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间,“小电影”在全球时尚圈里流行起来,从Dior的最新时装秀上播放大卫·林奇执导的凸显“诡异”色彩和魔幻情调的小电影《LadyBlueShanghai》,到中国视觉艺术家杨福东为Prada创作小电影,其中的剧照,还被Prada用作新季宣传大片,一举数得。
原本是好事,值得做一篇文章来好好探讨,却让我很无可救药地联想到一件至今都让我弄不太懂的事。
前段时间被朋友“诱骗”去看了《杜拉拉升职记》,且不说这部“爆米花剧”究竟有多少可看的成分,单剧中那些如过眼烟云般数不清的时装行头,据说是十几个时尚品牌忙不迭赞助的“辉煌效果”,使该剧堂而皇之地成为“中国版《欲望都市》或《穿Prada的女人》”,但不客气地说,所有赞助品牌的名字,我是一个也没记住。
有影评人这样写:这部剧最成功的地方,是一群“不知名”的“著名时尚大牌”做着默默奉献,将一部垃圾剧变成了商业大片。这样的“植入”,到头来究竟成全了谁?
“时尚小电影”和“植入广告”原本是两件不太相干的事,之所以让我不受控制地将它们联系在一起,无非是一个词成了这条连接想象的“纽带”,这个词就是“跨界”。
进入21世纪,时装业开始萌生了与戏剧“跨界”时“翻身做主角”的意识,这就意味着时尚与娱乐的跨界牵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当然,时装业的“跨界思维”远不止汲取影视戏剧艺术的精华,所有与创意艺术或文化美学有关的领域,都是时装业可以跨出去的那个“界”。
时装与戏剧的跨界,可以说是所有跨界合作中最复杂、最具诱惑力也最能产生“黑洞”和“迷宫”的方式。
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在整个20世纪,双方的“牵手”,往往是戏剧“领衔”,时装不过是为“剧情需要”而常设于“戏剧”身边,随时“伺候”或“奉献”的华丽绿叶。
过了一个世纪,时尚圈里的人们似乎想明白了一些道理,别人可以“利用”我们,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利用”别人?再不济,也应该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相互利用”吧。
可是,当时装要“利用”影视成为“跨界”的真正“主角”时,却显得有些步履蹒跚,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辉煌的案例。
随着时装业越来越“时尚”,时装经营者思维越来越“国际”,时装产业越来越讲究“创意”的时候,看似风起云涌的时装与影视的“牵手跨界”,却越来越让人有些看不明白了。
植入广告、赞助影视剧服装、为某影片量身定做男女主角行头等等,都属于“跨界合作”的方式,但都显得有些表面,弄好了,品牌设计师可以随着剧组在各种红地毯上亮亮相;弄不好,就跟着某烂剧一起被口水淹到大西洋底。
文章开头谈到的“小电影”,是较“植入”更深层次的跨界合作,如今兴盛于西方奢侈品之中,倒是值得中国品牌好好借鉴的“公平跨界”。
中国时尚圈有一拨人一直想做“时尚电影”,先有“为品牌量身定制数字电影”的呼声响起,后有“为品牌量身定制的纪录片”亮相威尼斯,都可以说是时装品牌介入影视寻找话语权的“小试牛刀”。
不过,“大呼”也好,“小试”也罢,到如今都显得孤单萧索。经营者在“新鲜”过后,往往甩出一连串的疑虑:成本投入太高;剧本推敲困难;剧组组建麻烦;演员难于求全,票房难于保证;版税纠结频生……
而国际奢侈品牌最聪明的地方,是他们只取电影之“瓤”,避开那些包裹电影的层层外壳,让这个以电影打造的“瓤”,通过多媒体渠道流通于世,而品牌是“小电影”里绝对的主角。
这就是“小电影”和“时尚电影”最大的区别,小电影是通过戏剧手段,在影视剧各种风格上天马行空,利用数字营销的便捷模式和畅通渠道,结合品牌宣传重点拍成的半小时之内的“品牌电影”,不仅相当夺人眼球,还省去了经营者投资电影所产生的所有顾虑。这样,时尚不用委曲求全地甘当“绿叶”。
或许,“时尚小电影”暂时还成不了“跨界合作”的主模式,但现在由国际大牌将这个问题摆出来,又有艺术片大导大卫·林奇亲执导筒,总能引起某些国内大设计师或大导演的一点兴趣,“大踏步跨界”的希望就不会被泯灭。
“深层跨界”还有很多,如果不想投入太多银子就达成“跨界”的效果,我们完全可以从经典影片中吸收灵感、创意,运用到品牌风格和品牌文化中去,当然,这需要你静下心来研究电影、研究戏剧,而不是又一个自我标榜的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