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的经济政策制定者宣称“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此前中国通胀攀升到5.1%这一出人意外的糟糕水平。活动数据似乎表明,中国经济正出现过热。但最终中国央行没有采取上调贷款利率的跟进措施。
市场很可能把这视为好消息,并以此为由,在交易中承受更大风险,但其实他们应该感到担忧。上述情况似乎表明,中国仍拘泥于计划经济模式。中国领导人意识到,通胀已经远高于目标水平,同时工业生产增长加快,表明资本定价效率低下。本月官方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然而,中国就此采取的唯一措施,只是收紧银行存款准备金要求,以求继续限制放贷。
中国央行已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上周五又将准备金率上调至18.5%,这已是年内第六次上调准备金率,并使其高于上轮通胀周期中的任何时刻。然而,今年以来的所有“收紧”都未能有效遏制通胀。这不足为奇,因为自两年前实施了激烈的刺激措施后,银行如今资金充沛。
中国央行将银行贷款利率维持在5.56%。上次通胀像现在这么高时(那是在2007年繁荣时期),贷款利率比现行水平高出了一个百分点以上。在那个周期,利率最高接近7.5%。让人民币升值可能也有助于降低通胀,世界许多地区也将为此而欢呼。但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两个月前不相上下。
中国央行可能很快就会加息。同时也可以辩称,中国不采取此类关键措施,说明中国领导人认为通胀问题无需过虑。他们当然不蠢。但在明显存在过热风险的形势下,如此漫不经心的态度应当引起担忧,而不是贸然承受更多风险。
译者/杨远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家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