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1年4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9%,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
点评:这是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4月份PMI低于3月份。分项指数中,库存指数上涨,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都明显回落,显示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放缓。购进价格指数虽然也明显回落,但如果接下来数月开始限电限产,再加上原油价格维持高位,通胀预期或许改善有限。
2. 新华网报道,据上海市商务委2日统计,4月30日到5月2日,上海4000多家商业网点共实现营业收入约35亿元,同比增长20.3%。
点评:“五一”期间上海商业零售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虽然增速低于去年同期,但考虑到去年有世博会效应,因此这一数据还不算差。目前有观点认为通胀若继续上行可能抑制消费,就此时此刻来看迹象还不明显。
3. 经济观察网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在“保在建、上必须、重配套”的发展思路下,有些计划内的高铁项目将被停止。而铁道部在经过几天研讨后,对于今年的基本建设投资也基本达成一致:缩水2000多亿左右,即从年初计划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减少为4000多亿。
点评:报道中的2000多亿元缩水在原先计划投资额中占比较大,高铁概念股连续下跌是对这种情况的反映。从预期积极看好到如今大规模缩减投资额的现实,市场的反映或许还不能算完全。
4. 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1日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在美军当天的军事行动中被击毙。
点评:美国宣布本•拉登死亡的消息后,资本市场做出了各种反应,但昨日晚间原油价格止跌回升美股收跌,可见影响有限。拉登一人的死亡不足以改变恐怖主义,基地组织的架构也仍存在,风险溢价不会就此消失。此外,如果恐怖主义因此打击而实施报复,风险溢价倒是可能进一步提升。
5.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浙江部分地区因电力供应不足,开始对生产企业采取拉闸限电措施,柴油发电需求初步显现。昨日(5月2日),从息旺能源获得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柴油消费量比前月急速放大40%左右。此前,发改委发布的统计数据亦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柴油消费量增长10.6%。
点评:限电之后柴油发电使用率会有明显增加,因此未来柴油供求预计会继续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加大进口和减少出口势在必行,如果不能有效缓解这一局面,今年夏天运输物流等必需柴油的行业将受到负面影响,进而拖累中国经济。
6. 财新网报道,从2010年三季度起,国际光伏市场峰回路转,形势突然好转。伴随全球经济的回暖,特别是光伏系统集成商们赶在德国光伏补贴政策下调前,纷纷下单,全球光伏需求大增。
点评:日本地震使得核电遭受质疑,原油煤炭价格高企又抑制了火电企业的发电动力,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的发展预计会进一步得到重视,多晶硅需求增长因此受益。
综合评论:
“五一”期间市场担忧的紧缩政策和人民币一次性升值等预期都没有兑现,市场在这方面的情绪可能有所缓和。本•拉登被美军击毙的消息对中国股市没有直接影响。4月份PMI回落倒是可能引发市场的担忧情绪,因为这一数据初步印证了中国经济在二季度有增速放缓的可能。至于通胀压力是否会减轻,现在除了PMI中的购进价格指数给出了一点乐观指示外,还不能完全让市场放心。预计市场仍会保持谨慎心态,指数反弹可能有限。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