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调整近期成为外贸企业的关注热点。
4月以来,市场传出关于部分行业出口退税率即将再次调整的消息,涉及包括服装纺织和有色金属类铅、锌、铝等能耗高、所属行业混乱分散的相关产品。出口退税率的下降幅度最高更可达5%。据商务部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各部委对于调税的分歧各异,因此具体的调整办法仍在商榷中。“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低附加值行业是调整的重点。
“如果下调5%,我们就真的没有利润了。”尽管广交会的服装纺织品展要到5月1日才开幕,正在赶往广州的不少企业都发出了这样的担忧。
成本利润双担忧
4月19日,陶杰坐上了开往广州的列车,奔赴广交会。作为浙江金岩纺织有限公司外贸主管,他介绍,今年上半年他的任务额是600万美元,到现在完成了还不到一半。“不是没有订单,而是怕越接单越赔钱。”
成本上涨和人民币汇率变动眼下是他最大的担忧。陶杰所在的企业以生产牛仔服为主,中等品质的牛仔布面料的报价已经从去年的15元/米涨到了23元/米,涨幅在30%以上。而同期,对客户的出口报价提升幅度却最高不过15%。
尽管客户接受了提价,然而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提价的效果也是打了折扣。
4月15日,该公司最近一批货发出时,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5301,而订单在一月份签订时,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还在6.61左右。仅此一项,相当于他每出口1000万美元的产品,间接就被变动的汇率 “吞掉”了近100万元的利润。
汇率几乎每天一变,在陶杰的行李里有一块小白板,他说这是准备带去会场每天把汇率写在上面,以便跟客户核算报价。而这个做法正是从他已经参加过广交会的朋友那里学来的。
身处广州的雷鸣华则表示一季度他至少有10%的订单是被越南商人抢走了,而其实报价相差不过一米10美分。“我不得不计较这10美分,一单100万美元的生意,这就多出1000美元的利润。”他说自己不是一贯这样小气,紧迫的还是眼下的形势。今年年后,为了挽留熟练技工,他每人每月工资增加了300元人民币,全厂这样的熟练工有20人,这一年的开支就多出了72000元。如果出口退税下调超过4%,他的利润就赶不上成本了。
多重因素影响下,为保证现金流稳定,每月返还的出口退税款甚至被纳入了企业的资金预算中。“给我们‘兜底’的就是出口退税。”他毫不讳言。
据了解,目前国内纺织品行业的出口退税率为13%到16%之间,而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则维持在5%左右。2010年,我国出口退税额达到7300亿元,仅纺织品项下,出口退税约785亿元,上下浮动一个百分点,直接关乎纺织行业约52亿元的利润。
“如果出口退税真的下调5%,那么我们就肯定要赔钱了。其实现在市场订单行情是在回升的,我们迫切希望这个政策能稳定住。”他说。
广东省近期调查显示, 95%的企业表示出口成本上升,其余5%的企业成本基本持平。同时约45%的企业利润下降,这一比例比去年同期扩大了8.3%。
4月11日,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尽管6年来首现逆差,但中国纺织品服装项下累计出口486.27亿美元,同比增长23.96%。
对此,中国轻纺城总经理沈国祥表示,企业普遍提价是一个原因,但是并不意味着利润有增加。如果继续提价,恐怕会使采购商寻求新的供应商,中国企业反而失去国际市场份额。
转型阵痛
面对企业的担忧,4月15日,第109届广交会开幕第一天,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高虎城(专栏)在外贸企业调研会现场专门做出回应:国家的外贸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
出口退税一直是中国进出口贸易重要的调节工具。以纺织服装业为例,在金融危机前,为抑制出口过热,2006年9月、2007年7月,国家曾先后两次下调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到11%;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市场需求锐减,企业因“新劳动法”出台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而成本上升,2010年8月,国家再次上调部分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2011年1月,因国际油价上涨,化纤行业出口退税率也再度上调2个百分点。
而从某种程度上,出口退税也成了国内企业的“保护伞”。在它的庇护下,国内企业把低价当优势的做法一直没有停止过。甚至国外采购商现在都明白,只要出口退税率上调,即可以压价。
不仅如此,低价增长的现状与这个行业所造成的能源消耗比正在扩大。我国纺织行业全过程能耗大致为4.84吨标煤/吨纤维。其中,服装行业能耗为1.05吨标煤/吨服装,织造行业能耗为0.95吨标煤/吨纤维左右,印染行业能耗大体在2.5吨~3.2吨标煤/吨纤维之间,平均为2.84吨标煤/吨纤维,因此纺织业成为节能改革的重点。
随着“调结构”成为中央经济工作的重心,长期置于“保护伞”下的纺织企业开始感受到转型的阵痛。
在2011北京春季纱线展上,来自绍兴的一家纱线制造企业负责人介绍了今年他们推出的新产品,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延展性和透水性大幅提升。但是这些新产品却并不是他展台上的主打产品。对此他表示:“带这些新品来是为了表明技术实力,但是新产品的价格普遍比一般产品贵10%左右,面料企业的采购意愿不高。”
展会上的面料采购商则透露,除了极少一部分高档服装品牌商会对面料要求做严格规定,一般的服装商都强调价格,在一般面料都上涨的情况下,自然不会为新功能面料买单。而在终端产品上,服装成品生产企业对外提价空间有限,对内成本上涨和汇率调整不可控,原材料采购的价格自然也是能低就低。
这样一个传导模式,引发业界人士担忧。
“税收作为结构调整的杠杆作用,过去我们体现在量上,现在正力争体现在结构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说,“不同区域、处于产业链不同位置的企业实际情况不同,但是‘一刀切’的调整方式是不是合理,还需要讨论。”
他提示,现在出口退税主要由出口企业获得,在这个利益的驱使下,对于成本的压减就传导到了产业链的上游,这可能会导致上游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从而也拖慢产业的创新速度。
“转向国内市场是我们的考虑之一,今年我们会参加几个国内的展会。不过国内渠道的建设费用也不菲。”陶杰说。据浙江省商务厅曾做过一个抽样统计显示,浙江企业通过展会渠道找到单个客户的成本是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