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ZARA就像放了罂粟的火锅,你明明知道它并没有让人五体投地般的完美,却依旧不妨碍人们趋之若鹜的购买力。
有人说优衣库(Uniqlo)就像每天都要补充的纯净水,并没有令人垂涎欲滴般的可口味道,却总让人觉得缺了它就违背了穿衣搭配的基本规律。
有人说,像阿玛尼、夏奈尔这类的国际奢侈品牌,就像放在银行里的钞票,自己的那点存款可能还抵不上金山银山的一个角,但却挡不住心中最美好的遐想,和狂攒钱也要“收藏”一件的冲动。
有很多例子都在表达一个问题,当品牌风靡市场的时候,人们会轻易抛却对ZARA质量的苛刻要求,会不在乎Uniqlo缺少流行的基本步调,对于香奈尔、阿玛尼之类的天价也给予理所当然的认可……那么,面对着看似都“不完美”的品牌们,将消费者牢牢吸引住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真正牵动人心的只有——品牌,这几个品牌就像你身边最熟悉的人,他的音容笑貌、内涵学识都深刻于心,你会包容他的全部,包括优点和不足。
就像做人要有人生观一样,作为一个品牌,能够拥有被广为认知的“品牌观”,才是一个品牌能够被宠爱被追随的生命魅力,或者说,“品牌观”才是放入这些受宠品牌里让人上瘾的“罂粟”。
知名品牌所拥有的“品牌观”,是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将个性与共性、坚守与妥协、独立与和谐等品牌、品性和文化,通过市场传导和“粉丝效应”,而产生的强大到无法抗拒的品牌魅力。
“做品牌”几乎是时尚行业每天都挂在嘴边的日常用语,时尚品牌发展的30多年中,从产品设计、生产研发的基础链,到企业管理、品牌文化等“价值观”建立,再到终端建设、物流管理、品牌定位(包括多品牌战略)等“渠道意识”的形成,走到今天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的确值得欣慰。
不过,品牌建设发展到这样一个细致并显露出成熟端倪的时候,也正是一个看不见的巨大发展瓶颈在滋生的时候,很多品牌会出现这个阶段最常出现的若干问题,比如:品牌建设开始变得盲目刻意、不切实际,毫无意义地消耗着企业运营的成本;再比如:在品牌建设中习惯性地丢了西瓜捡芝麻,重视了设计就忽视了生产,强调了文化就忘记了行动,创建了终端就削弱了研发……更不要说做起了商业地产,就撂下了品牌建设的极端案例。
当这些问题陆续呈现的时候,也就意味了时尚产业转型升级的时候已经来临,所有品牌都要在这个时期经受一次非凡的洗礼,洗礼过后,留下来的品牌们,才真正是实现国际时尚梦想的希望之星。
什么叫“品牌观”?首先,不能放弃的是对品牌建设的改进和完善,要放弃的是一切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和假冒伪劣,用冷静、热情与执着的心时时刻刻呵护着品牌成长。
其次,要以宏观的“品牌价值观”来培养品牌的美誉度和品性魅力,要清楚认知自己处于时尚金字塔的哪一部分,要了解同类品牌们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模式,知己知彼,利用这个层面所拥有的影响力来扩大市场消费群体,比如,在快销时尚这个层面上,“快时尚”就是这一层面品牌的“一致性称谓”,表现的是这个层面品牌的“一致性特征”,也是由“一致性影响力”网罗消费群的第一大关。在这个基础上,品牌要懂得创造自己的个性,从而在所处层面上异军突起,占领同类品牌领头羊或先锋军的地位。
再者,创造有价值有吸引力的品牌故事,加强品牌感染力,也就是加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纽带,并通过良好的渠道传播出去,让人们拿着买到的服装,可以向人“炫耀”并得到满足和享受。
简单地说,“品牌观”所凝聚的就是品牌散发的能量和魅力,以及它所能拥有的气场,“品牌观”的建立,事实上是对品牌建设各个环节的整合和包装,再通过市场的助推和拥趸的迷恋,而达成品牌建设的“领袖”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