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马小芳:人民币升值压力三大根源分析

发表时间:2011年04月21日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当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缓解我国对外贸易的不平衡,扩大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2005年7月中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的币值对美元已经大幅升值21%,以下是五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化的情况。2005年7月21日,中国开始汇率改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8.11∶1;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8.0关口,为7.9982∶1;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7.0关口,为6.9920∶1;2009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上在6.81—6.85元区间;2010年6月19日,人民银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可以说,汇率升值压力有两种,一种是短期压力,一种是长期压力。前者是内外经济失衡的结果,表现为国际收支大量持续顺差;后者是经济长期走强的结果,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竞争力的增强。二者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中国目前的情况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原因之一:内外经济失衡和持续双顺差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一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同时出现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的盈余状态。从国际收支账户定义关系看,如果不考虑“误差和遗漏”项,双顺差实现的两个账户盈余之和等于外汇储备的增加。从1994年到2010年,除了1998年资本和金融账户为流出外,其余16年我国一直处于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双顺差状态,并且这几年双顺差的规模还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伴随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开始出现较快增长。尤其是2000年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表现出加速趋势,外汇储备增量逐年递增,截止到2010年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2.8万亿美元,从2006年开始一直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1.“双顺差”带来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双顺差”意味着人民币供小于求,因此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国际收支理论认为,汇率取决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而外汇的供求又是由国际收支决定的。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都意味着在外汇市场上对人民币的需求大于供给。由于人民币的供给小于需求,人民币的价格就会上升,即汇率就会下降,人民币就会升值。外商直接投资FDI、国际投机资本大量流入是导致双顺差的原因之一。外资企业在向中国转移的过程中大多选择加工贸易,以此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来完成简单的装配,由于加工贸易条件下的出口额必然大于进口额,即贸易为加工生产带来了增加值,这必然带来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近年来,在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的火暴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驱动下,大规模投机性资本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我国,导致国际收支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再者,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也是导致双顺差的原因。我国在制度安排上,明显鼓励出口,鼓励外资流入。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 

  2.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我们知道,外贸差额实际上等于一国的净储蓄额(储蓄-投资=出口-进口),因此,经常项目盈余代表的是一国的对外净投资。我国经常项目长期盈余,突出反映了我国储蓄过剩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储蓄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这既与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不高、预防性储蓄增加有关,也与崇尚节俭的文化等因素有关。我国年均储蓄率仅次于新加坡,居世界第二,高于日本经济起飞时的国内储蓄率,远高于拉美等发展中国家。

  原因之二: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是一个重要问题。所谓贸易条件就是一国的进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价格。改善贸易条件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出口部门的经济竞争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一方面是产品成本和价格的实际降低,另一方面是实际汇率升值。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我国制造业和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是不断提高的。在这里,需要指出,对于可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划分,贸易品多集中在工业部门,非贸易品多集中在服务业部门。按现行统计口径,工业部门包括采掘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我下面选取的是对中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比较分析,以此作为中美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分析。

  中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以1991年为分界点,1991年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基本上低于或等于美国,但是1991年以后,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美国。在工资方面,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年增长率明显快于美国,中国制造业名义平均工资1986年—2006年复合增长率为17.4%,而同期美国是2.6%,中国平均每年高出美国14.8个百分点。

  我国制造业工人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以1991年为分水岭,1991年以前,我国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7%和5.6%,分别比美国高出5.8个百分点和5.3个百分点。然而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2%,比美国低。在名义工资相对劳动生产率大幅上升的背景下,相对单位劳动成本(名义工资/劳动生产率)大幅攀升。1991年以后,由于名义工资保持高速增长和物价大幅回落,我国实际工资年均增长速度比前期提高两倍,与美国相比平均每年高出14.9个百分点。尤其重要的是,我国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为14.1%,是前一期同一指标的6倍多,比美国同期指标高出10.3%。由于可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相对工资增长更快,单位劳动成本就持续下降,现有的贸易条件实际上有利于我国。

  原因之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贸易竞争指数也称为比较优势指数,是反映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是用某种贸易产品的进出口差额与其进出口总额相比,即TCi= Xi-Mi)/(Xi+Mi 其中TCi为一国i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Xi为一国某时期i产品的出口额,, Mi 为该国同时期i产品的进口额。它是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一种有力工具,能够反映本国生产的一种产品相对世界市场上供应的他国同种产品来说,是处于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的程度。如果贸易竞争指数大于0,意味着一国是i产品的净出口国或净供给国,该国i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贸易竞争指数越接近于1,表明竞争力越强。如果贸易竞争指数小于0,意味着一国是i 产品的净进口国,该国在该类产品上缺乏竞争力,贸易竞争指数越接近-1,表明竞争力越弱。如果贸易竞争指数等于0,则表示该国i产品的生产效率与国际水平相当,进出口相等,则可称为中性竞争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从1980年的0.134下降到2006年的-0.577,总体而言,我国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在下降。原因是我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对资源的消耗过大,我国的资源相对不足而不得不依赖进口。而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该类产品从比较劣势逐步地向比较优势转化。究其原因,外资的进入部分地弥补了中国资本和技术的不足,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从90年代初的跨国中小型企业投资于劳动密集型项目,“三来一补”占相当比重,变为90年代中后期的大型跨国企业 500强中的200多家投资于资本密集型产业 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是中国资本密集型产业比较劣势有所改善的重要原因。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SITC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的贸易竞争指数从1980年的-0.019上升到2006年的0.314,贸易竞争指数上升,比较优势增强,SITC8杂项制品的贸易竞争指数有所下降,但在2006年上半年仍属于有较强比较优势的产品。因此,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这与我国一直以来维持的低工资水平有关。虽然资源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在下降,但由于其在我国进出口总额所占的比重比较低,为14.5%,这使得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比较小。占主要比重的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两者的占比高达85.5%,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增强,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保持较强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预计的是,我国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依然会保持贸易顺差。

稿件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触及年内新低 专家:预计下半年有望逐渐企稳并实现小幅回升[2024-06-27] 
·日元对美元汇率暴跌回34年前水平,日本政府何时出手?[2024-04-29] 
·美国通胀高企 降息又变卦!人民币测试2%波动区间上限[2024-04-12] 
·人民币升势受阻,直逼7.2关口,纺织外贸企业应该如何规避汇率风险?[2024-01-16] 
·人民币中间价报7.0827,上调147点 升值至2023年5月31日以来最高![2023-12-29] 
·一日连破五关 人民币汇率创近四个月新高[2023-11-21] 
相关出处  
·中国高顺差时代或将结束 实现贸易平衡仍任重道远[2011-04-18] 
·营收增26.1% 安踏剑指“万店时代”[2011-04-12] 
·劳动力成本上升催生最低工资“普涨”[2011-04-08] 
·缘起代持 康佰收购案遇阻[2011-03-29] 
·中国民用服装类防辐射产品受日本地震影响有限[2011-03-24]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再拾升势[2011-03-23]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