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势头看似不可阻挡。人民币汇率接二连三刷新历史纪录,使“红币”(redback)的投资魅力显露无遗。
中国经济蒸蒸日上,人民币自然也将水涨船高。
香港是人民币与国际投资者会合之地。本地永久居民可在银行开立人民币账户,单日最多可换购价值2万港元(合2565美元)的人民币。人民币在香港似乎颇为吃香: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的数据,2010年期间,人民币存款占香港零售存款总额的比重从0.1%上升到5%左右。金管局相当于香港的央行。
由于人民币不可兑换,港人持有人民币仍以投机为主要目的。汇丰(HSBC)为客户提供一项人民币工资支付服务,但迄今没有一家雇主响应。
汇丰香港业务行政总裁马凯博(Mark McCombe)表示:“香港普通居民把持有人民币视作一种还算过得去的投资机会。也许不久之后,的士司机和餐厅会开始接受人民币。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拿的是港币工资,购物用港币,日常生活中用的都是港币。”
尽管人民币升值说甚嚣尘上,但即便是指望获得适度回报的人士可能也会失望。
3月初,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人民币汇率水平正接近有史以来的最佳“均衡”状态。此外,强大的制造业游说军团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忧心忡忡,因而积极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把升值速度保持在最低水平。
去年6月,中国央行宣布小幅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人民币从此恢复渐进升值。然而,自那以来人民币仅升值4.3%。就亚洲地区而言,其升值幅度只胜过区区几种货币,包括巴基斯坦卢比和越南盾。
亚洲地区只有四种货币的涨跌幅度小于人民币。而同期内日元汇率飙升13%,新加坡元和韩元分别升值10%和9.5%。
远期市场的动态表明,人民币仍将缓慢升值。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Non-deliverable Forwards,简称NDF)本质上是一种对未来价值进行定价的衍生品合约。NDF市场预示,在未来12个月内,人民币后续升值幅度将小于2%。
彭博(Bloomberg)近期对经济学家进行调查显示,比较乐观的预测是年底前最多将升值6%,但预测的共识落在4.1%水平上。但不少分析师对这样的预测仍抱怀疑态度。
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驻新加坡高级外汇策略师阿什利•戴维斯(Ashley Davies)表示:“在接下来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投资者或许会感到失望。人民币低估程度其实不像一些人所期盼的那么大。”
通胀也是一个因素。2010年底中国物价飙涨,促使中国央行启动货币紧缩周期。
中国一直在借助人民币升值抑制输入型通胀。这种通胀主要是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引起的。只要中国在对抗通胀,人民币就有加快升值的可能。但是,这也许只是一种暂时现象。
花旗(Citi)外汇策略师Albert Leung表示:“一旦中国控制住通胀,升值的需要就可能减弱。目前人民币低估程度已经不像几年前那么严重。它仍然会升值,但是不会达到让人兴奋的程度。从长远来看,我们可能看到更多小幅升值,有涨有跌的风险也将更加明显。”
有些分析师的观点更激进。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蒂莫西•杰姆斯•邦德(TJ Bond)仍然看好人民币,但他表示,目前人民币“并没有严重低估”,在未来几个月甚至将变为高估。
汇丰外汇策略师许尚贤(Daniel Hui)表示:“从风险报酬比来看,人民币已经超出亚洲其他任何一种货币。”
假如中国加快开放资本账户,可能会推动人民币加快升值。目前中国政府仍然严格管制进出境的投资资金。在温州和上海开展的允许个人投资海外的试点表明,当局正在研究放宽部分管制的新途径。
戴维斯表示:“从历史上来看,一个经济体要么开放资本账户,要么封闭资本账户,而一旦选择开放,整个过程就会自我增强,这意味着渐进开放资本账户在实践中极其困难。”
他认为,假如中国迅速开放资本账户,人民币升值步伐可能会加快。
但主流观点认为,改革将是缓慢的。邦德表示:“对中国人来说,渐进模式迄今很管用。在开放资本账户方面,我们看到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重大举措,但这是千里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