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29日2010年中国棉纺织总工程师论坛在湖南常德召开。这次论坛是在中国棉纺织行业出现强劲回暖、市场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召开的,也是在经济发展即将跨入“十二五”、行业初步确定至2020年科技发展方向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对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一次会议。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徐文英强调,虽然今年整个行业的纱、布产量等指标都恢复到2008年经济危机前水平,棉纺织投资也出现了大幅上升的情况,但棉纺织行业仍然存在许多结构性矛盾,面临着许多困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促进行业健康、平稳、持续发展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和目标。
调整棉花政策 实现棉农纺企双赢
今年棉花价格的大起大落,让许多纺织行业深感忧虑。原料供应安全成为与会领导和专家代表谈论的热门话题。徐文英站在未来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角度上,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对目前实施的一些棉花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徐文英谈道,一是建议国家对棉农进行补贴。今年棉价的大涨既是后危机时代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的一个反映,同时也是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结果,但种植面积的减少、自然灾害等是引起供求矛盾是棉价上涨的基本原因,加上社会游资炒作加剧了棉价上涨。目前国内棉花缺口越来越大,棉花的种植面积由以前的8800多万亩减少到目前的7000多万亩,这与农民的种棉积极性不高有直接关系。而造成农民种棉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种棉花没有种粮食收入高,并且种棉花还需要铺地膜、治棉虫等劳动,费工费时。种棉花每亩收入只有1300~1400元,而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每亩的收入在2000元左右,况且种植粮食国家还给补贴,因此,行业协会建议国家对棉农也进行补贴,提高农民棉花种植的积极性,保障棉花供应安全。
二是建议国家改变目前棉花进项税和销项税不统一的现状。目前,棉纺企业采购棉花时要交13%的棉花增值税,到棉纺企业加工成成纱售出时要缴纳17%的增值税,而只能按13%抵扣,这样买入和卖出两个环节就相差了4个百分点,这4个百分点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化纤行业原料买进时17%的增值税,售出成纱时的增值税也是17%,抵扣的税率也是17%,进项和销向税率相等。同时,棉农并不是把籽棉卖给了纺织企业,而是轧花厂将籽棉加工成皮棉再卖给纺织企业,按理说,皮棉应该属于工业品,进项税也应该改为17%,棉农卖籽棉并不纳税,因此,统一棉花进项税和销项税并不会损坏棉农的根本利益。
三是建议调整税制。目前的棉花进口实施配额和滑准税双重管制,由于配额是按缺口发放,已经有效控制了棉花进口数量。目前,在棉价、工人工资、种棉成本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国内外棉花价格将长期保持高位,因此,进口滑准税已经没有实施的必要了,建议对进口滑准税进行调整,改为对种棉补贴,这样既可以保护农民种棉积极性也可以照顾到纺织企业利益。应该加大支持棉纺企业积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棉花,建议国家适时低价购买国际棉花进行储备,储备量应以至少保证国内2个月的棉花需求为宜。
转变发展方式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随着原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行业结构调整显得愈发紧迫。过去依靠廉价劳动力、低附加值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发展策略也到了根本转变的时候了。
徐文英谈道,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布局框架下,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行业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十二五”期间的关键任务。从明年也就是“十二五”元年开始,今后10年内要初步实现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纺织强国主要体现在科技、品牌、人才、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要强。科技强国的标准是行业发展要体现科技进步。最近公布的《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科技进步的重点任务将锁定50项科技攻关项目和110项先进的实用工艺技术普及推广项目。品牌强国的标准是服装、面料有自己的品牌竞争优势;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也是纺织强国的一个标准,这方面要按照纺织协会领导要求完成几个转变:由劳动比较优势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强调科技贡献和品牌贡献的提高;由资源依赖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由忽视环境向环境友好转变,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绿色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完善市场过渡,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行业自律。
要继续推进技术改造,坚决淘汰落后设备,推动产业升级。今后一个时期,技术改造工作仍然是产业调整的重要工作。实践证明,坚持走内涵扩大再生产道路是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的方法,将企业的存量资产进行优化,也是纺织行业升级的一个技术手段。根据规划,2011~2013年要完成对所有A字头、1字头、有梭织机等设备的淘汰工作。企业的技术改造要考虑十年八年不落后,要符合用工少、效率高的发展方向。2011年将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收紧的一年,行业的结构调整可能会进入真正实施阶段,因为,只有真正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行业才会有机会更好地参与国际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