和拼接,再加入自己的文化,在裁剪那些属于他们的光辉岁月和经典的同时,建立自己的世界。说实话,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除了科技,在艺术和意识形态、结构造型方面,那些大师并没有留下什么可以让我们超越创新的缝隙。

  这个现实,对于西方年轻的设计师和品牌同样存在,所以在这几年跨界合作才能够在全世界范围被所有的业界人士认可。最为人称道的案例是MarcJacobs在产品中引入街头涂鸦所取得的成功。在国内,近年来出现在时装界的各种跨界合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设计师与画家、音乐家、雕塑家、装置艺术家、建筑师等不同的艺术家进行合作的案例,多是融合在发布会的形式中,譬如刚刚结束的三位艺术家跨界合作搞出些产品来的很是少见。与产品无关的跨界最终沦为推广的噱头,而无实意,与产品相关的跨界合作末了却逃不脱一个“俗”字。古人做诗所谓“为诗无计工拙,先辨雅俗”的传统,在今天把自己时装设计师的身份当作艺术家的人看来,并无所谓。而忘了歌德的一句话:“如果他成为艺术家,他的艺术也算完了”。

  从世界领域来看,时装风格的发展是紧密与当代艺术相关的,但在中国属于特例,中国的艺术创作与思潮,由“星星画展”、“85思潮”、到“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新文人画”、“实验水墨”、观念艺术、行为艺术,视像艺术、DV及新媒体艺术等,经历的从模仿、试验到突破与提高的过程,与时装毫不相干。缺乏这个根基,今天在社会转型、市场变革、新媒体冲击之下去寻求时尚语言与现代艺术的结缘,以让时装成为公开化、国际化和主流化的艺术形态,无异痴人做梦。虽然对于今天的时装设计师们来说,并不缺乏艺术家式的独立精神和求新探索。

稿件来源:服装时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作者  
·勿妄言做设计师——从“T.I.T金顶风尚”时装秀说开来[2010-08-23] 
·钱塘潮的“皮性”——一个大赛和皮革产业的渊源[2010-07-23] 
·什么诱惑什么——中国时装设计师发展的几个制约因素(上)[2010-07-09] 
·一个时尚源头的崛起 ——中国国际时装周2010/2011秋冬系列后感[2010-04-19] 


相关资讯  
·殷强:做好“3+1”模式,推进AI在纺织行业生产领域的应用[2024-09-03] 
·梁鹏程:人工智能(AI)将成为影响展会行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2024-08-27] 
·崔荣荣:为时尚产业培养“三创”人才[2024-07-03] 
·陈大鹏:发展新质生产力 书写服装行业新篇[2024-07-02] 
·闻力生:服装制造企业和员工都要拥有AI Agent[2024-07-04] 
·俞建勇:推动科创“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有效增量”[2024-04-09] 
相关出处  
·男装经销商如何应对补货难[2010-11-16] 
·家居服企业的苦恼:我们急需设计人才[2010-11-12] 
·长三角:中国纺服业新规划、新任务、新征程再出发的新起点[2010-11-12] 
·郑晨爱:关于全球高端男装合作与发展的思考[2010-11-12] 
·吴越青衫 年轻变脸——从十大服装品牌看长三角时尚加速[2010-11-12] 
·一线品牌大量涌入消费市场两极分化——长三角飘红中国纺织服装版图[2010-11-12]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