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调研的51家纺织企业原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走势上看,纺织业PMI与工业增加值之间的密切关系继续存在,从PMI分项上观察,“去库存”周期并未结束,其对经济和行业的后续影响还需反复观察与验证。而6月底前日益紧张的资金链状况,无疑将加剧棉纺产业链的库存清理紧迫性。尽管空间有限,但是向下的风险仍旧比趋势拐点显现的概率要大很多。
在宏观政策方面,受制于高失业率、削减财政赤字和总统选举周期的环境,美国中期将被迫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美国的政策选择、国内高企的通胀预期和换届周期将从内外部共同缩窄中国调控政策可运作的空间。
从行业角度看,棉花产业链在紧缩政策中受到的冲击相当明显。年度末期的棉花市场有很多确定因素,上述产业环境大格局难以改观,一方面是针对通胀压力的宏观调控政策,5月CPI刚公布上涨5.5%,国家马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增加中小棉花和纺织企业的生存难度。另一方面,中国棉花收储政策锁定了最低价格。此外,要素成本上升,原材料、劳动力、资金利息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态势都将持续。不确定的因素就是气候、纺织品服装出口环境,从中棉协获悉,商务部可能会利用纺织品出口退税作为杠杆,采取一些调整棉纺产业结构的政策。这些产业环境都将压制郑棉的反弹空间。
5月份中国出口金额同比继续回落,由同比增长29.9%降到19.4%;纺织出口金额环比增2%,增幅下滑18%。出口的大幅度回落再次反映了人民币加速升值对国外需求的负面影响。根据我们6月中旬的一份调研,纺织业的出口订单量、积压订单量乃至生产量的下降趋势仍未逆转。这使得我们对棉价在未来一周的表现难言乐观。
在对影响市场的各种因素进行梳理后,我们注意到一个问题:当前在做短期市场判断,如周度的判断时,目前摇摆不定的政策是极具杀伤力的,而经济和通胀内生动力的变化已经得到了较明显的反映,剩下就是政策明朗之后对经济和通胀的外生影响。我们判断,“政策迷局”的态势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变,因此,市场将继续不断摸底的过程。尽管空间有限,但是向下的风险仍旧比趋势拐点显现的概率要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