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的话题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大概是在2002年年底。这一年12月,时任日本大藏省次官的黑田东彦和学者河合正弘提出: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中国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从2003年开始,美国取代了日本,成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角。余永定教授在《见证失衡》一书中记录了这一过程。
不过,在外部压力到来之前,中国国内早就有人考虑过人民币升值。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张小济就在一篇调查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建议。
这篇调研报告现在看来卓有远见,但是在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一条强有力的反对意见是:实际汇率(考虑了通胀因素)比名义汇率(没有考虑通胀因素)重要,有效汇率(以进出口比重为权重加权计算的对一个货币篮子的汇率)比对单一货币(主要是美元)的汇率重要。从1994年1月到1996年4月,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REER)从76上升到了100,在2年3个月的时间里升值了32%。这个升值速度已经相当快,没有必要进一步人为加速。
最终让人民币升值建议束之高阁的原因是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在周边国家之间传染的金融危机导致东亚国家货币普遍贬值,人民币币值相对上升。在1998年前三个季度,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维持在116左右。中国经济是否经得起高汇率的考验,当时国内外的学者大多认为存在不确定性,市场上弥漫着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上文提到的报告作者曾经自我调侃地说:我看到了远处的人民币升值,但是忽视了近处的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几乎没有学者重提人民币升值的建议。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美元在此期间基本上保持了强势,带动人民币汇率维持在高位,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明显。在1998年底到2002年初之间,人民币有效汇率经历了一次V型探底,最低两次都只下探到106,之后又回升到接近116附近。也就是说,强势美元政策导致人民币也维持强势,释放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符合中国利益。
当时比较合理的人民币强势汇率水平让决策者忽略了汇率形成机制上存在的问题。但是,与其说人民币强势汇率水平是中国政府的主动选择,还不如说是美国采取的强势美元政策的副产品。这是“美元本位制”的典型特点。这种制度安排实际上暗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比人民币有效汇率重要,中国相信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核心,并且维护着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中国政府当时可能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不经意之间已经把宝押在了强势美元政策之上:只要美元维持强势,人民币汇率短期不会成为问题;但是一旦美元走弱或者美国政府放弃强势美元政策,中国利益就会受到伤害。这种不幸的情形在2002年初发生了: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从2002年2月的高点116下跌到2004年12月的97,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跟随着从120下跌到96,贬值了20%。一再拖延之后,需要走强的人民币最终被迫与持续走弱的美元脱钩,“汇改”终于在2005年启动。
不过,经历多年有管理的升值之后,人民币真的升值了吗?以三五年的时间跨度来看,人民币有效汇率却又明显升值。可是以十年以上的时间跨度来看,有不一样的两个发现:
其一,人民币升值幅度很小。当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约比10年前高4%,比13年前高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在2010年5月到2011年3月的11个月间在117到121之间波动,在1997年12月到1998年9月的10个月间波动范围是116到118,在2001年2月到2002年4月的15个月间波动范围是114到116。
其二,有管理的升值速度很慢。人民币在“汇改”期间的升值速度仅仅相当于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人民币升值速度的一半。在2005年到2008年之间的三年“汇改”期间,人民币有效汇率从2005年1月的低点96上升到2008年11月的高点124,在3年10个月里升值了29%。如前文所述,在1996年4月之前的2年3个月的时间里,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了32%。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吴庆是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