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需要属于中国自己的时尚之都?这也许缘于我们也同样需要中国自己民族的时尚品牌。
每一个国际时尚之都皆拥有自己的城市名片——那就是代表民族、影响全球的设计师担纲的顶级大牌。正如同薇薇安·维斯特伍德之于伦敦、香奈尔之于巴黎、阿玛尼之于米兰、卡尔文·克莱恩之于纽约、三宅一生之于东京。
这些品牌有三个共同的特点:首先,他们都是设计师创始的商业时尚品牌;其次,他们都具有时代前瞻性和艺术原创性;最重要的,他们都以品牌风格解读所在城市的城市魅力与所属民族的审美格调。
而究竟是先有这些国际顶级大牌,还是先有这些国际时尚之都——这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好像是在问:“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记得十年前,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中国从纺织工业大国向纺织工业强国迈进,需要中国拥有自己的民族品牌。”
那时候,中国已经连续5年摘取全球服装制造数量冠军和服装出口冠军桂冠。而能够走出国门的服装商品并不代表走出国门的时尚品牌。
在漫长的服装生产代加工OEM繁荣时代,中国的服装制造处在全球生产链的底端。因为中国服装业界企业家们手中没能掌控终端、营销、研发的命脉,所以更大百分比的品牌商业利润掌握在那些国外时尚品牌运营方手中。
于是,我们国土的市场上被欧美风、日系潮流影响多年,我们城市的百货公司最好的位置出现的是别国的优秀品牌。久而久之,我们浑然不觉地认同他们的方式、他们的规则、他们的文化、他们的流行……久而久之,就在我们想做出点独特的民族样式时,也会被评议成有悖国际时尚的“土”。
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必须作出的改变就是民族品牌的崛起。而民族品牌的崛起自然是需要成长环境的。在广阔的本土二三线城市市场上历练积累出年销售额市场表现超过百亿元人民币的品牌是有的,但是他们还很难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准时尚之都市场上拥有与国际品牌旗鼓相当的品牌地位和时尚影响力。
这些品牌的经营者不是没有策划过这些较量。只是,北京和上海商业发展的步伐这几年也相当快。商场高昂的扣点,店面攀升的租金,让一些小成本本土品牌创业者们望而生畏。相比之下,那些来自别国时尚之都的品牌就更坦然地获得了窗口机会。更甚的是,由于他们的洋血统,似乎更容易得到进驻中国大城市商场的机会。
这种案例屡见不鲜。以至于去一线城市市场开店,对更多本土品牌来说是“陪太子读书”。
事实上,在法国,这一切是反过来的。比如四年前,携带假名牌入欧洲可能被严惩的消息一颁布,就听说有中国人在巴黎机场因为携带假的爱马仕品牌箱包,被罚款30万欧元。当时,法国驻华新闻参赞发表声明:“这条禁令对各国游客一视同仁,并不专门针对中国游客。为的是保护法国的品牌,也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