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初的市场强势崛起到2010年11月行业进入“十二五”倒计时阶段,再到今天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下行之后,全面迅速复苏,各项经济指标水平有望超过2007年的行业发展高峰时期水平而创造新纪录。在这一过程中,国内各家企业的信心也逐渐恢复,着力于为“十二五”企业的发展谋篇布局。
面对“十二五”的开局,国内缝机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完善企业产业链,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让我们看看其中的代表企业的表现。
标准:投1000万设立精密制造公司
2010年11月26日,作为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大型上市公司,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布了《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投资设立西安标准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的公告》,宣布与旗下子公司标准缝纫机菀坪机械有限公司按照9比1的比例,共计投资1000万元设立西安标准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以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推进多元化业务的发展,提高运营效率。
成立之后的西安标准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将以系列工业缝纫机零部件,机械设备零部件的开发、生产与销售为主,以经营各种锻压、电镀、热处理、机械加工等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委托加工业务为经营业务范围。
而2011年1月18日,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斥1000万人民币巨资设立的旗下精密分公司———西安标准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运营。
记者点评:作为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西安标准除了在产品、技术、管理、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上做专做精之外,精密制造公司的揭牌运营将为西安标准延长、完善产业链,提升整体品牌和企业竞争力,打造牢不可破的产业链条。
上工、中捷:联姻打造产业链优势
2010年3月25日,上工申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就建立以缝纫机业务相关资产为纽带的互为参股、合资经营的战略合作关系举行合作协议书的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并签署了《缝纫机业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随后7月份期间,中捷与上工申贝又签署了《关于缝纫机业务合作框架补充协议》。补充协议的签订,使得双方从实质上迈出了资源优化整合,提升产业链竞争优势的战略合作步伐。
《协议》和《补充协议》签署后,上工申贝与中捷股份将对未来合资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机制、产品品种和品牌、产品研发和制造,以及产品销售等做出具体安排,并将在实现协议中全部合作内容的基础上,对双方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开展未来进一步的合作制订具体发展计划。
补充协议中,双方增补了如:双方约定共同出资5000万元,成立杜克普爱华制造(吴江)有限公司,打造吴江缝纫机生产基地;由中捷出资2200万人民币为吴江生产基地购置一条上工申贝的198缝纫机加工线,从而加大该生产基地的产能;上工申贝也计划将其或其子公司“DA”和“上工”品牌产品委托给中捷或中捷的子公司进行定牌生产;中捷收购上工申贝GC5550型高速平缝机机壳底板加工线等。
记者点评:中捷、上工两大强势企业的联姻,不仅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和优势互补,进一步保持和完善双方的产业链竞争优势,而且也有利于提升缝制机械“中国制造”或“中国创造”的国家品牌竞争力,为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的由大变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捷:缝制设备产业园江苏基地开幕
2011年1月12日,中国国际缝制设备产业园江苏基地开幕仪式在江苏省吴江市菀南工业区隆重举行。江苏省吴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炜等吴江市及横扇镇有关领导,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何烨,中捷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蔡开坚,上工申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敏,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瑞元,总经理徐仁舜等共同为缝制设备产业园江苏基地的开幕剪彩。
据悉,目前的缝制设备产业园是在原中捷公司和中屹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中,浙江基地占地320亩,员工1750余人;江苏基地占地210亩,员工近500人。目前,缝制设备产业园已建成浙江、江苏两大基地,力争通过3年时间形成年产100万台整机的生产能力。
记者点评:缝制设备产业园是不是全球首个专业的缝制设备产业园已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该工业园的建成将形成年产100万台整机的生产能力,这将使中国缝制设备的制造能力跃上更高的台阶。
中缝重工:年产10万台缝机项目落户四川
2010年8月23日,浙江中缝重工缝纫机有限公司、高新区胜科电子有限公司与四川绵阳高新区管委会成功签订《10万台现代工业缝纫机项目》投资协议。
该项目由浙江中缝重工和胜科电子在四川绵阳高新区永兴镇联合投资1.3亿元建设10万台现代工业缝纫机生产基地。其中,浙江中缝重工缝纫机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设现代工业缝纫机生产线,绵阳高新区胜科电子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新建3万平方米工业厂房,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实现年利税3000万元。
记者点评:年产10万台缝纫机、1.3亿元大手笔的投资,展现的不仅是企业家和当地开发区管委会的魄力,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西南地区缝机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