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放缓势头加剧,美欧市场不确定性持存,令决策层警惕出口趋势性下滑风险,并做好“最坏打算”。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讲话中,将“稳增长”作为外贸三个支柱的第一个提及,则被解读为,此前普遍预期的出口退税收紧等调控政策将放缓。
10月13日,就在11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开幕当天,海关总署公布,中国9月出口同比增长17.1%,低于上月的24.5%及市场预期。进口同比增长20.9%,较上月低约10个百分点,同样低于市场预期。
从今年前八个月的情况来看,出口增速放缓趋势也明显增大。
这也令决策层担心,此种下滑是不是趋势性的。
15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在参加广交会活动间隙坦言,现在,中国传统出口市场欧美日的经济形势都不太好。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连续数月增速都在放缓。虽然全年的情况目前还不好评估,但商务部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也在积极努力。
13日温家宝在广州主持召开外贸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对外贸易应当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这三个支柱开展工作。
一些老外贸人,已从温总理讲话中读到了政策转变的意味,并获得相当的信心。细心的他们发现,“稳增长”已经变成了三个中心的第一位。
外需前景悲观
有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13日至14日温家宝在广东调研时曾指出,他的基本判断是,从现在开始到未来的一段时间,中国外贸形势已经相当严峻。
而此次广交会的参展企业最担心的,便是美欧经济前景不确定带来的各种风险;以及货币、财政及贸易政策前景的不确定性。
本报记者获知,从一外贸大省团对广交会成交情况所做的先期调研来看,企业普遍感觉到有订单骤减的趋势。未来数月,出口增速将延续放缓趋势。
大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档自行车出口企业,80%~90%产品面向欧美市场。该公司对本报表示,虽然通过在罗马尼亚、澳门等地设组装厂,规避了欧美反倾销风险,但该公司目前已感受到客户谨慎下单的趋势。
“新增的客户不多,而一些老客户现在下单也非常谨慎保守,其下单量最多同去年实际销售额持平,不像以往会有所增加。而且倾向于把长单拆成短单,如过去一次下一年的单,现在则会拆分成上下两个单。”大行科技国际市场经理郭川对本报表示。
她还称,欧美出口市场经济前景悲观,最直观的影响在于汇率风险。最近一个时期,人民币对美元加快升值,欧元则在三个月内波动0.5~0.6。
连海尔这样的龙头企业,1~8月对欧美市场的出口增幅也由往年的60%~70%,迅速放缓至40%左右。其海外销售经理李攀对本报表示,虽然目前来自欧美市场的订单数并无明显下滑趋势,但未来数月,欧美政治经济因素必然会对该公司出口有所影响。
“明年,欧美两个地区都会迎来大选年,各国首脑对于运用经济刺激政策也会相当谨慎,这都会影响需求。”李攀说。
上海凤凰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出口市场大多为东南亚、非洲、中东等新兴国家市场,却也感觉到了寒意。这家出口占销售量一半左右的公司,出口形势日趋恶化。
该公司总经理俞躍峰说,今年以来,由于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向该公司供应零部件的江浙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境。人民币升值、通胀压力、劳动力成本上涨等也都给企业带来了很大困扰。
至明年底政策不收紧
决策层已将出口行业的持续压力纳入考虑,于是,“稳增长”又成为优先的政策导向。在外贸政策多年来持续收紧背景下,这一“稳”成为政策微调的信号。
金融危机之后,去年的中国外贸走出了一条低开高走的路线。令决策层判断出口还具有相当竞争力,坚定了调结构的决心。
去年早些时候,基于对全年出口走势“前高后低”的判断,曾任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的姚坚预计,2010年全年贸易顺差将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再降1000亿美元,总量在1000亿美元以内。
但此后中国出口逐步走出阴霾,甚至在下半年一再超出市场预期,全年顺差达到1831亿美元。
数位接近决策层的人士对本报表示,从今年年初开始,基于控制通胀的考虑,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大量外贸企业感受到了压力。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贸易不平衡是由于出口太多。在此思想影响下,今年,国家还曾针对加工贸易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做了一系列调研。坊间也一直流传,出口退税收紧的新政,将在10月1日前出台。
这样的政策导向,令压力下的出口企业忐忑不安,也唤起了它们对2008年金融危机前那一段日子的记忆。当时,在此种思潮影响下,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减少出口退税在内的“压出口”政策,金融海啸一来,加速了一批外贸企业的倒闭。
温总理日前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将把扩大进口与稳定出口结合起来,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中国始终坚持开放的贸易政策,既重视出口,也重视进口,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
至少在上述人士看来,这表明高层已下决心,将通过扩进口而不是压出口的方式,来推动贸易平衡。
此次温总理在广东的调研及讲话,被上述人士理解为,在今年余下的数月以及明年全年,外贸政策将基本保持稳定,包括加工贸易、出口退税、金融、保险及汇率政策。外贸企业,也可以获得相当的信心。
“至少,那些满怀期望来到广交会的企业,可以放下心来,敢于签单了。”其中一位人士笑着说。