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访谈
2010年,棉花价格“河东狮吼”,整个服装产业链都跟着地震。上游的棉花、纺纱赚得盆满钵满,而处于夹心层的面料企业身处与原料商和品牌商的三方博弈之中,面料价格牵动着产业链上下游的生存,成为最敏感一环。是差异化竞争、是寻找价格低谷、是强忍涨价之痛,抑或……
嘉宾:
旭荣集团研发协理 何世贤
山东国人西服营销总监 王宏伟
福建诺奇股份有限公司商品总监 朱红武
记者:2010年面料价格“涨势袭人”,对公司的整体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何世贤:就我们公司产品来说,因原料不同面料的涨幅也不同,平均约为15%-25%,而实际上去年原料涨价约为35%-55%,所以我们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如今原料本身就缺乏,上游不涨价是不现实的,我们希望的是上游企业可以为我们提供充足原料,并把价格维持在稳定状态。而我们的客户们也怕涨价后流失终端消费者,因此担忧面料价格的浮动。所以对于面料企业,夹在中间,只好自己消化一定的涨价成本,经营得很艰难。
王宏伟:2010年我们公司面料采购的总成本比2009年上涨了30%左右。这对于我们过去的低价定位来说影响较大。
朱红武:我们是服装零售企业,相比生产企业来说,受面料价格上涨影响较小。去年面料价格同前年相比平均上涨了15%-20%,企业的采购成本为此增加了5%-8%,所以说还是有一定程度影响的。
记者:面对新形势,企业都做了哪些调整?
何世贤:我们通过研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来保持竞争优势。今年全球都在关注低碳节能,尤其是我们纺织行业。体现在产品上,那就是多种新品都是关于环保、低碳及节能型的面料。有些面料的原料就是采用环保节能素材,有些面料能让体温自动降低或发热,能使消费者在所处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降低能源的耗用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比如,旭荣为上海世博会提供的特许商品T恤衫和POLO衫系列,就是由Flycool凉爽面料制成的。该系列面料接触皮肤后可产生1-2℃瞬间凉感,同时具有吸湿、排汗、抗紫外线的效果。穿着这样的面料,人体体表温度可以降低,那么我们不就可以提高夏季空调的设定温度了吗?
王宏伟:我们的品牌转型了,面向高端消费者。低端市场的价格战对谁都没有好处,所以我们借机跳了出来。高端品牌意味着高利润,所以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份量就显得不那么重。而且我通过向面料商提前采购下单能拿到优惠价格。我们的主要面料供应商中还淘汰了原先的中小面料企业。如今服装企业在转型中自然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实力强大的合作伙伴。
朱红武:首先是生产计划要更合理周密,避免计划失误造成的损失。另外我们在厂家生产淡季时下单生产,结合生产商淡季工价较低的特点,消化面料上涨对企业形成的压力。在研发方面,加大性价比高的款式设计与开发的比例,提前对市场流行面料进行预测,对所需的较大部分面料采用一次性采购到位的策略,增大每批次的采购数量,降低采购成本。
记者:原材料涨价后,服装企业采购面料的品种有没有变化?
何世贤:涨价之初,客户们都希望能找一些比较便宜的替代布,但根据我们的资料客户来看,因为本身经营的路线问题,较多的客户还是会选择原来的布种。当然我们也提供一些便利之处,交期可分几次,每次数量变少,方便他们随时调整上柜的种类及时间。
王宏伟:由于调整了品牌定位,我们采购的面料与过去不同,价格上能增加50%到100%。但是,产品的利润空间也可以提升50%以上,所以其实我们是更赚钱了。
记者:从各方面信息的变化看,今年面料价格的趋势怎样?
何世贤:涨价是目前趋势,上涨多少还要根据上游供应商的上涨比例来确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原材料廉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世界上的原料只会越来越少,我们应该珍惜资源,做出优质产品。一件设计出色、质量过硬的衣服的价格可能贵30%,消费者可以穿50次,这比价格便宜但只能穿20次的产品来说,到底哪一个比较贵呢?如今的消费者其实更聪明,低价不一定是他们最看重的。若以这样的观点出发,那么产品实质上价钱是下跌的。
王宏伟:今年面料价格小幅上涨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比如10%以内,大的浮动我认为不会出现。去年12月份之后,面料价格就已经保持稳定了。而且现在的服装企业基本都是提前与面料企业沟通下单,以当前价格为准采购,后续价格的上涨就不会起到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