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昊,80后,2004年服装设计专业毕业,2006年开始自己做工作室。第一单生意,就面对了一个同样想做工作室的专业客人,将顾客的创意冲动,转换成了现实的服装开发。到如今他已经拥有了几十位固定客户和一定数量的非固定客户群,其中除了追求品质和风格的时尚达人之外,还有部分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这样的服装工作室,大大小小在中国内地有2万多个,它们像酶一样,在发酵着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一种长期被忽视的现象——设计外包。设计外包的有生力量,一部分来自从企业独立出来的设计师,一部分来自“中国式”设计师品牌的转型。
从名师名牌的“嫁娶”到法人与法人的对话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服装产业试图完成由“制造立国”向“创造立国”和“品牌立国”的产业转型,催生了设计师行业的空前繁荣的话;当前产业不断细分、由对“创造”的狂热追求回归“智造”的理性探索,则使设计师与企业的关系,正在从名师名牌间的“嫁娶”转变成法人与法人间的平等对话。
“名师名牌”的结合,有点像不平等的婚姻关系,作为甲方的企业占据了更多的主导权,设计师的才华和个性,在标准的企业管理,甚至是生产管理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设计师和企业最终分手的结局。
设计师工作室的发展,则让设计师在拥有更自由的创作空间的同时,拥有了与企业平等的法人地位。在甲方与乙方的商业合约关系中,对话代替了任务,平起平坐代替了上下隶属,品牌商变得不再那么“顽固”,设计师更容易说服其接受自己的创意。或者说,在解除了其他束缚关系之后,创意本身变得突出起来。
从稀有的设计师品牌到产业化的设计师工作室
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来看的话,设计师与企业分手之后,最先成为风气的发展方向是设计师品牌。但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品牌毕竟还是太少了,与国际著名设计师品牌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因为从国际时尚流行体系来说,中国文化长期接纳大于输出。“文化影响力”是设计流行的核心,当西方流行文化非常强盛时,东方的设计不可能占据文化的前沿而成为主流。
从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来看,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等服装产业发展较快的城市,能够提供设计师品牌发展所需要的快速资讯、集中客户群和相对完备的产业链。同时,由于设计师作为一个领域分化独立的时间比较短,设计师对于生产管理、资本运作、市场营销这些超出其专业领域之外的内容了解甚少,在品牌运作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成为设计师个人发展的一个更好选择。通过设计师工作室的形式,设计师可以把自己不擅长的营销交给品牌公司去做,而品牌公司则可以通过对不同工作室的选择获得更多的产品创意系列。
这是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应有之义。第一次以“品牌”为主打的产业转型催生了生产外包,服装企业分化成生产型企业和品牌运作型企业;第二次以“创意”为主打的产业转型则应该催生品牌链结构的细分,届时,设计研发企业将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与品牌运作企业和生产加工企业共同成为拉动产业发展的三驾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