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府近日出台的“新环保法案”要求,法国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将被强制性要求披露产品的环境信息,这其中包括要标示其整个生命周期(即从原料、制造、储运、废弃到回收的全过程)及其包装的碳含量,即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CO2)量在产品标签上用标示出来,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该法案已于2010年7月12日通过,2011年7月1日将开始试运行至少1年。
作为全球化产业链条上的供给方,中国的大部分纺织外贸型企业也势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他们的备战状态如何,值得行业一探究竟。
随着节能减排意识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低碳经济到来的趋势已不可抵挡。当前,环保产品打上碳标签的做法开始被欧美、日本、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所推崇,并真正付诸行动,这势必会影响日后我国纺织企业的产品出口。
其实在当前国内面料企业的发展规划中,低碳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低碳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摆在了企业面前。然而,面对着碳标签的到来,国内面料企业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摸底。
面料产业在向低碳发力
记者在多次的采访中了解到,我国传统的纺织产业对环保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有了不小提高。在各类环保原料的运用、生产环节能源的控制、污水废气的减排等方面,均可以看到国内面料企业的进步。
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在迎合低碳大趋势的过程中,企业的应对方案越来越成熟,并可以看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在面料企业2011年春夏新产品的名单中,出来了越来越多的环保新纤维:吴江德伊加大了铜氨纤维与粘胶、天丝等原料的混纺比例;广州扬纤以绿色原料为重点开发对象,如竹纤维、海藻纤维等;向兴集团则推出了竹纤维以及云母纱……尽管到目前为止,他们并不是为面料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主力军”,但却是力量不可小视的“生力军”。
而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工艺的优化或是生产设备的升级,水、电费用的降低是立竿见影的。另外,还有一些面料产品,可以降低消费者实际穿着过程的碳排放,例如旭荣集团的FLYCOOL面料,接触肌肤会产生瞬间凉感,可以让穿着者的环境空调温度调高1°C,约可节省3%~5%的电费,约减少0.66kg的碳排量。
去年的面辅料博览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天津天纺集团展位参观时,给企业负责人提出一条建议——面料环保主题产品应该在每款产品上打出能够减多少碳排放量的指数,而不是只打出环保招牌,没有数据支持。
记者随后与该负责人在交流中了解到,企业也想将低碳成果展示出来,但行业目前没有通用的具体统计手段,也没有验证这个数据真实性的权威机构,让企业也有些许无奈。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拉开了国内面料企业与碳标签的距离?
贴上碳标签难在哪儿?
如果仔细分析现阶段国内面料企业面临的困难与窘境,贴上碳标签究竟难在哪儿也不难发现。
首先是高成本的限制。环保产品由于使用了新型原材料或大量资金,高成本投入导致了产品高价格,打破了以往国内产品的价格优势,国外客户一时难以接受。
其次是生产管理的高要求。这一门槛直接将许多面料中小企业挡在门外。环保产品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同时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设备和进行技术研发,因此,仅限于一些较大的规模企业进行生产,而大部分中小企业无力为之。
最后是目前国内环保产品检验标准缺失,或是与进口国环保标准不一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在谈到中国要实现纺织强国的终极目标时,强调的是标准话语权和时尚话语权。而代表着未来主流趋势的低碳经济,作为其坚实后盾的低碳标准,是当前国内面料行业提升需要突破的一大关键点。而就低碳标准问题,记者也多次与面料企业交流过。他们均表示,目前行业并没有针对低碳类面料出台相关标准,也因此很难给低碳面料一个明确的界定,站在企业的角度,还是希望一个具有操作性的标准能尽快出现。
然而,摸清楚行业现状是为了更准确地扫清障碍,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当然,突破口并不难找到,难的是如何去突破。
突破口在政府也在企业
我国出口面料产品为了应对碳标签的“来袭”,唯一的方法就是生产出真正符合国际标准的低碳产品。用产品来说话,才能掌握对外贸易中的主动权,而当前现状的突破口,在政府也在企业自身。
从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来分析他们应该做些什么。首先做到优化产业布局,将低碳产业摆在行业显著位置;其次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撑;另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制定对低碳企业的财税优惠和补贴政策;最后,一些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加强低碳产品检验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确保检验能力满足出口企业的要求。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除了可以采用新原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手段来生产符合市场的低碳产品外,合理布局国内外市场,有效规避碳标签可能带来的风险,也是当前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而必须选择的应对方式。当前很多面料企业都在加大内销市场的比重,相对而言,内销市场比风云变幻的外销市场更好掌控,虽然他们也需要去重新调整自己去适应内销市场机制。同时,面料企业可以大力开拓新兴国外市场,以市场多元化分散发达国家“碳标签”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