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中银绒业发布2010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699.82万元,较上年增长53.84%;公司实现净利润7,454.24万元,较上年增长90.86%;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7,676.89万元,较上年末增加96.93%。同时,公司公布了2010年利润分配预案,以公司现有总股本27,800万股为基数,每10 股派人民币现金0.6元(含税)。报告期内,中银绒业净利润增长近一倍,为此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马峰对年报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羊绒稀缺性凸显
《证券日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84%,净利润同比增长90.86%,业绩实现了较快增长,主要原因是什么?
马峰:2010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减弱,国际、国内纺织品消费市场呈现回暖态势,市场需求量及销售价格逐步回升。公司抓住机遇,内外销并举,其中羊绒纱线的销售较上年增加135.82%。并且,由于2009年度公司采取了正确的原料收购决策,适时储备了较低成本的原料。另外,2010年公司严格控制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上述期间费用占收入比率分别较上年度下降1.86%和1.81%。
《证券日报》:报告期内公司披露增发预案,在预计募集资金的2.9亿元中,拟使用1.1亿元用于投资5000吨羊绒采购及初加工项目。可以看出在原料控制方面公司投入力度加大,有什么重要意义?
马峰:羊绒是稀缺资源,其产量和质量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羊绒产量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提高。这也导致了羊绒制品在短期内供给水平不会有太大增长,随着需求的不断扩大,羊绒的资源属性将愈发凸显。也就是说,在羊绒产业,对原料的掌控能力,会直接影响着产业内公司长远的发展。目前,中银绒业羊绒收购量占国内市场的30%左右,约占全球的18%左右,有利于增强公司在原料市场的话语权,也有利于公司进一步释放产能。
国内市场潜力大
《证券日报》:年报显示,公司预计2011 年羊绒原料价格仍呈现上涨趋势,这会对公司产生什么影响?
马峰:羊绒原料价格上涨会带动公司产品成本升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羊绒产业是资源依托型产业,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羊绒采购加工企业,在原料掌控上具有一定优势,并且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全产品线,完整的羊绒产业链在价格传导上具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产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扩张,已成为全国羊绒制品出口第二大企业,但从目前来看,公司的产能仍然无法满足全部订单需求。所以,产品销售价格、产量和销量都将可能持续上涨,这也会给公司业绩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动力。
《证券日报》:报告期内,公司国内销售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24%达51,320.08万元,占总销售收入的40%以上,内销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作为一个曾经的出口制造型企业,在开拓国内市场方面,公司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
马峰:近年来,国内羊绒制品消费增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国内市场存在着巨大潜力。目前公司非公开发行项目业已完成,公司将结合自主品牌"菲洛索菲"(Philosofie)与收购的境外知名品牌"布朗艾伦"(Brown Allan)做好羊绒制品的国内营销,中银邓肯服饰公司的营销中心将定在北京,组建专业营销队伍。公司将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对产品品牌与销售渠道的进行一个中长期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