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日凌晨,美国最老牌的影业巨头——米高梅影业集团宣布破产。
这对于好莱坞乃至全球影业的震动,不止表现在经济层面上,更突出地表现在精神层面上。想当年几乎可以充当好莱坞乃至全美影业代名词的米高梅,直到破产的那刻,还有无数怀旧的影迷,一遍遍看着《乱世佳人》,无数怀旧的媒体,一遍遍历数着这个影业大佬曾经的辉煌……
尽管对米高梅的破产从情感上难于接受,但对米高梅破产的原因,简单到全世界人不用分析也都明白——创造力枯竭。
米高梅破产的一天半前,2010年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复杂的情绪和五花八门的口水中结束了。不客气地说,今年时装周上的某些设计师和他们的作品,是所有情绪和口水的根结。
就像一位专业人士充满痛心地总结:“中国设计师生活在幸福之中,拥有时装周这样的高平台;拥有能与国际看齐的舞美艺术;拥有万里挑一的顶级模特;可以从全世界请化妆师、造型师,甚至跨界艺术家都能请到场,可是为什么我没有从服装上看到他们的幸福?我看不到能让我激动的闪光点,甚至从一些‘成名成师’的作品中,我看不到未来……”
想起那位专业人士的话,又被“米高梅事件”刺激了一下,使我不能不把这两种情绪揉在一起形成一种反应:米高梅,对所有文化创意产业,都是一种警示。
在这一刻,米高梅可以代表一个人、一个品牌,也可以代表一个行业。
浮在表面的叫热闹
深入骨髓的叫完美
创造力与出品量在很多时候非但不能成正比,反而会成为相互抵制相互扼杀的反作用力。即便在最困难的这些年里,米高梅的影片出品量从没有示弱过,那几声狮吼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人们这位“老前辈”的存在。
可是,除了把自己多年前那些打着“经典”标签的故事拿出来一遍一遍地翻拍,或者将某部大卖的“巨作”牵强地按上“后续”和“前传”,然后再弄出无数续集,一直续到人们愤怒地要砸影院之外,米高梅那所谓高居不下一片红火的出品量,就如同毒药一样,将人们的期望和眷恋一次次扼杀在情感之外。
甚至连一向“尊老爱幼”的奥斯卡大叔,都不再仰视米高梅曾经的德高望重,那片绚丽如花的星光舞台上,早已淡漠了米高梅曾经深深刻印下去的痕迹,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举办了14年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也同样刻下了很多设计师的深深痕迹,这些痕迹成为中国时尚的骄傲,成为我们记忆深处的永恒美丽,他们拿过“十佳”获过“金顶”,如今都荣升为“前辈”或“老师”级别了。
每一年,这些设计界的“前辈”和“老师”们,依旧不忘回到时装周这样现成的高端舞台,抱着不同的目的和憧憬,将自己的“多产之作”展现于此,并声称:人在成长,作品在成熟,我的创作欲望很强,我作品的生命力当然也很强……云云。
可是,呈现出来的作品,却让观者一年比一年迷茫。今年在某位“前辈”的发布会上,演出还未过半,一位坐在我旁边的行内权威人士就已经坐不住了,带着一丝绝望地低声说:“从表面上,我知道他要表现什么,而且表达得很热闹,可从骨子里我不知道他要表现什么,我看不到哪怕一点点深下去的东西,我只是遗憾,多年前他的作品第一次亮相时装周时,那是多么大的惊喜,而现在,我宁可时光倒流。”
类似这样的声音,不是仅存于一个“前辈”的时装秀。时装周那一道道像米高梅留在奥斯卡上的深深印记,为什么在今天大谈创新、坚挺文化的创意时代,在为创意铺满鲜花和光环的时尚秀台上,那些号称以创意领衔的“设计大师”们,带给人们的却是一声夹杂着莫名愤怒和无尽感慨的叹息?
米高梅破产,好莱坞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动荡,因为这个运作百年相对成熟的创意产业,尚算后继有人。
假如前辈设计师们果真到了需要沉淀下来以求突破的时候,对于设计界新人而言,应该是个迎头赶上的利好机会,让前辈们感受到“后继有人”的压力,以迫使其进步,可是,时装周上某些新人们的表现以专业人士的话说:怎么看都有种急功近利的急躁和浮夸。
从“跨界”成为时尚领域的流行词以来,这个行业几乎到了有“界”必跨的地步。尤其是设计师,必须要一次把“界”跨到淋漓尽致欲罢不能,却从不认真想想,“跨界”是多艺术形式从精神内核相互结合而产生的创造力,以上面那位专业人士的说法:浮在表面上叫热闹,深入骨子里叫完美。可偏偏我们看到的都是表面的热闹。
不过,急功近利也好,哗众取宠也罢,懂得追求“跨界”的设计还可以称为创造,但那些从米兰巴黎时装周设计大师的作品中“摘取”的元素拼凑而成的作品,我不知道应该叫什么。
引用某电影评论里知名的一句话来表达:跟人学这件事,学砸了叫山寨,学好了叫戏仿,学艺术了叫解构,学投入了叫致敬……学无耻了叫抄袭。
时装周必须专业
时尚却不能封闭不能讨好
时装周闭幕式那天,我遇到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院长、服装设计师张晓黎,对于心里的某些困惑,我终于“抓”了一位专业人士畅快地“吐”了出来。
张晓黎告诉我,对于我的困惑,她在今年的时装周期间听到了很多,无论是从行内专业人士、品牌企业家还是资深媒体人,都对当代设计界大环境和大风气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有些困惑也是她身同感受的。
为什么会这样?张晓黎一句简短的观点,突然令我有茅塞顿开之感,她说:“我认为现在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市场,二是舆论。”
依我的理解,市场代表着消费者与时尚产业之间远近疏离的关系,而舆论代表着媒体对产业发展应该秉持的责任心和正确导向。
时装周是一个积极的良好的高端平台,同时也是中国设计界最真实客观的透视镜。十年前、五年前时装周上频出激动人心的才子佳作,反映的是那个年代的中国设计界正处于鲜花着锦的勃发阶段。
“因为那时,中国时尚市场正处于从同质化向个性化转变时期,这无形中留给设计师极大的空间和舞台去发挥创造。”张晓黎说。
或许,作为时装周这样的专业舞台,很难让人们将之与市场导向联系在一起,尽管从多年前时装周就举起了“成衣化表演”的概念,但所谓市场与设计之间的联系,却并不是“你设计的成衣我能穿出去”的简单道理,而更像是“你的设计是不是我所拥趸”这样的心理战。
当消费者对时尚理念起着变化,会带动消费市场的变化,而消费市场的变化会反馈给设计师和品牌,那么,设计师和品牌就有很明确的方向性和积极的创作欲,这样的大环境在无形中推动着设计师开拓思维,脚踏实地且言之有物地将风格注入作品精髓之中,呈现于时装周上的就是美好佳作。
由此分析,时装周与消费市场之间的联系相当紧密,这种联系可以无形、可以间接,甚至仅仅是一种信息一个符号,但对一代代设计师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如今,时尚消费市场又与十年前五年前不一样了,个性化时代的培育令当今的消费者都找到了心仪的风格或品牌,如果说十年前是设计师引导消费市场,那么,如今究竟谁在引导谁,业内人士已经没有十足的底气给出肯定答案了。
“现在就是这样的环境,消费者有了自己拥趸的品牌,可这些品牌往往又不在时装周上做发布,如今大多数做发布的设计师和他们的品牌,又极少被消费者所熟知,这就造成在时装周这个平台上,设计师的创作方向与市场脱节的局面,或者说,这是如今设计灵感和创作思维越来越表面化的原因之一。”
张晓黎的分析很有道理,细数世界5大顶级时装周上的发布会,几乎每一个品牌的背后都有强大的“粉丝团”和忠实的消费群,这就像脑细胞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设计师们的创作心态和方向。
本次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同样也能看出这样的现象,爱慕、东北虎等市场知名品牌,始终没有脱离品牌常年如一的“气势”和“文化”,另外,今年的男装设计明显要好于大多数女装设计,也正是因为像卡宾、诺丁山之类的经过市场检验的品牌加盟坐镇。
所以,时装周结束后,很多人对白领没有参加今年时装周表达出来的遗憾,说到底,都是对有市场认知度的品牌能够带动时装周,或者通过时装周带动产业发展所寄予的无限期许。
可是,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中国消费市场的环境和老百姓的消费意识不是立竿见影能改变的,即便有几个大品牌在时装周上带队,其中时装周的“内核”部分——设计师作品依然无法在短时间内成为“消费主体”。
这不是设计师的过错,而是中国消费市场的特殊性造成的。老百姓对于中国设计师的认知度几乎为零,对设计师品牌目前的认知度也仅限于例外、吉芬等少数品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设计师因没有外界的推动力和市场导向而变得偏执盲目?张晓黎所言的“舆论导向”,就需要在此时建立起来,并发挥作用。
“我总觉得很多媒体不敢做一些问题评论,现在好一些,因为网络的开通,在没有网络的时候,纸媒或电视媒体都是以赞美为导向,这对于产业发展不见得有太大帮助。媒体要有权威公正而客观的时尚评论,也要起到牵动市场与行业、老百姓与设计师之间的纽带作用。”张晓黎说。
据了解,美术界已经有了很权威的美术评论平台,对这个行业产生着巨大影响。同样,通过米高梅来看整个好莱坞近期在创作上的萧条,与影评人的缺失不无关系。金融危机导致绝大多数影评人失业,使得原本影评这项职业,直接沦落为个人行为。舆论导向的缺失,就像关闭了创作者和市场之间的一扇门,终于让好莱坞那些骄傲的大制片人和导演们找不到北了。
“时装设计也是文化创意的一部分,而且是能够改变生活、改变环境的重要部分,一定要建立起权威公正的舆论导向,一定要有专业的时尚评论,要建立起这样的体系,才能从根儿上慢慢改变目前越发浮躁的设计环境和急功近利的创作思路。”
张晓黎此番话是一位老行业人真诚的建议,我可以确定的是,这不是一个人的心声,是行内有识之士共同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