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一五”,我国聚酯涤纶行业发展战略由“发展”过渡到“发展和调整并举”上来,“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大优化和调整力度,整个产业的产业集中度、资本结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和消费更加集中,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产业集群效应突出。突出表现在:
产能向大企业集中
截至2009年末,聚酯产能40万吨以上企业25家,合计产能为1600万吨,平均产能为64万吨;聚酯产能10万~40万吨的企业80家,合计产能为2500万吨,平均产能为31万吨;聚酯聚合能力的平均企业规模从2005年的16.4万吨提高到2009年17.9万吨。涤纶短纤的平均企业规模从2005年的18.5万吨提高到2010年的28万吨左右。
产能向民营企业集中
我国民营企业聚酯产能占全国聚酯产能的比例2005年末为66%,2009年末为7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005年末占比为25.50%,2009年末为18.66%;外资和合资企业占比2000年末为8.1%,2009年末为9.33%;2009年比2008年新增的约206万吨产能中,97.09%由民营企业实现;2008年比2007年新增的约130万吨产能中,85%由民营企业实现。同时化纤企业的资本组成更趋于多元化,融资能力显著提高。
产能向市场集中
在区域结构上,聚酯涤纶产能继续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2009年江苏、浙江、上海聚酯产能分别为940万吨、980万吨、160万吨,占全国的73%以上。这是由下游纺织市场需求决定的。
随着聚酯纤维产品的快速发展,涤纶短纤占纺织纤维加工的比重由2005年的18.43%提高到2009年21.52%,涤纶短纤占化纤使用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18.43%提高到2009年28.68%。
据初步统计,2005年我国纤维级聚酯单位综合能耗为186千克标煤,预计2010年为145千克标煤,比2005年下降28.27%,其中电耗为85千瓦时,比2005年下降15%;燃料消耗88.4千克标煤,比2005年下降21.21%。按产量2000万吨计,“十一五”期间全行业共计节约标煤82万吨。
2005年我国直纺涤纶短纤单位综合能耗为220千克标煤,预计2010年单位综合能耗为175千克标煤,比2005年下降20.45%。按产量550万吨计,“十一五”期间全行业共计节约标煤24.75万吨。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内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化纤纺织品出口也在快速增加。2008年化纤纺织品出口总量达到388.4万吨,平均年增长11.9%,出口总金额达到191.7亿美元,增长18.6%。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涤纶短纤面料,出口金额增幅高出数量增幅约27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化纤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
近年来我国主要聚酯原料PTA、PX行业发展迅速,产能产量迅速增加,进口依存度大幅下降,有效缓解了一直制约涤纶行业的原料紧缺问题。特别是2009年,宁波台化80万吨/年、逸盛大化120万吨/年PTA装置投产,使我国PTA产能达到1450万吨/年,产量达到1200万吨,进口依存度下降到34.28%。中国化纤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