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德里Kotla Mubarakpur市场为自己的六口之家采购东西的R•K•乌帕达雅(R.K. Upadhaya)表示,通胀意味着少吃蔬菜、不吃水果。
“我们现在什么东西都买得比以前少。”身为全印度医学研究所(All India Institute of Medical Sciences)人事专员的乌帕达雅表示,“现在一公斤苹果上百卢比(合2.24美元),香蕉在30卢比以上,我们只给孩子买点水果。”
此类食品涨价的速度高于印度的官方通胀率(9.41%)。在新德里,香蕉价格一年来上涨了50%,印度奶酪(paneer)的价格涨了26%,达到每公斤145卢比。
不过,其他食品的价格却在下跌。蕃茄和土豆等主要食物的价格曾经高到让贫困家庭生计艰难,但近几周已经趋缓。
在印度,这似乎主要是由于庄稼丰收,使得供给增加。但这也是整个亚洲地区的诸多进展之一,表明让人伤脑筋的通胀飙升势头可能正在减弱。
例如,在印尼,经历了暴雨导致的危机之后,食品价格已恢复正常水平。雅加达的一位菜贩莱利•鲁斯塔姆(Leli Rustam)表示,在灾难性的暴雨过后,辣椒价格一下子上涨了6倍,达到每公斤8.20美元,但现在跌到了1美元出头。
今年以来,印尼央行一直面临以加息平抑物价的压力,但上周四该行已经可以将主要贷款利率维持在6.75%水平。该行表示,“鉴于食品价格持续回调”,通胀压力正不断减弱。
5月份,印尼消费价格指数从4月份的6.16%降至5.98%。韩国日前也公布,4月份消费价格指数从3月份的4.7%降至4.2%。同期内,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5.4%降至5.3%。新加坡周三表示,预计今年的平均通胀率为4.1%,低于4月份时4.5%的预期。
也有一些相反的例子。香港4月份CPI指数较上月增加0.2个百分点,至4.6%,主要是受地产市场推动。泰国5月份CPI由4月的3.27%升至4.19%。越南4月份CPI由3月的17.5%升至19.8%。
剔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等易波动项目的核心通胀数据也令人担忧。在一些国家,虽然总体通胀指数有所下降,但核心通胀指数却在持续攀升。
经济学家已开始表示,通胀明显有下行趋势。“在我们看来,在不远的将来,下行的意外可能成为家常便饭。”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驻新加坡的亚洲区经济学家罗伯特•普赖尔-旺德斯弗德(Robert Prior-Wandesforde)表示。
该行用于衡量实际通胀数值与预测共识之差的“意外指数”在5月中旬掉头下行,表明物价涨势的放缓程度,可能超过了本地区大部分经济学家所预期的水平。
通胀放缓可能有几点理由。一是许多亚洲国家的货币对美元出现了升值,有助于抑制输入型通胀。
去年高速扩张的亚洲经济体目前正在减速,部分原因在于它们出口产品的西方市场持续萎靡不振。近期出炉的5月份采购经理指数(PMI)表明,制造业的扩张步伐普遍有所放缓,从而影响到了产成品价格。
货币政策收紧由于抑制了内需,也起到了作用。澳新银行(ANZ)驻新加坡的亚洲区经济学家Hai Pham表示,即使是全亚洲通胀状况最恶劣的越南,在收紧货币政策之后,也有“切实”机会在今年内使通胀回落到15%。
但没人认为亚洲通胀正在消退。汇丰(HSBC)驻香港的亚洲经济研究部联席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表示,通胀放缓让人暂时松了一口气。但他警告说,通胀仍然是一种被低估的长期威胁,各国央行和财政部应予以密切关注,必要时采取果断行动。
他表示:“亚洲的结构性物价压力仍然堪忧,一旦经济增长再度提速,通胀势必重新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